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6-5 10:29:20
|
只看该作者
卡扎菲被抛弃的背后:丰厚报酬致俄罗斯“变脸”2
卡扎菲被抛弃的背后:丰厚报酬致俄罗斯“变脸”2
第二,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27日说,俄方将向美国军方出售21架米—17型军用直升机,装备阿富汗空军,每架直升机售价1750万美元。在法俄“西北风”的谈判中,波折不断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反对,而此次之所以法俄能够谈成,美国的不再反对是关键因素。值得玩味的是,美国这次不但不反对法俄军火贸易,而且还“肥水流入外人田”的花费3亿多美元购买俄罗斯的直升机,确实是“出了不少血”。
第三,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多维尔宣言》中称:“俄罗斯的八国集团伙伴承诺将会与俄罗斯积极合作,帮助其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仍未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经济体,俄罗斯希望能在2011年结束长跑加入世贸组织的心情十分迫切,虽然欧盟去年底就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协议,支持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去年美国也表示支持,但如果在入世的关键时刻,因卡扎菲而与美欧闹的太僵,俄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在俄罗斯抛弃卡扎菲的关键时刻出现的这三条新闻是否与之有必然的联系,虽然无法定论,但从美欧的表态和俄罗斯选择的结果来看,恐怕不单单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最后,俄罗斯态度的转变,是利比亚反对派公关的胜利。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阿里·厄萨维此前告诉新华社记者,反对派的使者已与俄罗斯代表在莫斯科会晤,反对派得到了俄方积极的回应。利比亚反对派领袖、“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5月28日也表示,反对派欢迎俄罗斯近日作出的对利比亚政策的调整。处于“相对弱势”的利比亚反对派,为了得到俄罗斯的承认,可能对其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而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政府,俄罗斯就可能从未来利比亚重建过程中获得相对较多的收益。
我们反过来推想一下,如果俄罗斯不抛弃卡扎菲,和欧美“死磕”到底,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样一种局面:与八国集团的其它七个国家关系紧张、和法国的“西北风”谈判继续陷入僵局甚至流产、和美国的直升机贸易告吹、2011年内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落空、在利比亚损失几十亿美元的军火贸易并且在将来的重建过程中一无所获。相信这样的局面是俄罗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俄罗斯审时度势、抛弃卡扎菲,就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事件放入历史的坐标系,就会发现国际舞台上结盟与背叛十分常见,合纵连横的故事经常上演。为了国家利益或者个人利益,背信弃义,上一次战争中可能是盟友,下次战争可能成为敌人。
从对卡扎菲被抛弃的分析和历史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国际军事政治斗争中的一些“潜规则 ”:
第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际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不求“以德服人”,求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卡扎菲正是这种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第二,军事力量才是保证国家利益的根本手段,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和对方“相互确保摧毁”,保持一种“恐怖的平衡”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这也正是西方古老均势思想的一种延续。近年来,卡扎菲在和西方的“和解”中,对军事实力的建设有所放松,其“自废武功”是今日无能力威慑对手、给对手以致命打击的根本原因。
第三,国家主权原则频繁成为“制度摆设”。一方面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如尊重国家独立、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等仍然被看作国际关系的基石,但在另外一方面国家主权的内容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受到了侵蚀和挑战。国际人道主义干涉行为破坏了很多国家的主权,比如当今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
第四,大国利益仍然决定国际局势的走向。不是卡扎菲“太傻太天真”的盲目相信盟友,而是他根本就对大国决定一切、强权即是公理的现实无能为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