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辛亥革命带来巨变 开启中国社会意识现代化阀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9 16: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社会意识不断趋于现代化的历史。辛亥革命前后是中国社会心理最为矛盾、社会意识最为混乱、社会思潮最为庞杂的时期。如果从历史的横断面考察,辛亥革命真正开启了中国社会意识现代化的闸门。

从渐变到革命的变化催生出的新政治心态

中国传统的社会心态是求稳怕变,即使要变,最好也是渐变,不希望急变剧变。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争,实际上就折射了国民的这一心态。但晚清的政局已逐渐使各阶层的人认识到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不二法门”。

可以说,革命的意识已深入各阶层心理之中。比如新知识分子官僚。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新知识分子中很多是在日本留学,主要学习军事、政治、法律,回国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政界和军界。他们之所以进入体制内,并不是选择地位,而是选择职业。他们把自己从事的职业看作是实现现代性方案的手段,即从内部对现实制度作根本的改造。他们“公决密谋革命,并即以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比如立宪派发动的立宪运动算是立宪派对晚清政府的最后一次尽忠,是为封建帝制送终吟唱的挽歌。此后,越来越多的立宪派转向革命。时人这样描述立宪派政治心态的变化过程:“其初恐清廷不立宪,其继愤政府假立宪,其后乃不欲出于和平立宪,而思以铁血立宪”。很多地方的光复都是由立宪派绅士发动的,如浙江省53个州县的光复,由立宪派绅士主持发动的就有30个,由革命党人联合绅士发动的就有20个,占94.3%。当然,立宪派假革命、投机革命者亦为数不少,而这恰恰证明革命使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已经到来的新时代了。再比如买办。作为晚清“另类”的社会上层,买办有变革的意愿,曾先后成为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的重要成员,有一部分人甚至加入了革命派。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成员中不少是买办。其后,孙中山在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时,都得到了买办的支持和援助。买办虞洽卿等人在上海革命政府成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于草根社会的下层民众,革命愿望最强烈。辛亥革命前,下层民众各种形式的反抗运动已呈燎原之势,正如《剑桥中国晚清史》所说:“倘若没有民众的压力长期把清王朝的元气耗尽,那些暴发户、年轻军官和活跃在大都市的知识分子,有可能推翻清朝吗?可是最终还不是靠少年中国的猛击一掌才迫使清帝退位的吗?而这又难道不是由于最高统治层政治意志力的衰竭所造成的吗?”“天不灭清清自灭”、“墙倒众人推”,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心态,美国的中国史学者石约翰则用“不流血的革命”来概括辛亥革命,说的就是这种政治心态。

民众的参政意识主要表现为挽救民族危亡

辛亥革命时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使原来仅为涓涓细流的民众参政意识变成了一股世俗浪潮。人们以谈论“革命”为时髦,甚至像“阿Q”这样的下层民众也心存革命。尤其是随着文化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新观念不断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所接纳。据统计,民初全国报纸总数达500家,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1份报纸。“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辛亥革命时期,民众的参政意识主要表现为挽救民族危亡。至于政体问题,认识上仍很模糊,参政的行动也缺乏自觉性。因此,民国建立后,“社会上看到的是:各家各户(不管农村、城市)也还大多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神牌。”“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仅于事实上驱除暴君污吏而已),而非根本于原理。盖事实问题者,以利害为标准;原理问题者,依是非而判别。而吾国民对于共和政体之观念,乃歆于事实上所谓利,而非动于原理上之所谓是也。”甚至当袁世凯一再破坏民主共和,废弃《临时约法》,当上终身总统时,各地民众反而弹冠相庆。武汉、南昌等地的商学工界,还举行了庆祝袁氏“大总统选举法”颁布的活动。经过护国运动,民众增强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参政意识大为浓厚。据当时的《申报》记载,南京在民国“三、四年皆寂然无所举动,今此共和再建”,“各界皆兴高采烈”;苏州“上中下社会人等瞻观灯会者,几有万人空巷之势”;无锡也出现了“自共和以来,举行国庆之第一盛况。”尤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民众的参政意识空前高涨,参政议政也渐趋自觉。

辛亥革命开中国政党政治的先河

封建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人们的组织意识和组织行为具有封闭性、分散性。而统治阶级历来就视民众组织为大忌,严格禁止。这样,在人们的组织意识中,笼罩着“君子群而不党”的伦理规范。因此,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政党产生,有的多为秘密结社。

政党是“近代社会”“现代文明”的产物。经济的产业化、阶层的市民化、政治的世俗化、文化的信息化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此后,中国人民阶级斗争的组织形式逐渐由秘密结社变为政党。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政党政治时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了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民初,“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由于民初政治空气活跃,国民的政党意识十分浓厚。各阶级、阶层均积极创建政党,并通过政党实现执政或参政的目的。据台湾学者张玉法初步统计,民初出现的政党与政党性组织共312个。各政党相互竞争,形成了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格局。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格局,是对封建专制政治的反动,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政治行为,加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尽管民初政党政治很不规范,但它毕竟初步实现了国民政治意识的组织化和组织行为的有序性。

正是由于辛亥革命开中国政党政治的先河,所以,中国政治才得以加速发展。这以后的国民政治活动,都被规范在政党或政党性社团的领导下。但真正使广大民众具有科学的组织意识、团结精神,并形成一往无前的力量,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辛亥革命使中国的社会意识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封建社会,社会意识被蒙昧在迷信之中。广大民众在儒学教化下和专制政治高压下,混沌地生活着。整个社会没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意识支配。

辛亥革命使中国的社会意识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国民第一次听到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恰恰是近代中国社会意识变革的重要源头。在新的社会意识支配下,国民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现代意蕴的事物被接受了,符合时代风尚的道德被提倡了。如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就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但到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仅具有改良社会风尚的意义,“兹事体大”,还带有鲜明的反清革命的政治色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传统的婚姻习俗,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当然,由于传统的顽固性,新风尚主要在城市市民中推行,广大的农村仍然没有多少变化,即使发生了鲁迅笔下的“辫子风波”,也没有对传统的农村社会带来多大涟漪,反倒证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后,社会意识变革最显著的是社会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打落了皇冠,而皇权思想、权威意识并未随之消失。但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在于开启了封建主义之蒙,使社会意识的近现代化大潮奔腾东流。人们正是从这股大潮中把握住了社会历史的趋势,同时,又从辛亥革命的悲剧中更加领悟到现代意识的珍贵,这才出现“改造国民性”的呐喊,出现了民主、科学的呼吁。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不会有民主、平等意识在国民心中的扎根。以民主、科学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既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也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则既是对新文化运动精神的继承,也是对新文化运动精神的超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3 00:54 , Processed in 0.07366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