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65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5 09: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艾瑞 2009-05-04 10:11:35


云计算是一个2007年9月开始兴起的互联网新概念,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互联网,云计算究竟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云计算?


通俗的讲,就是你不用在自己的个人计算机里安装办公软件,游戏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应用放在互联网中的巨型服务器中,无数用户通过更为简单的客户端接受巨型服务器的“服务“。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

什么是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云计算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类人脑的组织结构进化,它将具有自己的虚拟神经元,感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等。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还不能清楚的意识到互联网与人脑结构的关系,云计算在本质上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将云计算与互联网的其他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

图中信息处理中心服务器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一头它连接了互联网的虚拟感觉,运动,视觉和听觉系统,另一头,它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神经元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互。

安放在城市、海洋、太空、沙漠、森林等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传感器将构成互联网的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安放在家庭、工厂、旅游区、交通路口的监视器将构成互联网的视觉和听觉神经系统,远程操控挖掘机、潜水器、家用电器、打印机、手术刀的网络软件将构成互联网的运动神经系统,

光纤、同轴电缆、电话线、无线传输媒介及其内部的信息通道构成互联网的神经纤维,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互联网骨干网的路由构成互联网的自主神经系统。2008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 SAAS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云计算不能由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的公司控制

如果我们剥去云计算华丽的外表,发现它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那我们能够让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的公司控制它么?答案明显是不能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它更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不能被西方人提出的新概念迷惑,我们应该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互联网中枢神经的控制与争夺问题。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2:56 | 只看该作者

云计算取胜的关键:标准人才运营及其他

云计算取胜的关键:标准人才运营及其他

2009-05-03 00:03:10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关于云计算的研讨会中,主持人询问台下近400名与会者(含系统整合商、独立软件开发商与企业信息人员):现阶段你比较愿意率先采用的云端服务有哪些?决定是否采用的评估点为何?您觉得答案会有哪些?

    答案揭晓,电子邮件、在线会议等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 System),有助于企业了解客户需求的社交网站系统(SNS),以及网络带宽、储存空间与服务器运算资源等基础设施服务,是与会者将优先考虑采用的云端服务。

    至于如何挑选?基本上可将之归结成互通性、便利/实时性与安全性等三个考虑。

    而这些答案恰巧与IDC及Gartner等研究机构于日前针对企业用户进行的云端服务市场调查结果一致。

    针对上述评估准则,网格计算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互通性与安全性这两点其实有一定程度的抵触:要做到整合/互通就一定会面临到安全或机密外泄等问题,所以,当使用者在选择云端服务时,势必得做出抉择:走云端还是自建,以及要安全还是互通。

    而负责云端运算业务的Google台湾资深软件工程师叶平则表示,Google在规划各项云端服务时,也是以使用者提出的互通性、便利/实时性与安全性等三点为主要考虑准则。这名资深软件工程师特别指出,为落实互通性,Google将循序开放出每个Google云端服务的应用程序界接口(API),也就是说,使用者除不用担心会被Google绑死,随时都可以从Google提供的云端服务转至其它厂商的服务(反之亦然),也不需要担忧数据会一去不复返。

云计算要想取胜,必须首要解决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最基本的互通性问题尚未解决。IT厂商需要先建立可连接众多云端(含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服务互通标准。

     无论使用者是否决定要将云端服务的内容与自家系统相连结,或者是将A、B与C厂商提供的云端服务相互连结,云端服务供货商都该先解决服务互通这个问题,因为,使用者并不希望云端服务厂商也跟商业软件厂商一样,甲服务无法与乙服务互通。

     关于该点,已有某些厂商着手解决,如宣布参与开放云端宣言(Open Cloud Manifesto) 的厂商。虽然,仍有部分厂商表示其所提供的服务没有太多连接问题,因此暂无加入该宣言的意思,如Amazon.com与微软)等。有意进军云端服务市场的厂商该如何解决服务互通性问题?究竟是加入上述的开放云端宣言?抑或是团结起来自建一个可交换中文服务的互通标准?

