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58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生遭遇“黑色六月” 五起医闹事件血溅白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15: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生遭遇“黑色六月” 五起医闹事件血溅白衣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白剑峰


2009年06月26日08:46  来源:人民网-卫生频道




图为遭暴徒殴打导致重伤的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2009年6月是一个“黑色六月”。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起“血溅白衣”事件。其血腥程度,令人惊悚。

  6月1日,河南省武陟县一产妇在县妇幼保健院正常生产时,因产中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据悉,产妇羊水栓塞,属于高风险型病例,抢救的成功率极低。6月2日一早,亡者家属纠集了五六十人围攻保健院达数小时。几个大汉驾着院长强行让其披麻戴孝,在亡者灵前磕头哭丧,并实施暴力毒打,最后院长被打得倒地不起,蜷缩在水泥地上。

  6月8日,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金怡彤,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未能挽回生命。6月9日下午,其父金某率一百余人赶到医院,堵在科室门口围攻打砸,造成医院6人受伤。

  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一名护士上班时,被一名男子在接种室内持刀割喉而死。江夏区卫生局证实,凶手此前到疾控中心打过狂犬疫苗,后多次骚扰该护士,称护士给他打的疫苗是“毒血”。

  6月16日,北大第一医院某医生因拒绝为病人开虚假证明,被病人家属连刺五刀,身陷血泊。

  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位“肾积水并尿毒症”的重症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将泌尿外科全科室封闭,泌尿外科的值班医生、手术医生和所有在院病人,都被关在病房。同时,医闹组织开始在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摆放花圈,打砸泌尿外科住院病房。21日8点,整个医院处于瘫痪的状态。最令人不解的是,警察到来后,无所作为,坐观待命。随后,市政府出面调解,医闹组织要求赔偿80万元,调解无效。6月21日下午,医闹组织召集了200多名社会势力,手持木棍及匕首冲至医院,封锁门诊大楼,摆满花圈,并焚烧纸钱,见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即大打出手,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被送进医院抢救,另外有10余名医生、护士全部有不同程度砍伤。在此过程中,警察得到的命令始终是“待命”,市政府给医院指示始终是“尽快调解”。6月21日晚23点,医闹组织再次召集6辆中巴车载满打手至医院,围攻办公楼至22日凌晨3点,声称再不按其要求赔偿,则将医院办公大楼炸毁。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事后,有人看见,家属在门诊大厅公开给医闹发钱。6月23日,医务人员忍无可忍,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市政府作出解释,并严惩肇事凶手……

  淋漓的鲜血,喷溅在白衣天使的身上,拷问着执政者的灵魂。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居然会发生如此野蛮的“返祖现象”,实在令人惊诧!这些残酷的暴力事件,不仅直逼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心理承受底线,也直逼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5:42:19 | 只看该作者

医生的黑色六月 5起血腥医闹事件 (2)

医生的黑色六月 5起血腥医闹事件 (2)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白剑峰


2009年06月27日17:06  来源:人民网-卫生频道





图为遭暴徒殴打导致重伤,正在抢救的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

  几年前,曾有深圳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曾戴钢盔上班,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缩影。然而,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并未引起执政者的应有警觉,很多官员一笑了之,仅仅视为“炒作”、“作秀”。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患矛盾不仅未见缓和迹象,反而愈演愈烈。直至今天,靠暴力解决医患纠纷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其实,中国的医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他们拿着微不足道的报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长期忍辱负重。虽然也有怨言,却从未放弃职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守护生命的群体,却连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证,这究竟是谁的耻辱?

  应该看到,医患矛盾绝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强烈。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自然最容易引燃社会情绪的导火线。

  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患纠纷,不足为奇。如果医患双方都能理性对待,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诸法律,而更喜欢“以闹取胜”。只要病人死在医院,活着的人似乎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不管是谁的责任,医院都要花钱摆平。否则,家属就会和职业“医闹”联合起来,摆花圈、设灵堂、围医院、打医生,仿佛有天大的冤屈。其实,很多“医闹”都是黑势力花钱雇来的,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最后,医院迫于无奈,只好花钱买平安。于是,“医闹”和死者家属坐地分赃,各有所得。如此一来,“医闹”成了一个投资少、风险低、致富快的新职业,黑恶势力,趋之若骛。

  “医闹”之所以越闹越欢,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软弱纵容和公安机关的失职无为。很多地方官员认为,患者闹事,肯定是有冤屈,医院是公家的,赔点钱就“和谐”了。然而,正是这种是非不辨、黑白颠倒的“和谐观”,既导致了国有资产白白流失,又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使其有恃无恐,肆意危害公共安全。更奇怪的是,很多警察看到“医闹”围攻医院,往往“坐山观虎斗”,放任自流。他们的理由是,“医闹”是“和平静坐”,只要不流血,就没有执法依据。其实,这是为其失职行为找借口。试想,一个街头乞讨者都能被冠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何况一群“医闹”真的干扰公共医疗秩序?为什么有时对待群众上访就滥用警力,而对待“医闹”围攻却要“慎用警力”?难道法律的弹性如此之大?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医生的黑色六月 5起血腥医闹事件 (3)

医生的黑色六月 5起血腥医闹事件 (3)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白剑峰


2009年06月27日17:06  来源:人民网-卫生频道


  和谐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法治基石之上的。依法打击“医闹”,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也是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果总是习惯于“花钱买平安”,换来的只能是表面和谐,其背后往往潜伏着更大的危机。因此,作为执政者来说,只有捍卫法律尊严,才是社会和谐之本。

  当然,“医闹”之所以猖獗,也与患者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太高有关。打一个医疗官司,往往黑发人变成白发人,却未必能得到一纸公平的判决。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部门应开辟医疗纠纷处理的“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把患者的维权行动引入法制轨道,最终让“医闹”无事可闹。

  仅一个月,连续发生5起骇人听闻的“血溅白衣”事件,这绝非偶然,而是医患矛盾恶化升级的“报警器”,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假如有一天,医生都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那就真成了国家的耻辱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5:45:09 | 只看该作者

哈尔滨职业医闹拿钱帮忙捣乱 维权还是违法

哈尔滨职业医闹拿钱帮忙捣乱 维权还是违法

2009年6月25日 12:51

  哈尔滨“职业医闹”拿钱帮忙捣乱 是维权还是取闹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着“商机”……这不是以往的“医托”,而是近年在哈尔滨渐渐兴起的“职业医闹”团体。

  他们往往和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互相利用,或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拉起条幅给医院施压,甚至将死者或伤者抬到门诊大厅,通过这些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赔偿,他们再从中分红,已扰乱正常就医秩序。

  “医闹”因何而起?又该如何处理?

