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0 10: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警方调查称毒物来自实验室

导语

13-4-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据初步调查显示,林某是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而向其投毒。
这起毒杀案从曝光起就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名校的高材生、舍友相弑、少见的剧毒药,再到“琐事不合导致杀人”的动机,都成了引人注目的元素。对这样一起焦点案件,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
从感性认识,案件的“特殊”使其成为关注焦点
“名校光环和稀有毒药”:复旦案与“朱令案”的相似引发公众关注
一起是复旦大学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N-亚硝基二甲胺,一起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和铊,同样发生在顶级学府,同样是常人接触不到的稀有毒物,复旦投毒案件的确与19年前的“朱令案”有不少相似处。
正是这种相似,使得公众对两起案件都报以极高的关注。“复旦投毒案”的相关话题引爆了社交网络,而这种热度也波及了19年前的悬案“朱令案”,以至案件当事人孙维和贝志城也纷纷出面发声。
“因为琐事就引发舍友相弑”:感性上,嫌疑人这样的动机让人疑惑
随着嫌疑人林某被捕,他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为“和死者黄某因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存不满”。动机一经曝出,引发公众惊愕,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中表示怀疑,“不理解”和“不相信”复旦大学的一名校高材生会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毒杀舍友。
“医生理想”和“杀人嫌疑犯”:嫌犯两面的反差也让公众无所适从
在越来越多的消息涌现后,嫌疑人林某的更多经历也被披露出来。公众发现,林某不但成绩优异,并且在网络上发布过不少类似“医学是神圣的!”和“医乃仁术,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的微博。…[详细]



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双面性格”(漫画:姜宣凭)
一方面在立志救人,一方面却谋划实施投毒的“双面性格”也让公众无所适从,不少人感性上很难接受林某就是杀人嫌疑人。
02
实际上,构成毒杀案的元素并不罕见
“因琐事不和起杀机”并不孤立:近年的校园杀人案动机皆是所谓“琐事”
“琐事引杀机”看似难以理解,但其实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起案件。实际上,常人眼中的琐事也许在凶手眼中并不一定无足轻重,近十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几起比较著名的校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都是“琐事”。
2004年的马加爵案,起因就是他和同学打牌时发生争执;1997年北大铊投毒案是因为王某与朋友关系趋冷,便起杀心;2007年的中国矿大的铊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同学心生不满便向其投毒;2012年年底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也是如此;刚刚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
“舍友相弑”也不少见:统计显示75%的杀人案都发生在熟人之间
此次复旦投毒案,不少人都感慨舍友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认为舍友相弑在感性上难以接受。但感性归感性,现实中,杀人案多是发生在亲近的人之间,原因也很简单,接触越多,越可能产生矛盾。
复旦校园内,有人贴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标语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塞尔·雅各比教授在《杀戮欲》一书中披露的数据:对纽约市从2003年到2005年杀人者的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杀人者认识受害者。全美国的多项犯罪报告也进一步确定,大多数的杀人案都发生在朋友们和有人际联系的人之间。
而宿舍关系还是中国高校人际矛盾的重灾区,根据对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做的调查显示,有57%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不满意。前文提到的几起校园杀人案也多是发生在舍友间。
“投毒”的方式不稀有:投毒杀人在高智商人群中多见
投毒杀人成本低,又不易被察觉,这种方式常被高智商人群视为最简单隐蔽的杀人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清华、北大和矿大的毒杀案,还有更多的例子,2011年在美国新泽西40岁的李某也使用铊毒死了她的丈夫,而李毕业于北大其丈夫毕业于清华。
此外,高智商人群使用毒杀的另一原因就是获取“稀有毒药”的便捷性,在“复旦投毒案”和之前的“朱令案”里,毒药都被怀疑来自学校的实验室,而嫌疑人由于学习或工作需要可以很轻松的接触获得这些有毒物质。
“两面性”也是凶手们“最常见”的心理特点
最后一点,不少人认为嫌疑人林某成绩优异,虽然学习医学是迫于父亲期望,但其怀有“医乃仁术”的理念,所以不太可能投毒;不过与表达救死扶伤理念对应的是,林某也曾说过“要有一种执着: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这样明显具有暴力倾向的话···根据林某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显示,这种“两面性”其实一直存在。即便在投毒后也是,他不但多次去医院看望黄某,还曾陪伴安慰黄某的家人。



复旦大学医学院20号宿舍4楼是黄某和林某生前居住的楼层
对此,中国公安大学的犯罪学教授李玫瑾分析林某的行为认为:“他是经过了强烈的心理斗争,有悔悟,有挣扎、有痛苦,为什么要主动发短信提醒师兄?他是意识到事态太严重了,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不止林某,在之前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凶手们其实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两面性”,而相比“两面性”的凶手,真正“坏的彻底”的反社会人格更鲜见。…[详细]
03
毒杀案因“特殊”引关注,但更应重视背后的普遍问题
学者宋石男在微博中这样评论“复旦投毒案”:“每出一个轰动的案子,不少人就会呼吁反思,但这种反思毫无意义。未来的杀人犯没有一个会因为看到这种呼吁而从现在就开始立地成佛。”他的看法的确不无道理,人的本性,家庭和学校教育,甚至有时只是几秒的冲动都会造就一个杀人犯,仅仅靠一个轰动案件发酵出的“反思”,就指望能够减少罪行并不现实。
但另一方面看,既然反思不可能杜绝“恶”,好人就该学会正视这种“恶”,尽力去减少造成“恶”的因由,把“普通问题”解决掉。让这些恶行出现的机会小一点,也竭力让处于善恶边缘的人更难滑向“恶”的深渊。…[详细]
大的方面:虽然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只是“润滑剂”,但必须要用足力气去做
一出现校园恶性案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成为关注热点。但在数据上看,一次次的关注没有显著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中的数据表明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十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
两个调查的统计口径不一,但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确实是持续和普遍存在的。为应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各高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可力度显然过于单薄。这方面,美国大学的架构或可学习:内容上看,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等;而实施途径上看,有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校园生活的渗透作用、进行社会服务,设立健康图书馆等。这些远较国内简单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几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更系统和全面。
而面对寝室矛盾,哈佛大学的经验也十分值得借鉴。新生入学第一年,校方新生主任就会刻意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兴趣爱好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寝室,让他们迅速体验文化冲突、生活习惯冲突和个性冲突等带来的强大压力,为他们走上社会提前锻炼适应能力。…[详细]
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就人际关系处理
小的方面:科研机构必须用足力气监管危险物,丢失要为后果担责
根据上海公安的公报,也证实了林某的N-亚硝基二甲胺来自学校,为实验剩余。而《长江日报》也有报道称,复旦大学学校内部会议就指出半年前以及不久前实验室曾两次丢失过N-亚硝基二甲胺。
道理上,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医院,一些能致人死地的剧毒化学品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般人员不易大剂量地获取并顺利带出实验室或科室。复旦大学多次丢失危险物显然是在管理上出现了纰漏,也该为此担责。而用投毒案的惨痛教训,提醒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科研机构必须完善管理制度,用更大的力气监管危险物品,这代价实在太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5 05:02 , Processed in 0.08026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