     针对该点,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表示,鉴于亚洲市场与欧美市场对云端服务的需求不大相同,以及各国对于云端服务的开放程度、要求不一,趋势科技确实有计划偕同相关厂商一同商讨符合亚洲云端服务市场需求的互通标准,甚至是合推云端服务,但目前尚未有具体计划。

     就连三年前即开始投资云端服务的趋势科技在云端服务互通这个议题上都还没有最佳解,更不用说有意进军该市场的其它厂商,但因服务能否互通等不但是获取使用者信任的关键,亦将左右使用者是否买单,因此,建议欲进军云端服务市场的厂商先解决这个最底层的问题。至于方法?除参与云端开放宣言计划外,建议也与对该市场有兴趣的软硬件厂商一起坐下来好好洽谈如何互通。


     第二,云端服务并非万能,企业需要先抉择好把哪些信息系统摆在云端、哪些摆在自家,以及对应的管理机制。

     云端服务虽有助于企业提升业务效益,但在考虑安全/机密性等因素后,企业多不可能将所有数据、应用全都放在云端。举例来说,有厂商表示其或许会考虑透过Google提供的某些云端服务取代操作系统或者改以承租运算资源等云端服务的方式取代自行部署,但要其将核心系统等全搬到公有云端则不可能。

     无论对于一般使用者还企业用户,云服务并非万能。对企业主来说,其或许可透过云端服务节省掉某些软件授权开支,增加协同合作的作业效率。但前提是,企业已厘清哪些服务适合放在云端,哪些服务适合放在自家信息系统环境中。

     建议企业主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将哪些服务放在云上面:首先,建议透过云端服务执行那些必须让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户一同分享业务进展,甚至是有助企业挖掘出客户需求的新兴应用系统,如可促进数据交流、互动状况的社交平台系统。


     第三,云计算相关人才尚未备齐。厂商拟一同制定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体制。

     云端服务的兴起除意味着用来连结人与云的终端装置运算能力高低不再重要外,另外一个关键是,软硬件开发人员有无能力开发出适用(各种终端装置)的云端服务。不能再将云端服务的开发逻辑设想成专为某操作系统或硬件装置而生的开发工作。鉴于上述转变,不少IT厂商开始发布相关课程甚至是举办有助于活络云端服务的竞赛活动。

     “Google之所以会从2008年开始到高校开设云计算课程,即是为协助学生与开发人员厘清如何开发云端服务,”Google台湾总经理简立峰指出。在云端服务的世界,操作系统与终端硬件装置都将只是一个连结云端服务的窗口。在这样的状况下,开发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是否还要必须抱持逐一为每个操作系统及硬件厂商开发各种专属软件的心态,开发人员开发的软件服务是否适用于各种云端服务。

     在台湾,还有诸如Yahoo奇摩与微软台湾亦积极于走访各大高校,协助其了解何谓云计算、云端服务;除此之外,趋势科技更于日前偕同IBM台湾发布云端程序竞赛,让学生与开发人员得以实地演练一番。

     由于云端服务的开发工作别于传统的程序开发作业,因此,为确保有足够的能量前进云端服务市场,IT厂商势必得偕同各式合作伙伴,一同在构建完整的人才教育培训体制。

     第四,欠缺创意营运模式。

     “欲在云端服务市场抢得一席之地,厂商必须设法找出具创意的营运模式,”IBM台湾生物信息研发中心协理马绍宏指出,云端服务市场的兴起确实代表着IT厂商可以另一种方式提供企业所需信息服务,但若传递服务的方式仍与既往或现下一样,那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

     软硬件厂商应一同设法找出别于既往的服务模式,或者是赶紧整军提供完整的云端服务方案。以现行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与基础即服务(IaaS)等三种云端服务来说,是以提供基础即服务的厂商较少,在这样的状况下,电信业者若能同数据中心等相关厂商一同提供该类服务,是必有助于其抢进云端服务市场,进而提升营利。