  “医闹”是维权还是取闹?

  某医院门前,上书“杀人偿命,血债血偿,医生无德,天理何在”字样的约3米长白色条幅横悬在医院门前。七八个身着孝服的“家长”们,正围着火盆为死者烧纸祭奠。两只花圈端正地摆放在医院门口,中间是一名少年的黑白照片。这一场面,引得过往行人、患者们驻足围观。当时,正值中午,他们一边蹲在医院门口吃盒饭,一边不停地对进入医院的患者们说:“杀人医院,天理何在!”当医院围观者越来越多时,他们开始做出一些让人同情的动作,时而号啕,时而捶胸顿足。

  这起事件源于一名12岁男孩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突发传染性疾病,不治身亡。

  据该院医政科负责人介绍,这已经是第三天了。头两天“死者家属”认为医院存在重大过失不肯将尸体抬出病房,甚至把少年尸体抬到医政科,放在桌子上,要在办公室里为孩祭奠。经院方协调无效后,为了照顾“患者家属”情绪,医院允许他们在办公室内烧起了冥纸。

  该院医政科负责人指着已被烟熏黑的屋顶,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的这种做法,我们不知该怎么处理。”她告诉记者,为妥善解决这一医疗纠纷,院方列出包括医疗事故鉴定在内的多种方案。然而,医院开出的所有方案均被死者家属否决,他们一口咬定:院方必须赔偿25万元,否则就一直闹下去,让医院天天无宁日。

  为了解事情真相,记者身着医护人员服装,接待家属。

  该院会议室内“家属代表”共有四人,表示愿意与医院和解,而条件只有一条:赔钱。

  院方表示,如果鉴定为医疗事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认定,作出相应赔偿,希望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此事。

  然而,患方家属却表示走法律程序麻烦,希望院方马上给钱。其中两名年约40岁左右的女性表现异常,时不时拍案而起,破口大骂。

  该院连续换了三名副院长接待他们,他们都不满意。最后,院长忍无可忍,对其中一人说:“你们跟死者是什么关系,你们是不是医闹,再闹下去我马上报警!”这些人才悻悻而去,并表示,明天还会来接着谈。

  在激烈的争吵中,记者发现,只有坐在最靠边的男子一言不发。医生告诉记者,他才是死者的父亲。

  “医闹”爆料

  不少人甚至不知道患者姓名

  为了解“医闹”真相,记者走访了哈市各大医院。

  在病房、卫生间、门诊大厅、墙壁上都会找到这样的字样:“承接医疗纠纷、开医院发票等各项业务。”

  记者拨通了其中的一个电话号,表示有医疗纠纷向他求助。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是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只要你提供出详细的病历,说明事情原因就能解决。”

  该中年男子表示,薪酬等相关事宜需要派人当面详谈。记者来到中年男子指定的某医院门诊大厅,见到了其派来谈事的“医闹”。

  被派来谈事的男子只有20多岁,身着褶皱黄色衬衫,头发蓬松。他告诉记者,他参与过5次“医疗纠纷”的活动,很有经验。

  该男子讲,每个“职业医闹”团体都有不少业务员,他们多是无业人员,每天在各医院寻找“商机”。医院手术室、儿科、妇产科等科室甚至太平间,都是揽生意的好地方。

  该男子还表示,在索赔时,“医闹”团体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索赔分红:一种是从医院赔付的总的赔偿额中,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成;另一种是由患者家属说出一个赔偿底数,他们负责跟医院谈更高的价格,获得赔偿后,超出底数的部分全部归他们所有。

  不可思议的是,不少“医闹”并不知道出事患者的姓名,甚至不知道患者到底出了什么事。该男子回忆说,加入“医闹”团体纯属偶然,有一次,没有正式工作的他被朋友叫去帮助处理一个医疗纠纷赔偿,一天下来,他竟然获得了300元帮忙费。他百思不得其解,在医院胡闹一下,怎么就可以赚到这么多钱?于是,他正式加入了“医闹”行业,开始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采取在医院设灵堂、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殴打医护人员等方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获利。

  “医闹”“闹”医

  操作手法有规律可循

  哈市某医院医政科科长告诉记者,通过与“医闹”的多次接触,他总结出了“医闹”的一些操作手法——

  第一步,打探医疗纠纷。在得到消息后,“医闹”赶在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摇身变成患者“亲属”,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为其“出谋划策”,准备索赔。

  第二步,分工。真正的患者家属只需要出现在医院门口就可以,“医闹”担负静坐、谈判、购买和发放食物等任务。

  第三步,闹到一定程度后,“医闹”与患者亲属一起找医院协商。医院一旦不能满足条件,“医闹”就拍桌子、砸板凳,医院外大闹,医院内小闹,在医院内忧外困的情况下,迫使医院妥协。

  第四步,不是所有的医院都“逆来顺受”,一些医院坚决不低头,执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这时候“医闹”就打人、砸东西,制造更大的负面影响。

