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2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1977年,非常年代的非常高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9 19: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新闻网> 高考 > 经历高考> 正文

【图文】1977年,非常年代的非常高考

www.jyb.cn 2007年06月08日 作者:吕林荫 薛婧  

来源:解放日报
   


1977年的高考报名点,时常能看到大龄考生拖儿带女来报名



1977年上海高考准考证

灿烂六月,高考与“非典”同行

  从中断到恢复,由恢复到变革,数十年间,高考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一年一度的“平常事”。
  然而,数十年间,高考又在一些不同寻常的年份留下了不同寻常的足迹。

  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我们寻找到4位在各自的“非常年代”经历了“非常高考”的考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

  他们生于不同的年代,他们经历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而采访时,当他们回忆起那段与高考有关的青春岁月,眼里都绽放着一样的光芒。

  这些个体的经历,这些闪烁着不寻常光芒的记忆,相互承接,彼此应和,完成一种折射高考变化的意义。

  41年前的1966年,作为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年级一位品学兼优、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19岁的曹振发对大学有着高傲的设想。在他眼里,高考只是一个过程,上大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也就是在那年6月的一个早上,高考被取消的消息让这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突然被中断了。

  曹振发,生于1947年。如今,坐在记者对面的他,已是耳顺之年,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任高级工程师。

  回忆起命运被折转的1966年,这位“66届”的高中生显得十分平和。

  他说,市东中学“65届”的高考升学率是86%,而学生近视率也刚好是86%。这么高的升学率意味着只要学习成绩在班里还过得去,就能上大学。

  曹振发小学毕业进了这所中学,念初中时就时常听年长的师兄师姐们探讨自己的理想,一些已经进入高校的学长还会给母校寄来照片、信件,鼓励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上重点大学或军事学院是曹振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在1966年之前的梦想,那年5月,连高考的志愿书都已经填完交了上去,可是,梦想没了下文。

  尽管对突如其来的这一切有着许多困惑不解,然而,这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还是被狂热的激情裹挟着,投入到对革命的追求中,奋力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我们并不死读书,也关心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所以对高考的取消,多少有一些心理准备。”可是,曹振发怎么也不会想到,等他终于走进高考考场,已是11年之后了。

  接下去的2年间,他在棉纺厂当起了“三班倒”的工人。1968年,随着“四个面向”要求的下发,“老三届”们又面临了新的人生抉择。本着一腔报国热情,曹振发带头选择去离家最远的黑龙江建设兵团,登上了装满“知青”、由上海驶向黑龙江的第一列火车。激情澎湃地去了,他依然没有想到,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一呆就是整整10年。

  因为文化水平高、能力强,曹振发在生产建设兵团很快就干到了团参谋,可是后来却因为炮打张春桥的所谓“政治问题”被免了职。1971年,工农兵大学生招考开始,曹振发却因为年龄超过限制而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只得在当地一所中学里当起了高三语文老师。

  直到1977年,曙光再次出现。

  “知青”开始大批返城,曹振发也想方设法回到了上海。2个月后,他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已经录取了,可是体检的时候说我是刚刚‘病退’,不合格。”这是他第三次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好在,磨难给了他阅历,也给了他求知的欲望和能力。紧接着而来的1978年高考前,邻居的一句“就6角钱报名费,还不再去试试”又把他推向了高考。这一次,他如愿被上海海运大学港机专业录取了,“原来一心想学历史、学哲学,后来想通了,当工程师!”

  可以说,曹振发是命运坎坷的幸运儿,因为1978年以后,大龄考生就不能再参加高考了,他幸运地抓住了命运交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1979年春节以后,当32岁的曹振发走进大学时,历史仿佛重新回到了起点,只是延宕了整整12年。那年学校教师不够,这些“高三”的老大哥们当起了班长,并义务承担起班主任的一些工作。

  曹振发在中学期间一直是学俄语的,32岁又从头学英语,而日后就靠着这门外语谋生,“我们这代人是为责任感而读书,所以那么多年来,从未放弃过我们的追求。”回忆着与高考的错失与重逢,曹振发的执著令人感佩。

  1982年毕业,他被分配至上海市机电局进出口公司,此后经历了数不清的重大先进技术引进项目,见证了上海工业在上世纪80年代借助外智而迎来的突飞猛进。

  他们被称为“一生而立两世”的人。一世是迷乱与缺失,一世是发奋与明智。当历史的机遇来到时,这群人注定是承上启下、堪当时代重任的一代。

  196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断了他们近在咫尺的大学梦想;11年后,恢复高考的喜讯让他们中一些人的大学梦再次复苏。得失之间,人生的悲喜、共和国的命运起伏,交叠在一起。