     若IT厂商仅将云端服务视作另一种产品服务销售管道,除难以吸引使用者青睐与采购外,亦可能让其陷入低价抢市的窘境。确实有不少厂商有兴趣导入基础即服务(IaaS),但这可不代表厂商的推广方案他们就照单全收。因为,其若无法祭出有别于走租赁(ASP)模式的厂商提供的产品服务,那又何必转换到云端去。

     换句话说,IT厂商能否从使用者(含一般使用者与企业用户)的需求中,找到比较有创意且有助于其提升工作效率或获利绩效的服务模式(或服务传递模式),亦是左右其能否从云端服务市场胜出的关键。(比特网)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Google已为企业级云计算做好准备

Google已为企业级云计算做好准备

2009-04-30 06:34:37  

Google App Engine(GAE)的最新升级已经开始支持Java,并且添加了一系列专门瞄准企业业务的新功能;此后,Google还发布了一款Eclipse插件,可以对Google App Engine的Java开发提供强力支持。这再次证明了Google对云计算企业应用市场的浓厚兴趣。我们来看一下GAE有什么新的功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到?

虽然互联网巨头Google已经提供了一系列企业软件产品,从搜索到SaaS服务,但企业软件市场依然对Google的产品不太买账,而另外几家大公司,比如微软、IBM、Oracle和SAP早已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例如微软,在2008年末接受51CTO.com独家专访时,微软互连系统部门全球副总裁Robert Wahbe表示,云计算是未来推动微软发展最大的动力之一,微软也将其新推出的云平台Azure视作微软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而对IBM,据51CTO.com报道,就在上周,IBM宣布计划今年推出数项云计算服务。

但是,随着人们对云计算的兴趣日益提高,Google可能会迎来一个理想的开端。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的把自己独有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网络计算能力转换为企业业务模式,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敏捷度,并成功地过度到下一代计算。

对于Google来说,好消息是上面说的四大企业中只有微软一家已经发布了可靠的云平台Azure,尽管IBM和Oracle也肯定会很快推出自己的云产品,但是,如果Google能够抢在他们之前向企业提供出真正需要的云计算服务,那么它的前景将会很好。

原先的GAE主要是一个以消费者网络应用为重点的云计算产品,相比较功能的多少,Google更关注于它的性能是否稳定,以及高扩展性。它将云计算精简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保持了运行的迅速。以前的GAE需要使用Python语言,专有的数据库,以及请求/响应的应用模型。

Google在保持优点的同时,为GAE做了最新的升级,带来了许多企业需要的新功能和新技术,使新的云计算平台得到更广泛的用途。我们将看到这些新举措将让Google比以前更贴近企业,但是还有些很明显的工作要做。

接下来,让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看新的GAE具体提供了哪些新功能,以及作为一个真正的完整企业级产品,GAE有哪些地方还并不完善。

GAE的新功能

支持Java虚拟机。现在,你可以在GAE中运行Java 5和Java 6的代码,只要它不破坏Google的服务器。鉴于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应用了标准化的.NET或Java环境,这个升级是条大新闻,因为以前GAE只支持Python。这大大减少了企业进入GAE的障碍,因为代码不用完全重写了。另一个关键的新区别是Google决定直接支持Java字节码,而不只在源代码级做到兼容。这等于为GAE带来了无穷的新功能,例如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面向方面编程(AOP),和表达式语言运行时(expression language runtimes)等许多现在流行的Java平台上的实用功能。这也意味着几乎任何编程语言都能够在GAE的Java虚拟机上运行。Google已经为GAE测试过Groovy、JavaScript、Python、Ruby、Scala和Scheme等几乎全部时下流行的开发语言。

访问企业内部资源。GAE提供了新的安全数据连接器(Secure Data Connector,SDC),为企业在GAE中使用自己的数据、网络服务和SOA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隧道,而不需要将数据移动到云中。SDC要求Google Apps Premier版本,在防火墙内为GAE应用和企业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完全加密保障。通过SDC,GAE可以比以前更直接更安全的广泛访问企业数据。