  第五步,医院一般到这个时候都被折腾得差不多了,但“医闹”并不善罢甘休,而是扬言要对医院院长、医生进行报复。

  据哈市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称,医院曾多次遭遇“医闹”,最后,他们与某些“医闹”都成了“熟人”。其中一人还向他们透露,闹的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尺度”,而这个“尺度”是完全按照他们聘请的律师所要求地做的,哪儿些事可以做,哪儿些事不能做,律师会一一列举出来。

  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由于“医闹”无理取闹,“明哲保身”成了眼下许多医生的信条。一遇疑难杂症,不少医生不约而同地选择回避,“能躲则躲,能推则推”,生怕“引火烧身”。

  该负责人还表示,医疗技术始终处在一个发展、创新的形态下,随着各类新疾病的出现,医务人员需要不停地进行医学探索,但“医闹”现象的出现,使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这样就可能放弃某些方面的探索或创新,一旦遇到风险较大的手术,他们就会一推了之,而患者也就失去了康复的一线希望。但不论怎么说,医生也不愿意看到医疗事故的发生。

  被闹医生

  不敢面对疑难杂症

  严打“医闹”

  维权应走合法渠道

  “当时,医院业务基本停了,损失巨大。

  ”提及上次“医闹”事件,哈市某医院负责人非常的无奈。该负责人表示,医院平时要加强保卫工作,一旦发生暴力争议,要及时沟通、疏导,防范事态扩大。另外,医院要聘请专职或兼职法律顾问,参与医疗争议及医疗案件地应诉,引导医患争议解决走向理性化、合法化。

  哈市某医院一位王姓医生也认为,患者家属如果认为权益受到了侵害,应该按照法定的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来解决问题,而不能请以谋利为目的的“职业医闹”来处理。

  在采访中,“医闹”团体也受到市民的普遍指责。市民李先生认为,有的时候,患者并没有去世,“家属”却抬着花圈闯医院,这种做法很不合适,这样既是对医院的不尊重,更是对家人的不尊重。

  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王学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和医托比起来,“职业医闹”的行为更加恶劣,他们的伪装性也更强,由此才得以蔓延。在此,他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反映和处理。他还表示,医疗机构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对“医闹”行为给予坚决回击。解决问题需要秩序,需要合理、公平的机制。

  闹过头儿者

  可被行政拘留

  律师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医闹”现象本身存在诸多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地方。

  律师表示,“医闹”与患者家属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畸形授权关系——“医闹”必然先获得患者家属的授权,然后获取相应的信息。从患者家属角度看,这种授权并不合理,因其本身并没有“闹”的权利。同时,不少“医闹”事先往往会采取夸大结果、虚构事实的方法,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而这种行为本身已构成某种程度的欺诈。

  律师提醒,职业“医闹”通过扰乱医院就诊秩序的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的赔偿,这种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若产生严重后果,将遭受处罚。同时,如果患者家属参与“医闹”,并对医院正常秩序产生恶劣影响,那么别说争取赔偿了,自己都有可能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

  分析“医闹”出现的5大因素

  一是很多患者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危险期,这时患者出现意外,其家属就会认为是医疗事故,而医院会认为自身的操作没有过失,在达不成赔偿协议的时候,患者就会采用过激行为为医院施加压力,以达到赔偿目的。

  二是医疗事故鉴定复杂。

  三是有些医疗机构在进行诊疗时,操作确实存在不合格现象。

  四是正当赔偿手续非常复杂。

  五是利益驱使,这也是“医闹团体”出现的主要原因。

  医患“利用中介”互伤何时了?

  笔者很容易能想到“医闹”成其为一种职业的直接原因,医患矛盾中双方博弈能力的不均等,出现争执后患者常处于非常弱势的境地:一方面是信息的不对称,患者虽感觉治疗有问题,但很难掌握证据,医院永远处于主动方;一方面是患者面对的常常不是一个医生或一个科室,而是一家财大气粗的医院,难以进行平等的对话;还有就是,虽然有看似中立的医疗仲裁委员会、事故鉴定委员会、医学会等等,可由于利益关系这些部门与医院走得非常近,很难作出公正的裁决。

  除此,“医闹”职业中还带着一种患者与医院在关系对立中互相伤害的意味。医院和医生为了追逐利益利用医托、医药代表等中介,抬高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加剧了看病难——当患者在就医中感觉受到医院伤害后,就会撕破脸皮不惜也使用“中介”,以纠集“医闹”的方式对医院进行伤害,在宣泄性的“医闹”中获得一种心理补偿。从“医托”到“医闹”,其中隐含着一种冤冤相报、非理性的医患互相伤害,两者的联系是非线性的。

  从这个角度看,医院和医生不要为利用医托、医药代表这些“中介”获得那点利润而庆幸,医方能利用中介牟利,医患关系在“中介”的隔离中破坏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中介同样会被患者所利用。其实,患者并不会从“医闹”中获得什么利益,医院的赔偿最终还会转嫁到其他患者的医疗成本中。□三秦

  名词解释:医闹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的人。

  职业医闹与患者家属要求赔偿有很明显的区别,只要他们打听到医疗事故的消息,行动很迅速,也是有组织、有规模的进行牟利。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5:50:59 | 只看该作者

揭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医闹事件真相

揭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医闹事件真相

来源:世界经理人社区

时间:2009-06-25 17:12:04   
  
  近日,一篇名为”惨无人道啊!福建南平第一医院医闹事件”在论坛出现后,几日以来迅速蔓延传播,引起了众多网友及编者的关注。

  这起事件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南平市,这是一个很少人知道的中小城市,却发生如此惨烈事件,着实让人震惊。关于这起事件帖子中描述:“6月21日,一‘肾积水并尿毒症’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后家属聚纵闹事,扣押并殴打砍伤医护人员长20余小时,打砸科室使整个医院陷于瘫痪状态。事后经市政府出现,医院陪偿死者家属21万,并要求斗殴过程中不追究双方任何责任。”并称这是建院以来最大的医闹事件。