  1966年:与高考失之交臂

  1977年,于历史低谷中断了层的高考制度,在激烈的讨论和申辩后得以恢复。11年积压,使得1977年的高考成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届。570万人报考,录取比例仅为29:1。也因此,“77级”成为一个无尚光荣的称号,日后,这一代大学生也成为改革开放后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

  1977年:高考再开张

  时至今日,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思和回忆起自己亲历的1977年高考,依然感慨万千。转折———这是他在采访中最频繁使用的词。的确,30年前的那一次高考,是无数青年个人命运的转折,是年轻的共和国命运的转折。

  1977年,中止了11年的高考重新开考,陈思和成为全国570万考生中的一员,在隆冬时节走进了恢复高考后第一考的考场。“文革”对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使国家一时竟拿不出足够的纸张来印考卷,最后中共中央果断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赶印试卷。因为考生多,考场不足,上海的高考考场里甚至出现了两名考生合用一张课桌的情形。

  那一年,生于1954年的陈思和已是24岁,而1966年,当高考制度被突然废除的那个6月,他还在念小学六年级。那时候,小小的他有着自己的烦恼———考不上中学只有两条路:要么去崇明岛或新疆建设兵团,要么寄生于社会饱受别人歧视的眼光。

  谁知,高考就这么取消了,曾经让陈思和烦恼的中考自然也就取消了。他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写着文章高呼“砸烂精神枷锁”。

  天真的孩子们快活地过了一年不用读书、不用工作的日子,之后,陈思和被就近分配进一所中学。可是,在那样的年代,学校几乎不怎么上课,教学质量的低下可想而知。陈思和真正尝到了没有书念的滋味。

  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陈思和没有被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潮带走,留在了上海。那几年,他在卢湾区图书馆“打杂”,成为没有工资的“编外人员”。

  当“编外”的那几年,虽然没有收入,陈思和却因此有了与书本朝夕相处的机会。实际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起高中数理化知识。“当时觅到一套《高中数理化自学丛书》,共17本,编得非常好!”他就捧着这套书,把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全“啃”完了,物理自学了电学和力学,化学读到了方程式。

  “批林批孔”时期,卢湾区图书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和“工人书评队”四处宣讲,他到处跟去听;馆里博学的老先生们聚在一起编写《刘禹锡传》,他也凑进去看,跟着一块儿编写;为了办好宣讲,图书馆请来复旦大学的名教授辅导,教大家写书评,他听得如痴如醉。古文根底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打下。

  这样的自学漫无目的,又仿佛在准备着什么,直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一切的努力终于有了意义。“当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喜欢读书!”陈思和参加高考的理由如此简单。

  复习应考的过程,大概只有“狂热”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几个月,陈思和把自己关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看书,摆出了拼命的架势。历史,从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一路下来,他自己制作了一张年代表,分门别类;语文,把高中课文一篇篇读,一段段背,一点点琢磨;复习外语的时候,一本《英语自学手册》被翻烂了……

  在陈思和的印象中,那年的考题并不难。在数学考试前一天,他随手翻看了解析几何中的“椭圆”章节,没想到第二天真的考了一道大题,可把他给乐坏了。

  那一年的考场上,考生的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几岁,跨度之大,前所未有。同陈思和隔着一个走道的考生就是“老三届”的老大哥,当时他紧张得手脚直颤抖,一个小时过去了卷子上仍然一片空白。监考老师特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让他放松,“好歹写一点,写的话多少能有点分数。”

  那年的高考体检也是极有趣的,许多上山下乡的知青刚刚“病退”回城,都唯恐这次别“假戏真做”,真的被查出什么问题,“卡”在最后一关。于是,近视的人连眼镜都不敢戴,一脚深一脚浅地摸着去体检。大家还偷偷地相互“包庇”,交流着诸如怎样防止血压高的小技巧。

  放榜那天一大早,陈思和被街坊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名单下来啦,上面有你的名字!”他如愿进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他有了一个荣耀的称号———“77级”,他的人生也从此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群77级的大学生一入学就业已成为精英,他们自豪地把校徽别在胸前,自豪地走在大街上,享受众人羡慕的眼光。“大龄学员”的刻苦发奋,也令当年的大学教师们深深感动———狠狠地泡图书馆、疯狂地学习知识,仿佛要把失去的青春全都讨回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教育新闻网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http://www.jyb.cn/gk/jlgk/200706/t20070608_89770_1.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9:14:40 | 只看该作者
1977年高考:难度可比"上刀山"

2016-03-20 11:52:02 

我有幸参加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次高考,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10年文革,国运衰微,“四人帮”说:“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他们坚称,不能把高校招生当成“读书做官的阶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1977年8月,复出工作的邓小平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顶着重重压力,努力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邓小平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1977年高考:难度可比