数据库导入。某些类型特别是高性能的应用要求企业数据转移到Google的云中。新的GAE数据库导入工具可以使企业将数据大量从本地导入GAE。这将使企业能够在需要时更容易更迅速的将产品数据集迁移到GAE。

支持批量工作。GAE原先只提供单独的请求/响应模型,就像Web本身的HTTP GET/POST方法等。这使GAE的计算平台只是在网络出现外部访问要求时才会工作,而后台处理工作则受到限制。因此在之前企业必须在GAE之外自己建立批量工作。而现在,GAE内置了Cron支持,可以同时支持请求/响应模型和后台处理,满足了强大的企业级应用需要,因为后台处理常用于完成比如备份、生成报告、异步处理等重要的任务。

GAE依然缺乏的功能

GAE新增加的功能非常重要,当然也会收到企业的欢迎。但我们认为,在许多企业已经发展出许多自己的具体技术需求下,GAE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功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消息队列。当处理大量数据或众多事件时,应用程序需要拥有在无法全部处理时存储信息的消息队列方法。虽然云计算平台在理论上具有足够的弹性来处理所有消息,但现实的物理情况(也许有成本考虑)是在处理大量信息和重型任务时,应用程序会出现问题。Amazon提供的云服务已经通过SQS具有了消息队列功能,建议GAE也考虑一下。

服务器端push和实时事件。许多类型的商业应用都不能经济有效地使用polling来查看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或者重要事件的发生。虽然Google将服务器端的超时反应时间缩短到30秒,但在关键事件发生时GAE仍然缺乏有效的方式快速通知外部系统。而实时事件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呼叫中心、财政系统、医疗系统这样的需要快速将业务数据传输到网络客户端的应用。

SQL数据库支持。GAE内置的Datastore据说是基于BigTable的,而不是SQL。虽然它为Petabyte级海量数据设计,但具有局限性,无法发挥高性能。SQL数据库是今天的企业支柱,可以说如果不支持SQL,将使许多应用无法移到Google的云中。同样的,在对SQL的支持方面Amazon又提前了一步。Google坚持使用其独特的数据库可能会提高GAE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但不应该建立在牺牲通用的应用模型和开发者的习惯的基础之上。

企业友好的管理和监测工具。Tivoli、Patrol和其他一些IT管理工具是如今企业管理本地IT资源和数据中心的主要手段,企业也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云计算资源。GAE将原始的数据以XML的形式显示出来,但把集成工作留给了企业。这似乎是在帮助第三方管理工具供应商,而Google本应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真心想打动企业们,Google应该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资源,抓住机会做得更好。(51CTO)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5:07 | 只看该作者

IBM计划在2009年推出数项云计算服务

IBM计划在2009年推出数项云计算服务

2009-04-27 09:56:45

云计算正在改变当今IT市场的格局,在给供应商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推动传统的IT服务发生剧烈的变革。IDC预计未来四年内,IT云服务相关开支将增长近三倍,于2012年达到42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这四年内,云计算方面的开支增长将逐年加速。预计到2012年,云计算开支增长将占到IT支出增长总额的25%。

IBM计划于今年推出数种云计算服务,加入亚马逊、谷歌、微软及Salesforce.com Inc等公司的行列.

IBM发言人士Kelly Sims周四表示,这些新服务中的第一项服务,将允许开发商编写出和云计算技术相兼容的软体.

IBM云计算服务的推出时程已落後于後辈.但云计算产业仍处于初期阶段,Gartner Research估计今年该产业可带来约34亿美元的销售额,相比之下,IBM去年的营收则为1,030亿美元.

自亚马逊在三年前透过网路提供储存和运算服务以来,云计算的商业需求兴起.