  医闹现象时有发生,或许大家已然见怪不怪了。然而,这起南平医闹事件,事态确实较为严重,甚至出动了防暴警察。同时,从帖子中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当地相关机构的处置似乎也有不当之处,从而导致事态的扩大;

  医闹做为一个新产生的名词,甚至成为一种职业,已小成“气候”,大家已然见怪不怪了。在医患矛盾中双方博弈能力的不均等的情况之下,大家似乎也默认了这一种行为。但是这却不能成为纵容其泛滥的理由。在中国的现状下,这种不正常之下的“正常现象”应当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而我们从帖子中所描述的情况看来,也的确存在职业医闹的情况,这种情况当以予打击。反之,院方是否完全没有问题呢?医生是否尽到自己的责任呢?深一步讲,我们相关医疗事故的问责制度及赔付制度是否完善呢?这些都需厘清。

  应该说,“医闹一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很显然,当在正当制度中寻求不到公正的途径时,处于弱势的患者就会想到非制度化的“讨说法”途径。同时,在医疗产业化的现实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医院长期、大量地透支患者对医生的崇敬和信任,把患者的病痛当成了敛财的良机,丧失了应有的公信力。从而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医闹这块土壤也应运而生。

  有网友写评论指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解决“医闹”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向患者提供专业和法律方面的服务,同时降低患者依法维权的成本,将患者的维权行动疏导到合法的渠道中来,这样才能使“医闹”无隙可乘,失去生存的空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在中国的现状下,堵住“医闹”之浊水,开辟“医诉”之清流,才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最佳途径。“根除医疗腐败,才能杜绝‘医闹’”的说法,可以是一时激愤的牢骚,却不该受到舆论的鼓励,否则,我们将既得不到良好的医疗环境,也不可能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助。

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5:54:08 | 只看该作者

揭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医闹事件真相(续)

揭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医闹事件真相(续)

  发生在福建南平的“医闹事件”详细过程!

  人得了疾病,首先想到的是医院,如果治疗无效,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医闹,在全国范围越演越烈……

  福建省南平市,一个很少人知道的地级市,但如果告诉你享誉世界的武夷山市是它的下属城市,你就能很快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南平市第一医院,闽北地区最大的综合医院,正遭受建院以来最大的医闹事件。

  2009年06月21日01:00,一位“肾积水并尿毒症”的重症患者,在做完肾经皮穿刺引流术后10小时余,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此时,家属想到的不是哀悼死者,也不是询问医生病人死亡原因,而是立即被闻讯而来的医闹组织利用,希望利用医闹组织的非法活动来敲诈医院一笔。与医闹组织谈妥后,医闹组织按照既往的常用套路“指挥战斗”,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将泌尿外科全科室封闭,泌尿外科的值班医生、手术医生和所有在院病人,都被关在病房;同时,医闹组织开始在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摆放花圈,打砸泌尿外科住院病房。21日早上8点,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均无法正常就诊,整个医院处于混乱、瘫痪的状态,住院部里被监禁的在院病人和医生护士,被黑势力吓得心惊胆战。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自发实施调解,无果,医闹势力对调解人员进行殴打,要求被关押的主管医生向尸体下跪……

  报警110,警 察终于来了,全院职工以为风波很快可以平息,可是……

  警察到来后,只是维持秩序,既不隔离打砸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的医闹组织,也不解救被监禁的医务人员。泌尿外科的住院病人和医生护士,已经被关押了8个小时,医院的其他医务人员心急如焚,组织代表进行第二次调解,只将该科年老的科主任救出,而警 察此时于旁边围观,只是美其名曰“维持秩序”。其他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仍被监禁,市政府来人了,出面调解,医闹组织要求“赔偿”80万元,调解无效。防爆警 察来了,但是得到的命令是“待命”。6月21日下午15:00左右,再次调解无果后,医闹组织召集了200多名社会势力,手持木棍及匕首冲至医院,封锁门诊大楼,摆满花圈,并焚烧纸钱,见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即大打出手,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被送进医院抢救,另外有10余名医生、护士全部有不同程度砍伤。此过程市政府出动了大量的警 察“待命”,但是连起码的秩序都没有维持,被刀捅伤的医生倒地的时候,警 察就在旁边。警察得到的命令始终是“待命”,政府给医院指示始终是“尽快调解”。6月21日晚23:00,医闹组织再次召集6辆中巴车载满打手至医院,并将南平市主干道中山路、滨江路交通封锁长达四五小时,围攻医院办公楼至22日凌晨03:00,声称再不按其要求赔偿则将医院办公大楼炸毁。警 察仍旧是“待命”,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息事宁人,并要求斗殴过程中不追究双方任何责任,家属事后在门诊大厅公开发给社会势力每人100元。

  看着被捅伤的同事躺在重症病房,全院医生、护士泪流不止。全院愤怒了,医务人员的生命根本无法保证!!!全院医务人员对今后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充满了担忧,通过院部,希望政府对这件事情给个解释。市政府始终未予回复。

  09-6月23日,医院的医务人员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市政府对上面的作出解释,要求严惩肇事凶手,严惩医闹组织。路过的市民听说了医生的遭遇,主动为医生送上了矿泉水和食品,表示支持医生的行为。由于南平市这3年来已经多次发生类似事件,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南平市人民医院、南平市仁爱医院、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南平延平区医院等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听说此事后也自发来到市政府门前请愿。从早上到下午16:00,市政府负责人员始终没有对此给予解释,也没有表示立即立案抓捕医闹组织,更没有谈论如何保证今后医院的正常运行。并且要求所有市级媒体封锁此事。

  医务人员、全南平市市民,仍在为了他们正当的权利,争取着……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16:33:54 | 只看该作者

南平市第一医院目录[隐藏]

