|
2009年3月21日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潜水机器人、机器人服务生甚至战斗机器人屡见不鲜。可是,你能想象机器人背负着伤员穿梭于枪林弹雨中吗?据美国《国防》月刊2009年3月号报道,美军正在研发一种自动化战地救护技术,即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来实现救护、转运伤员等整套战地救护程序。
根据五角大楼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已阵亡4200多人,受伤人数则超过31000人,大量伤员都是医护兵冒着极大危险从战地上救回的。然而,由于医护兵的重要性及显眼的红十字标志,在战场上来回穿梭的他们同样会成为敌方的目标。结果,仍有很多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去。
如果使用“无所畏惧”的机器人医护兵,情况就可大为改观。“我们宁愿让机器人,而不是将一个人或是一组人置于危险中。”马萨诸塞州剑桥镇VECNA公司的工程师迈克·科可表示。该公司正受军方委托研发战地协助撤退机器人(BEAR),目前已推出原型产品。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美国陆军下属的“远距离医学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心”。
要在战场上充分发挥功用,救护机器人不仅需要十分“强壮”,而且必须足够灵活。VECNA公司的这款机器人采用双履带设计,两臂可以举起近240公斤的重物。在该公司展示的录像上,机器人将一个与真人大小、重量相似的假人举起了约50分钟。该机器人还采用了“动态平衡行动”设计,可以在救援中双膝着地,再用双臂将伤员小心抱起。眼下,技术人员仍在对机器人进行深度改进,如让其双腿更结实,能够跨越障碍等。
除了战地救护外,这种机器人还能用于很多场合。特别是在发生地震、核生化袭击或有害物质泄露的危险环境中,它都可以凭借非凡的载重能力与韧性一展拳脚。VECNA公司认识到了这类潜在需求,正在开发专门的改进型号以供民用。
这种机器人可以同大型军用救护车配合行动,随时利用车载电源补充能量。此外,为了提高效率与安全性,宾夕法尼亚州艾辛顿港的皮亚斯基公司还在研制一种更先进的医疗无人机,美军希望能采用空中转运的形式,令危险的战地救援完全自动化、无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