Sims并表示,除了提供给开发商该项新服务外,IBM亦计划推出可以让企业执行应用程式,以及透过远端数据中心来操作个人电脑的云计算服务.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6:26 | 只看该作者

云计算面临法律挑战 用户隐私如何保护

云计算面临法律挑战 用户隐私如何保护


2009-04-29 02:35:17  

  
随着与传统商业软件模式的SAAS(软件即服务)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各大软件企业,从传统的微软、IBM到新兴的亚马逊、谷歌等公司,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为以符合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品开拓市场进行准备。云计算是什么,大家可以到维基、百度百科等网站上查看相应的词条,但就笔者以盲人摸象方式所接触到的云计算而言,云计算还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化,其依据的是软件即服务(SAAS)的理念,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替代原先在用户个人电脑上的软件功能。




比如,狭隘的理解,谷歌公司提供的部分云计算方案——在线办公处理软件其实就是把原先微软公司卖的OFFICE单机软件变成了在线版OFFICE,用户无需安装微软或其他公司办公软件即可以在线编写文档和电子表格等,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加强大的功能,比如在线存储、共享文档、通讯录等服务,用户的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手机。同时,谷歌公司的云计算服务的应用程序接口是开放的,这意味着只要和谷歌的应用程序接口兼容,任何人编写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共享谷歌的数亿用户。




包括谷歌等公司在内的巨头们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很多是向用户免费的,其商业模式为通过向使用者投放相应的广告赚钱广告费用。应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但这种商业模式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却也让人担心。就目前的法律制度层面而言,要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现行的法律制度对于新的商业模式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今天,笔者在此先抛砖引玉,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问题一、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就现行的互联网法律体系而言,法律界最关注的方面显然是著作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从美国的《数字千禧年版权法》到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都力求在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互联网用户的共享文化之间达到一种完美的动态平衡。但是,在云计算时代,可能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将取代版权,成为法律保护的重中之重,隐私权就是其中之一。云计算可能引发的隐私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密码丢失引发隐私泄露问题。用户使用谷歌云计算功能在线存储的文档、影像等文件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多重权利,一旦这些文件被存储于云端也就是服务器端,其最终保护者实际系于一个密码。如果用户的密码被盗,则可能发生商业秘密失窃,隐私曝光等大量问题。在目前的网络新闻中,因密码被破解或窃取引发的案件时有所闻,如果到了云计算时代,可能发生类似问题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二是云计算提供者如何利用隐私的问题。以谷歌的云计算服务为例,对于谷歌而言,其向用户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服务,其实是以用户相关文件被谷歌分析用于投放广告为代价的。如果我是谷歌的竞争对手,肯定不敢把这个服务使用于商业文档。此外,谷歌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知晓用户的秘密,这个可能谷歌在用户协议中有界定,但是如果单单由谷歌方面确定似乎有违公平,是不是政府也要立法对其加以管制?(支点网)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7:38 | 只看该作者

多站点漏洞暴露云计算安全性能弱点

多站点漏洞暴露云计算安全性能弱点

2009-04-26 15:09:06  

在云计算成为人们热议的技术趋势的同时,其更多的安全黑洞也逐渐被曝光,这次曝光者是网络安全专家Russ McRee,他演示了某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一个安全缺陷是如何让其众多客户处于风险之中的。

这次被曝光的厂商是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Baynote,该厂商针对技术、电子商务和其它类型的网站提供搜索和其它网络服务。McRee发现在Baynote的社会搜索功能中存在一个XSS(跨站脚本)错误,利用该缺陷可以实现对大量使用该功能的客户的攻击。

该漏洞可以被黑客轻松利用,根据McRee公布的视频(http://www.holisticinfosec.org/video/baynote/baynote.html)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的主机总线适配器厂商LSI Corporation和数据管理厂商NetApp是两家受该漏洞影响的Baynote客户。

McRee强调称,Baynote迅速回应并修复了该问题。但是他的发现指出了云计算的潜在致命弱点:一个厂商存在的单点故障可以影响其众多客户的安全。

他表示,“即使SaaS厂商仅有一个漏洞,可能是一个Web应用缺陷,也可能是网络安全中的一个疏忽,或物理安全的一个失误,它的客户全部会遭受安全风险。企业安全性强度取决于其最薄弱环节,如果让其它人来为你管理这个环节,在将你的企业与其联姻前必须考虑到安全问题。”