南平市第一医院

2008-10-17

目录

医院规模
人才队伍
医疗设备
专科特色
科技水平
服务创新




  南平市第一医院位于闽江上游、秀丽的延平湖畔,前身是口士吡哩医院。
  1905年,美国传教士苏雅各(JamesE.Skinner)在延城师帝坨山修建美以美会口士吡哩医院,担任院长。当时只有工作人员20多人,设内、外两个科,床位10张。1932年,杜嘉德(R.G.L.Downie)医生接任 口士 吡哩医院院长职务。1941年因教会改组,口士吡哩医院改称“中华基督教南平卫理医院”,杜嘉德继续担任院长。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9月,医院更名为“南平专区医院”。1966年9月改称“反帝医院”。1967年恢复“南平专区医院”。地区行署搬到建阳后,1971年4月开始筹建建阳地区医院。1973年l0月正式挂牌恢复建阳地区医院。1989年1月,行署复迁南平,改称为“南平地区医院”。
  南平市立医院的前身为南平县卫生院。 1937年12月,驻南平的福建省巡回医疗队第二队第三分队改组为南平县卫生院。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改称南平中心卫生院。1951年9月,改称南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6年12月改名为南平县医院。1958年11月改名为南平市立医院。1968年12月,市立医院更名为南平市工农兵医院。1973年4月,又更名为南平市立医院。1995年8月将南平市立医院与南平地区医院合并,组建南平市第一医院。
  历经百年春秋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亲历闽北医疗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壮大的过程,南平市第一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五位一体”的,闽北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环境最美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教学医院,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医院和全科医师临床教学培训基地。
医院规模
  占地 10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83965平方米,医疗用房54998平方米,绿地面积48359平方米,占总面积的47%。总资产2.5亿元,床位编制760张。年门诊量38.19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57万人次。
人才队伍
  在岗在聘职工 938人,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717 人,其中高级职称136人(正高25人,副高75人)、中级职称213人、初级404人,有硕士学位4人,在读搏士生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兼职教授、副教授27人,临床硕士生导师2人。南平市科技专家11人。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经费80余万元,医院已经培养出许多年轻的业务技术骨干。
医疗设备
  达省内先进水平,资产总值达 8000万元,拥有美国GE核磁共振(MRI)、GE8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全身CT扫描诊断仪、日本岛津800mA数字化胃肠X线机、电子胃肠镜、腹腔镜、X光大型C型数字化血管成像技术、美国GE“彩超”、牛津胎儿监护网络系统、骨科C型臂、血管介入治疗(DSA)、钴60 放射治疗设备和彩色病理图像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15台(件)价值6943万元。
专科特色
  设有 38个临床医技科室,12个行政后勤科室,2个门诊部。有眼耳鼻喉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和闽北创伤骨科研究所,成立了放射影像中心、医学康复中心、放射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和输液配制中心。设立了ICU、CCU、NCU等重症监护室。眼科、耳鼻喉科、骨科、心血管内科被列为市级重点发展专业学科。
科技水平
  开展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脑肿瘤手术、断指再植术、肾移植术、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介入治疗以及妇外科的微创手术、多功能人工耳蜗植入术、胸椎前路侧前方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枕下路直切口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第四脑室内巨大肿瘤切除术等疑难手术达省内先进水平;偶发分枝杆菌治疗达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市科技成果奖16项;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千余篇。
服务创新
  医院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医疗服务模式改革,提供便民服务台、药品咨询台。实行全天候门诊、双休日主任专科、专家门诊等。建立了心血管俱乐部、脑血管俱乐部、糖尿病之友、老年人病友俱乐部以及肿瘤俱乐部等活动,成立孕妇学校、免费月子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全程优质服务。
  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加快了医院快速的发展。与 95年两院合并之初相比。医院固定资产翻19倍;门诊病人增长73%;住院病人增长76.30% ;医疗设备资产增长701% ;万元以上设备资产增长753%。2005年业务总收入11798.28万元,增长5.6倍。医院连续四次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 ” , 1995年全省首家通过创建 “ 二甲 ” 医院评审, 2001年通过“三乙”医院达标验收,2002年全省医疗系统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获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称号。医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励精图治,为发展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全市人民提供更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继续拼搏奋斗,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作出新贡献。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跳楼 病房被写杀人偿命(图)

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跳楼 病房被写杀人偿命(图)

2009年07月02日07: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医生情急之下,从五楼窗户爬出,先跳到四楼的空调外挂机上,然后再跳到三楼的平台上。所幸只受了点轻伤。图中箭头标记为李医生跳楼的途径。 本报记者 陈强摄





儿科病房的大门和电梯门被写上“杀人偿命”、“人命关天”。 本报记者 陈强摄  


  关注医患纠纷

  福建一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 从五楼跳下

  医患纠纷为何走进了死胡同

  本报记者 陈强

  从病房的五楼跳到四楼的空调外挂机上,然后再跳到三楼的平台……这是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医生李某几天前的一次逃生经历。今天,惊魂未定的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当时看到死者的家属冲进来,我害怕极了,想到前几天南平医闹可怕的场景,我无路可逃,只好从窗户跳下去。



  李医生的“惊人一跳”发生在6月27日。他回忆说,当天清晨5点50分,正在儿科病房值夜班的他接诊了一个出生仅28个小时、“气促伴发热”的女婴,他建议住院,但患儿的外婆说要问问孩子的父亲,于是患儿被抱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患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院诊断为“新生儿呼吸困难原因待查”。入院后,医护人员将患儿放置暖箱,进行“特级护理、暂禁食,心电、脉氧监护、抗感染等治疗”。7点55分,患儿皮肤发青,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这时刚来上班的医生们立即组织抢救,9点15分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出生31个小时便离开人世的患儿名叫邓一楠。今年41岁的邓父告诉记者,他和妻子结婚两年多来,妻子流产过两次(医院方面说是4次),好不容易保胎要了这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全都在这家三明市最好的医院诊疗,没想到“我们把活人交给他们,他们却把死人还给我们”。

  在患儿死亡后不久,李医生和其他医生一起在五楼的医生办公室向死者家属说明从接诊到死亡的过程。“我刚讲完,死者的父亲就跳起来,猛敲桌子,随手将矿泉水瓶砸向我的胸口。”李医生说,一位年老的主任想带他离开现场,但被死者家属拉回。“在被死者家属扣留在办公室的两个多小时里,死者父亲曾经多次威胁说,‘我现在还能保持理性,万一我不能控制住自己,你想想后果会怎样?’当我告诉他有意见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他说,‘我把你杀了之后,你们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怎么样?!’”

