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 14: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


来源:环球时报


2010-03-01 10:18



第一、二岛链示意图

推荐阅读 智利地震后市民哄抢物资 智利地震后,距离震中最近的康塞普西翁市民开始哄抢基本生活用品和电器等。丰田总裁从美直飞北京道歉[资讯] 山东新泰回应80后副局长质疑 [资讯] 招聘网惊现招“白痴”信息 [财经] 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中国19家 [科技] 小鸟艺术馆内集体弹吉他(图) [健康] 少吃!中医告诉你易致癌的食物 [健康] 味道功效:黄瓜味提“性致” 我国多个经济大省富可敌国[旅游] 世界上最漂亮的火车站(组图) [旅游] 透过纱丽看印度女人沐浴习俗 [历史] 实拍48年英军剿杀马共分子 [历史] 溥仪流亡苏联及建国后的旧照 [汽车] 16款超诱惑的拉风敞篷车推荐 [爱丽]男人最爱十大妖精女人[爱丽]男人最爱十大妖精女人
  编者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海陆并进,海上包围圈以日本为起点、印度为终点,陆地包围圈以印度为起点、中亚为终点,由海到陆形成了一个‘C’形包围圈。”这样的“C”形包围圈是否存在、其威胁是否紧迫近来引起争论。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倪乐雄、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王帆、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空军上校戴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赵可金、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程亚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C”形遏制咄咄逼人


  倪乐雄:从军事上的战略势态看,美军进入中亚地区后,中国已经处于东西夹击的不利形势,原来在太平洋一面接敌,有着广阔的中部与西部战略纵深,现在这种优势已经丧失。加上现代战争以隐性的、远距离空中打击为主,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在现代高科技时代被大大压缩。另外,还可以发现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实施海陆两个方向同时打击态势,美国还具备在海上扼住中国生命线的强大能力,等等。我们形势不容乐观。怎么办?唯一能够抢占先机的办法就是发展军事高科技的优势,如果中美军事技术优劣反过来,“C”形包围就变成送上门来讨打。因为自古以来,谁见过弱者以包围姿态逼近强者?


  美国的政治家不会贸然与中国开战,因为商业时代的人们都精于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但这并不妨碍军事部门对潜在的对手作军事准备,以防万一,“C”形包围就是这种“安全困境”规律下的产物。也许永远不会开打,但需在战略上抢占有利“地形”,预设“阵地”。“C”形包围也就如此而已。它既是军事战略,又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辅助部分,配合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使中国扮演美国所喜欢的角色。在国家间交往中,军事威慑力往往是幕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也需针锋相对,即便一百年打不起来,也要寻找有效的“破阵”之策,这是每个国家军方的本职工作,不然养着他们干嘛?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4:11:14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2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2


  戴旭:有人认为当年的U形包围比今天中国面临的C形包围更严重,我无法完全同意。当年美苏对中国构成的“U形”包围,总体上是战略防御性的,虽然美苏双方都摆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甚至是核讹诈。当时,美苏之间的矛盾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双方都不愿意因为和中国发生战争,而让对方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对中国只是进行战略威慑,并无实质性的大规模进攻准备。但今天美国率领新旧盟友对中国构筑的“C”形包围,则完全是战略进攻型的。这种包围,就像吸血蝙蝠一样,趴在中国身上,一边吸一边吓中国。也就是说,美国利用这一包围中国的地缘态势,不断地敲诈、胁迫中国,对中国国内局势进行干预,迫使中国在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做出让步。这种包围,已经成了美国实现国家利益和世界目标的一种筹码,是上兵伐谋层次上的。伐兵、攻城等军事上的意义,还在其次。


  程亚文:美国为什么要包围中国?从世界战争史看,海洋大国和陆地大国天然就有对立。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的那样,如果欧亚大陆上的大国联成一片,美国就会成为欧亚大陆之外的一块小岛。美国对可能支配欧亚大陆的任何大国因此都有戒心,无论中国、俄罗斯还是欧盟。而就当下时刻来说,美国对中国的戒心尤其为大。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世界战略焦点业已转到中国。另外一个原因则在于美国已相对衰落。美国的相对衰落对中美关系其实挑战性更大。美国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就指出,在霸权处在衰落期的时候,更容易与其他国家发生冲撞,因为任何霸权国家都会害怕失去支配地位。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4:12:08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3

专家:美军已完成对华实施海陆同时打击态势3


  “C”形威胁尚难定论


  王帆:从全球战略来说,现在是中美第一次面对面地进行战略竞争,但这种竞争并非冷战式的围追堵截。对中国围堵并不是新东西,这是美国对华战略中一直存在的思维。如果说存在这种“C”形包围圈的话,那是一直就存在,也不是现在才形成的,但是这种说法只讲了美国对华战略中的一种倾向,美国对华战略思维中还有对华接触的选择。而美国成型的对华战略有可能是混合的产物,而不一定是这样简单直观的政策。事实上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来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复杂多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很难断定中国是不是已经或正在处于一种危险的“C”形包围圈之中。因为中美之间不再像冷战时的美苏那样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忽略多种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而单单强调一种因素的作用。


  另外,在冷战后美国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是采取“离岸平衡” 的策略,即美国并不完全参与地区事务,而是退居幕后,在每个地区的较量和纷争中扮演仲裁者的角色。而且美国也处于战略转型期,国内存在着各种想法和思路,鹰派纵然是始终存在,但主张对华合作的也大有人在。


  赵可金:应该说,这样一个“C”形的圈子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美国有军事基地在这些国家。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是美国用以对付中国的,我们在美方的文件中找不到这样的材料。这个包围圈是以前美国用来对付苏联的,是一个冷战的产物。在后来不管是“美日同盟”也好,还是别的动作也好,美国并没有明确过以中国为目标。更何况,通过这样的包围圈在军事上对付中国没有意义。现在已经是核时代,保卫国家传统安全最根本的就是核武器,因此从军事上不应过分夸大这个包围圈的威胁。在非传统安全方面是会有一些牵制的,然而美国现在也希望能联手中国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


  庚欣:在日本早就有类似的说法,在小泉时期及其之后,比如“价值观外交”、“自由民主之弧”等,说法与“C”形包围圈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其实这个圈也是指中国的近邻关系,这里边包含着三重内涵:


  一是包围圈。这个圈主要是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这个过程到现在仍有残留;二是历史友好圈。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从时间,还是质量来看,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的历史显然都要比包围圈长得多;三是以发展带动和平共存、互利互惠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圈。不管是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还是日本这种“重量级选手”,它们既跟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与中国有深厚的发展关系。这是由时代和它们自身的利益决定的。


  所以现在中国面临的这个圈是个三位一体的圈子,中国与周边不可避免会闹别扭,这种摩擦可能来自冷战思维,也可能来自发展过程中的碰撞,或者对不同文明的不同理解导致的误读。中国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这也是争取和平发展机遇的一种办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3 07:38 , Processed in 0.10273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