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我牢记这一天,1977年10月21日,屋檐下的有线广播在新闻联播时间,播送了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在全国恢复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的通知。我屏声静气,一字不拉地听完广播,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招生,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这就是1977年恢复了的高考主要的应试条件。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一切在久违了10年之后,突然来临,就像做梦一样。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广大群众,特别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恢复高考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消息通过国家主要媒体发布之后,一下子搅动了整个中国,搅动了天下学子的心灵。消息在中国飞快地传播着,带给无数在文化黑暗中挣扎的青年,尤其给身在农村的青年们一个巨大的希望,人们的命运和试卷再次联系了起来,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我是“老三届”(指1966、1967、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火光,被禁锢了10年的思想,露出了曙光。

1977年高考:难度可比



全国人民尤其是文革以来被严重耽误了前程的几代青年,受到了极大鼓舞,他们踊跃报名。当时报名要求参加高考的青年,年龄也参差不齐,比如我已结婚,儿子5岁,女儿3岁,自己已29岁。我妹妹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只有16岁。这个高考制度给青年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不是看你出身怎么样,恢复高考给每一个人一个平等竞争的权利,一下子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兄妹二人也先后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对于众多考生来说,十年废学,“知识越多越可耻”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了不少人的精神深处,要让他们进行这样的考试,并非一桩容易的事。10年间,他们的手上,过早被镰刀和工厂的机器打满了老茧,对于考卷,对于知识,很明显是一种非常陌生的事物。所以实际上,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报名参加这一考试,心想“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了感谢邓小平,考不上批判“四人帮”。 1977年报名参加考试的全国考生达到了570万人,而十年废学,被堵在了大学校门外的知识青年则达到3000万人之多,这就出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独特景观。由于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次高考,报考的考生众多,共有从1966年—1977年12届高中毕业生,我所在的国强公社,报考人数达600多人,高考辅导只能在公社大礼堂进行。由于白天“抓革命,促生产”,辅导往往安排在晚上,几百人的大课堂,老师讲,考生洗耳恭听,认真做着笔记,十分虔诚。当时学习气氛特别好,静得连一枝铅笔落在地上都能听到声音。恢复高考这一决策激活了整个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之一变,当时,读书的身影随处可见,书店的长龙司空见惯。

1977年冬天,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在冬天举行的考试,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1977年冬天的考试,并不是全国统一考试,而是各省命题考试,由于考生特多,江苏省先预考,进过筛选后再高考。我所在的国强公社600多考生参加预考,只有60个参加年底的正式高考,高考后被录取的只有6人。当时我兄妹二人都被录取,一时在乡邻中传为佳话。

当年的高考由各省、市命题,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当年江苏高考语文是一篇命题作文“苦战”,题目来自叶剑英元帅的一首《攻关》诗,全诗:“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对于参加过战天斗地十年的我,作文不算难,顺利完成。在高考前两年,我当过两年代课教师,任教高中数、理、化三科,因此数学、理化两卷考下来,感觉良好,数学有把握满分,理化有望接近满分。当时还在“突出政治”,对政治考试我有点犯难,估计会考全文为206个字的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为四个“念念不忘”,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社会主义道路,还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等内容)。政治试卷发下来,不出所料,果然考了党的基本路线,我一阵心喜,奋笔疾书,写好后一数字数,仅190字,这时心里急得一团糟,脑子一片空白,搜索枯肠,再也想不出拉了哪几个字。当时每门科满分100分,四门科我考得353分,被录取在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我妹妹以220分录取在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今南通大学)。当时的考题其实并不太难,一个现在的合格中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考个好成绩。但是,对于当时的一些青年人来说,这却无疑是比“上刀山、下火海”都难的事情,而对于满身疮痍的中国来说却也别无他途,只能降格以求,以便尽快培养出一批大学生。



http://help.3g.163.com/16/0320/11/BIJMPOQ300964JT6.html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9:33:11 | 只看该作者
1977年高考完整史料曝光 再现知青大学梦(图)

来源:重庆晚报 2009-11-17   

[标签:高考 大学]

陈治平将自己收藏的各种证件和1977年高考的考卷交给了“知青档案馆”

首套1977高考完整史料

  昨日(2009-11-16日),重庆市档案局(馆)公布知青档案征集阶段性成果。市档案局副局长、当年支边知青陈治平捐献的一套云南省1977年高考准考证、试卷等全套资料,生动再现了一个支边知识青年大学梦圆的全过程。

http://www.gaokao.com/e/20091117/4b8bd50e55496.shtml

4#
发表于 2016-6-9 21:4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高考之一:来之不易的准考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82820.html

回忆我的高考之二:高考成绩通知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83111.html

回忆我的高考之三:高考志愿的填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833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6 05:13 , Processed in 0.11099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