  邓父对记者解释说,当时自己确实情绪很激动,但他并没有打李医生。他只是想让李医生把病历和用药清单给他。“但他们一直找借口,不肯给。”

  中午12点多,儿科主任以当班的李医生需要“写抢救记录”等为由,把被围困的李医生带到了对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我关在里面,一边写,一边提心吊胆地想着怎么逃脱出去。因为外面的走道上围了20多个死者的家属,他们在不停地敲门。我当时想,无论如何不能落到他们手上,否则不是被打死就是打得半死。于是我就观察周围的逃生路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窗户跳下去。”两年前从福建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的李医生说,下午2点半左右,见死者的父亲破门而入,“我立即爬上窗户,手抓住墙沿,双脚下垂。在四楼的外墙上有一个空调外挂机,由于我身高只有1米58,脚离正下方的空调外挂机还有将近两米的距离,我松开双手自由落体,正好落在空调外挂机上。站稳后,我缩头往后跳,双脚着地后摔倒在三楼的平台上……”

  邓父说,他之所以破门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因为李医生关在里面不肯出来和他们见面。“后来看到里面有十几个新生儿,我就没再进去。”邓父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相信李医生是从窗户跳出去逃走的,“那么高敢跳下去,除非他有武功”。他认为,“我没有想打他,他为什么要这么冒险?是不是他做贼心虚呢?”

  自从李医生逃脱后,死者家属便每天到医院示威。据院方提供的材料,6月29日,死者家属聚集40余人在医院门诊、急救中心大厅燃放鞭炮、焚香、烧纸钱、摆放花圈,堵塞急救中心车辆通道,阻碍120急救车辆进出,在门诊部、急救中心电梯口、墙壁等处喷洒黑漆,写上“杀人偿命、还我女儿”等字;6月30日,死者家属再次聚集20余人在医院急救中心大厅燃放鞭炮,急诊科抢救室有大量的氧气瓶和各种抢救设备,万一引起燃烧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7月1日,死者家属在门诊大楼外拉横幅,放鞭炮,将纸钱抛撒进收费处窗口。院方说,这种聚众闹事的行为,严重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搞得医务人员人心惶惶,无法安心工作。院方认为,死者家属不愿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并拒绝尸体解剖,“企图通过闹事来扩大事端,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对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取经济利益”。

  记者问邓父,既然怀疑医院在救治过程中有失误,为何不申请医疗鉴定获得证据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讨说法”?邓父坦言,“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我们老百姓啥都不懂,怎么玩得过他们?另外,走法律途径,我们也耗不起这个财力、物力、人力。”今天下午,市卫生局介入协调,死者家属提出20万元赔偿要求,但医院方面没有回应。

  这些天躲在亲戚家养伤的李医生,上嘴唇挫裂缝了5针,右脚大拇指裂开缝了6针。他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他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安全谁来保障?第二,死者家属的过激言语他可以理解,但是为何他们做出过激行为时,法律却形同虚设?

  三明市卫生局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患问题,并不仅仅是医和患双方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解决医患纠纷的机制之所以失灵,是因为缺少一个权威的第三方介入。“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和受害者都愿意接受交警的处理,是因为交警有权威,双方信得过。”

  这位官员透露,三明市拟借鉴宁波的做法,正在酝酿建立第三方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具体做法是:一、建立调解委员会。设立由政法委、卫生局、司法局、民政局、公安局、新闻媒体等多部门参加的调解机构,隶属司法部门,实行独立办公,专门受理、公平处置,把医患纠纷的调解从医院内移到医院外,根据医患双方的委托,与医患双方进行沟通,选择适合双方的纠纷处理途径。二、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医疗纠纷或事故保险方案,把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处有机结合起来,用保险化解医患矛盾。以保险为载体,对医疗行为风险实施一种事先预防、事中调解、事后补偿的新型保障和服务机制。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时,经法院判决、医疗鉴定或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由保险公司赔偿,而不再由医疗单位直接赔付。通过保险,将医患双方的风险进行转移,以保障医疗机构秩序不受或少受影响。三、成立医疗纠纷理赔中心。由承保的保险公司设立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负责医疗纠纷处理与理赔事宜。(本报三明09-7月1日电)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0:11:27 | 只看该作者

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跳楼 病房被写杀人偿命(续)

医生怕被死者家属打跳楼 病房被写杀人偿命(续)

2009年07月02日07:55

    医患黑色六月

  6月1日,河南省武陟县一产妇在县妇幼保健院正常生产时,因产中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

据悉,产妇羊水栓塞,属于高风险型病例,抢救的成功率极低。6月2日一早,亡者家属纠集了五六十人围攻保健院达数小时。几个大汉架着院长强行让其披麻戴孝,在亡者灵前磕头哭丧,并实施暴力殴打,最后院长被打得倒地不起,蜷缩在水泥地上。

  6月8日,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金怡彤,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未能挽回生命。6月9日下午,其父金某率百余人赶到医院,堵在科室门口围攻打砸,造成医院6人受伤。

  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一名护士上班时,被一名男子在接种室内持刀割喉而死。江夏区卫生局证实,凶手此前到疾控中心打过狂犬疫苗,后多次骚扰该护士,称护士给他打的疫苗是“毒血”。

