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6 12:30:0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目中的一塊「寶」
現任內政部長江宜樺先生,他有一對資賦與特質落差很大的子女,大兒子有輕度自閉症,女兒聰明優秀;兩個小孩呈現一個容易教,一個不容易教的局面。也使得江宜樺夫婦領悟到如何培養孩子自主能力與適性發展的人格。
大兒子約在三、四歲就讀幼稚園的時候,被發現在學習上有障礙,行為上與一般小孩有異,有一天幼稚園的老師告訴江先生:「你的小孩經常對著牆上一幅畫發呆。」江部長頓時才驚覺兒子的身心有狀況,於是積極遍詢各醫院,並展開醫療探索,曾經帶著兒子遠赴美國做更精確的診斷,終確認有輕度自閉症。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能力與社交欠佳,動作也較遲緩,往往在江部長最累的時候,兒子會說:「爸爸,我肚子餓了,你為什麼不給我飯吃?」經常用同樣的話語,重複的「盧」他,但江部長總認為這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該心存感恩。」因此絲毫不會露出不悅與不耐的表情,他總是趕忙去抱著兒子細心地呵護、安撫。他相信兒子是天真的、善良的,但日後他必須付出更多的精神在兒子身上,也須學習如何引導孩子獨立適應各種環境,逐步地往前發展。
相對於兒子,江部長的女兒資質聰穎,有「小精靈」之稱,乖巧貼心又伶俐,人見人愛。江部長從不要求女兒學才藝,一直到女兒就讀小學高年級時,才主動要求「學畫畫」;女兒在小學六年級時,有一天曾利用廢紙、廢塑膠、湯匙等資源回收物做了一部很可愛的摩托車造型送給他,如今成為內政部長辦公室內重要的收藏品。
特別的兒子讓江部長「大徹大悟」,他對於教養子女的心路歷程總認為:一.人性本善,小孩的善心應從小開始培養,無論小孩將來是當醫生、工程師或任何行業,一定要保有一顆良善的心,如此的教養才是成功的。二.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親不要給他固定式的安排,應讓子女有寬廣的潛能發揮空間,從小讓孩子有自己的主張,做任何事自己決定,遇到問題,自己思考判斷解決,父母親僅扮演兒女背後輔佐的角色。例如考試時間快到了,就讓小孩自己去安排進度,自我要求念書,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小就培養自主的能力,與堅強的意志力,將來走入社會面對任何挑戰與挫折,方能不怕艱難勇於面對。三.教養首重日常生活的體驗,父母親最好能身教重於言教,小孩總會觀察、學習父母或長輩的行為,父母親平日在家有抽煙、有駡三字經行為,或是猛看電視、電腦掛到三更半夜,就不能怪孩子跟著學了。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目中的一塊「寶」,這一塊寶如何去雕塑琢磨,就有賴為人父母的智慧。曾經有一位學生家長要求查她小孩班上全體學生的學業成績,我說:「為何查?」她說:「她質疑為何她的小孩這學期不是第一名。」還有少數班級,在同一班的家長呈現兩極化,有些家長認為老師給的功課太多了,但有些認為太少,造成老師不知所措。
我家有三個小孩,都是就讀聖心小學、聖心國中;老大今年高考金榜題名(考第二次),目前服務於政府機關;老二國中畢業後,就志願將來從事護理工作,目前在公立醫院當護士;老三今年就讀國三,明年考基測。我不贊成孩子去校外參加補習,但要求他們在校專心上課,在家用心溫習;我不在乎小孩的成績高低,但在乎他們有沒有理解。我不會因身份職位去要求老師如何對待我子女,但我完全信任每一位老師的教與管;尤其小孩做錯事情該罰、該打,我會請老師不要吝嗇,因為我要讓小孩能辨別「是」與「非」,能養成責任心。三個小孩來自同一父母,但個性、興趣、學習能力完全不一樣。因此,我亦符應江部長的心路歷程,那就是從小就要教導小孩從善如流,擁有善心,對老師和長輩務必尊敬;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要學習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克服挫折;並且教導小孩不要對自己設限,要適性發展,有責任的、勇敢的去追求屬於自己未來的美夢。
校長 池易釧
參考資料:聯合報教育版-名人談教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