  6月16日,北京北大第一医院某医生因拒绝为病人开虚假证明,被病人家属连刺五刀,身陷血泊中。

  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医生不堪医闹,到市政府集体请愿,引起医卫界普遍关注和声援。(董伟)

10#
发表于 2009-7-2 18:42:14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回来了

现在中国的医院系统很黑的   没病经常给你看出病来了  一切都为了钱  医院还经常乱开高价药  莫得法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0:37:01 | 只看该作者

解剖永安“医闹”现象

解剖永安“医闹”现象
   
2009-07-06  

    只要有医疗活动,医疗纠纷就会存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通过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方式解决。然而,近年来,在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越来越多地采取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贬损医院的声誉等种种非法手段迫使医院答应其不合理要求。

    医闹逼政府出手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少华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医院的院长们在一起开会,大家谈论最多的不再是医院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是愈演愈烈的“医闹”。

    三明市第二医院位于永安市,是当地等级最高的医院。自从去年秋季因“麻醉事件”赔偿死者家属40万元之后,该院就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医闹”。据透露,一年来,该院付出的赔偿额约200万元,因医闹造成医院就诊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千万元以上。

    该院的医生说,“这么赔下去,我们的心都寒了”。一位工作两年的研究生最近在给医院的辞职报告中表示,“当医生风险太大”,面对“医闹”,“我伤心透了”。

    受同样困扰的还有当地的另一家大医院——永安市立医院。今年3月中旬,一位21岁的女大学生患暴发性心肌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移送到殡仪馆12小时后,死者家属又返回医院以摆花圈、挂横幅的形式“讨说法”。据该院院长陈永全介绍,“死者刚去世时,其家属还表示要请医生吃饭,感谢医生辛辛苦苦抢救了一个晚上。在得知一位73岁的脑瘤患者在三明市第二医院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死者家属大闹医院刚刚获赔28万元后,他们便以医院‘误诊误治’为由,要求院方高额赔偿”。

    陈院长说,“我被死者家属围困在办公室内16个小时,并被要求抱着死者遗像。他们扬言知道我家住在哪儿,儿子在哪儿上学,为安全起见,我家人不得不躲到朋友家中,读高二的儿子停学4天。”

    在死者家属和医院僵持10天后,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由永安市卫生局预先垫付给死者家属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等相关费用共计13万元。死者家属同意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该起医疗纠纷。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等费用以法院终审判决为准。”永安市卫生局的官员说,签订上述协议,是想引导死者家属走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目前死者家属已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记者想采访死者家属,就此案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死者父亲陈某单位的传达室,陈某在对记者身份进行一番盘查之后,询问记者此行的目的。记者告知南平医闹事件发生后,想做一个相关的调研。陈某听到“医闹”二字立马拉下脸来:“我们是向医院讨说法,不是闹事。我拒绝接受采访。”

    当地接连发生的“医闹”事件引起了永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3月29日,永安市委书记江兴禄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问题。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医患纠纷日益突出,‘医闹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市的医疗卫生秩序”。随后,永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的通告》。卫生局的官员表示,这个通告还真管用,最近两个多月来,全市只发生过一起小规模的“医闹”事件。

    医闹缘何成为常态

    永安市卫生局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称,目前该市医疗纠纷已由偶发性事件演变为常发性事件,由单一冲突发展到群体性暴力冲突,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事件也有增无减。据统计,2005年5起、2006年15起、2007年20起、2008年47起、2009年1-3月份15起,呈显著上升趋势。从2008年初以来,仅三明市第二医院和永安市立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就达53起,赔偿高达250.41万元(其中三明市第二医院35起,赔偿196.5万元,永安市立医院18起,赔偿53.91万元)。其中申请医疗事故鉴定5起,提起司法诉讼的没有一起。

    表面上看,大部分医疗纠纷是通过协商解决的。事实上,其中有部分名义上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而实际上是患者及其家属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胁迫医院和政府,以谋取高额经济赔偿。

    此间人士分析认为,“医闹”之所以愈演愈烈,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闹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捷径。因为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仅耗时长,而且即便得到赔偿(一般不超过10万元)也远不如以“胁迫协商”的方式赔得多。据永安市卫生局官员透露,当地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只有20%左右确认是医院的过错。也就是说,走医疗鉴定的路子,大多数情况下是赔不到钱的。

    二是“职业医闹”的介入,使得患者或家属动机不纯。在一些人看来,死了人医院就得赔钱,“大闹大赔,小闹小赔”。医院考虑到自身形象,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反而助长了医闹。

    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医闹”事件处置不力。警察在现场往往只是维持秩序,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对明显的违法行为不敢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结果是为了稳定放弃法律原则,导致法律权威和政府权威的缺失。

    四是旧的医疗体制产生的以药养医,医疗服务市场化的现实,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行为被当成了买卖关系。一旦出现纠纷,患者就把所有的情绪发泄到医院和医生身上。

    五是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医学的发展、医生的技能远远滞后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加上患者及家属对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医疗服务也常常得不到满足。

    六是医院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医务人员在履行执业行为和职责的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以及医护人员水平问题,发生个人的疏忽、差错,并且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生硬,导致患者不满。

    最终没有赢家

    此间受访的医务人员表示,“医闹”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医疗纠纷发生以后,患者及家属最常采取聚众围堵医院、医务人员,长时间停尸于病房,在医院设置灵堂等行为来胁迫医院,造成医院门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影响其他患者正常就诊和医院的诊疗活动。

    二、医务人员产生“畏难”情绪。以往在本地医院可以进行治疗和解决的疾病,现在部分医务人员出于“自保”,不敢手术、不敢治疗,而不得不将病人转往上级医院,从而一定程度延误救治,并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据悉,三明市第二医院原则上不为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该院一位医生说,过去有1%的生还希望,我们就尽100%的努力;现在哪怕有20%的生还希望,我们也不敢接,而是建议患者转院。他们担心,长此以往,不但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提高,同时造成医保费用的增加,也加重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三、医务人员外流导致当地医疗水平下降。三明市第二医院近两年来引进的10名研究生大部分已经离开,该院一些医生不安心工作,已经在网上发布寻职信息。

    四、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一些医生为避免误诊、漏诊,采取小病“大检查”,客观上增加患者医疗开支,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三明市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百禧告诉记者,过去医生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学医,子承父业。“今年高考,我们医院的医生都不让自己的孩子报医科大学了”。(陈强  中国青年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0:38:02 | 只看该作者

医生要求立法保护行医权

医生要求立法保护行医权

2009-07-06  

    南平“医闹”事件让医卫界沸腾。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自我保护越来越成为医生行医时的第一原则,而不是“患者利益优先”的古训。同时,90%的受访医生呼吁尽快立法保护自己的行医权。

    调查由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发起,题目是:“中国医生眼中的医闹”。参加该调查的医生为6287人,其中:以医院等级分,绝大多数来自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私人诊所或民营的不到100人;以医师职称分,大多数为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很少,仅42人。

    调查结果表明,医生们对“医闹”的定义比较宽泛,涉及以下行为的都被视为“医闹”:辱骂、拘禁、殴打医务人员;拒绝搬运尸体,在医院设灵堂、设置障碍阻碍患者就医;打砸医院财物、扰乱医院正常秩序;在诊疗室、医师办公室、医院领导办公室内滞留不走,影响医院正常工作。也有不少医生认为,提出巨额赔偿的也属“医闹”之列。

    在这种定义下,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供职的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在过去年3年中,本人遇到或身边同事遇到“医闹”的次数超过5次的医生比例高达53%。只有4%的受访医生称截至目前自己和“医闹”绝缘。

    调查显示,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一旦遇到非常危重的病人,即便是医院完全有条件救治的,实行“救人为先、立刻救治”的医生比例仅仅只有15%。这是一个历史的低点,也明显违背卫生部的要求。

    遭遇上述情况,27%的医生选择“防止病人愈后不佳引起的纠纷,将其转诊到上级医院”;57%的医生选择有保留的救治—“要救治,但是要反复和家属强调危险性,谈话录音,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

    另外,现在医院在医疗纠纷赔偿处理中常常要求科室医生负连带赔偿责任(占81%)。25%的受访医生表示,如果自己遇到了“医闹”,并且被医院要求连带赔偿一定金额,一定通过给其他患者多开药,或多开检查项目等方式来弥补损失。还有30%的受访医生表示要看赔偿金额多少,少了就自认倒霉,多了则拿别的患者“弥补”。

    如果换位的话,当医生变成患者或患者家属,遇到了自我防范非常强的同行,他们会有什么感觉?超过一半的医生表示理解同行的做法,但是“心里不舒服”;12%的医生表示不能理解,“非常不满意”;还有三分之一强的表示完全理解,因为换成自己也这么做。

    由于“医闹”威胁到医院的正常秩序,甚至威胁到医生的人身安全,90%的受访医生呼吁国家立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让“医闹”承担该负的责任。

    同时,医生们还期望医院,特别是院领导,能够站出来捍卫员工的利益,不要做无原则的妥协。多数医生对政府在医患纠纷中息事宁人的做法不满,认为不问是非曲直一味求稳定,得到的稳定一定是暂时的,隐患却是继续滋生的、长远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0:40: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部分医患纠纷出现暴力化倾向 专家表示担忧

中国部分医患纠纷出现暴力化倾向 专家表示担忧


2009年07月03日19:51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日电(记者曾利明) “中国内地近期发生的多起医患纠纷已出现暴力化、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有的事件中医闹等专业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既让医务界担忧,更需要法学界关注。”这是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南平“六·二一”事件研讨会的医学、法学界专家对当前医患纠纷事件做出的评价和建议。



  今年六月以来,内地连续发生多起医患纠纷事件:六月一日,河南省武陟县一产妇在县妇幼保健院分娩时,因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其家属纠集近六十人围攻保健院达数小时,院长被打。

  六月八日,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死亡;其父率百余人到医院围攻打砸,造成医院六人受伤。

  六月二十一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镇杨厝村村民杨俊斌因“双输尿管结石伴双肾积水,右肾多发结石”入院手术,术后十小时病情突变,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当即扣押了参与抢救医师,召集三十余人来院殴打侮辱相关医生,患双方发生严重冲突。当地政府要求医院向患者支付二十一万元人民币平息事态,而医生不满事件处理结果,进行集体上访。

  与会专家称,这些事件中,患者对医生施以暴力,参与人数众多并有“医闹”参与;在个别地区,“医闹”已成为一个职业,其分工、目的明确,通过极端措施,获取医院高额赔偿,而患者家属也利用医闹来发泄情绪和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鑫指出,南平事件是一次非理性维权方式。目前,解决医患纠纷有院内调解、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诉讼等多种正规渠道。但在南平事件患者家属为何采取最简单和激烈的对抗方式,来要求医院赔偿和发泄情绪,值得认真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郑延谱认为,这表明医患双方缺乏最基本的互信。由于医患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的诉求和主张往往得不到满足,又没有有效的机制来化解医患之间出现的潜在矛盾,就有可能出现通过过激的方式来维权的现象。

  专家分析称,目前中国缺乏处理医患纠纷的第三方机制,患者认为维权的成本和时间过高,而不愿通过正规的途径去解决。特别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由医学会组织医院专家组成,使得患者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信心不足。

  特别是发生医闹后,有关方面一般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花钱买平安,甚至采取以牺牲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来求得安宁;政府在介入处理医患纠纷时为平息事件、为求稳定,要求医院赔偿已成为一种惯例。这暴露出中国医疗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医务人员的权益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的维护是法律的盲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强调,当前医患矛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损害了医务群体对职业的信心。他呼吁,医生要依法行医,病人也要依法就医,营造良好的诊疗秩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6 05:06 , Processed in 0.13367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