在此之前,安全专家已经多次警告企业“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今年1月份,Salesforce.com的宕机曾致使其90多万客户无法访问自己的关键数据,也证明了依赖一个提供商的安全风险。

当然,这类安全问题并非只有云计算才会碰到,但是企业不能将SaaS看作万能的,必须对提供商的安全性进行适当关注,正如McRee所提到的,软件即服务厂商至少应该提供比传统产品厂商更高的安全防护标准。(T168)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8:41 | 只看该作者

BI野心加剧:云计算带来的新启发

BI野心加剧:云计算带来的新启发

2009-05-03 02:54:02   

经过2007年野蛮瓜分式并购,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市场上的前三名突然全部消失—Hyperion被甲骨文以33亿美元收购,BO以70亿美元被SAP收归麾下,IBM用50亿美元并购Cognos。

如今,四大综合性BI提供商—IBM、SAP、微软、甲骨文正在成为市场主流,他们更愿意提供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甚至提供整合BI功能的业务软件或者管理软件,使得BI市场看来更像是这四大巨头的天下。环顾四周,专业化BI市场好像环境剧变后的白垩纪,仅存数据仓库厂商Teradata及以前端数据挖掘分析见长的SAS软件。

因此,今年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Teradata合作伙伴大会上,硕果仅存的两大专业厂商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推出创新合作计划也就不足为奇了。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曾启动在Teradata环境中提供“数据库内”(in-database)智能分析功能的第一阶段;而此次名为“优势计划”(Advantage Program) 的战略合作包含新的产品以及套装式服务,涵盖分析(Analytics)、防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信用风险(Credit Risk)、企业智能(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优化服务(Optimization Services)等内容,客户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迅速做出业务决策并采取行动。

庞大:PB级用户

BI厂商日渐巨无霸化,与全球范围内各行业的数据增长不无关系,也显示出如今企业级数据仓库规模、强大功能和复杂性。目前Teradata有五家客户拥有超过1PB(1024TB)的超海量数据仓库环境,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数十或数百TB。

这五家PB级用户包括一家Teradata数据仓库环境拥有5PB数据的在线拍卖网站、一家数据量达到2.5PB的零售巨鳄、两家数据量分别达到1.5PB和1.4PB的大型金融服务机构以及一家数据仓库环境拥有1PB数据的制造型企业。此外,总共有35家Teradata客户拥有超过100TB的数据,而这一数字仍在继续增长。

“存储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凭借商业智能的决策分析获得利润。”Teradata首席营销官Darryl McDonald表示,“零售商收集消费者信息和库存数据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优化;制造企业和运输企业也收集更多有关供应链和物流的信息来进一步提高效率;金融机构很显然则在酝酿规模更大的风险管理项目。通过分析网站点击和交易成交量等海量数据来获得运营和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切实可行了。”

但仅仅“存储”PB级数据并不能帮助企业领先于竞争对手快速发展。“Teradata系统可以进行密集数据挖掘数字运算并生成数百个复杂报表,同时支持一万名用户的并发业务查询,而所有这一切都基于同样的数据,”McDonald自豪地说,“我们就是数据管理领域的瑞士军刀。”

尽管eBay数据仓库5PB级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eBay架构及运营部高级主管Oliver Ratzesberger表示最重要的数字还是投资回报率(ROI),“智能分析已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渗透到了我们的DNA中,成本虽然昂贵但潜在的投资回报率却也是很高的。”

McDonald表示:“许多新客户可能是看中了Teradata巨大的数据容量,而大多数客户则是为ROI所吸引,而大多数情况下这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例如,Teradata一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客户在安装数据仓库仅四个月后就宣布其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00%,而一年后这个数字则上升到了300%。

迅猛:eBay速度

2.3亿用户,一亿多个在线产品,每秒超过5000个产品搜索需求,eBay的平台要应对极大的交易量需求。在Alexa统计中,eBay页面访问量居前10位,日页面访问量约10亿,具有最大的网上交易系统,其数据量超过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处理量,同时维护并保证网站运营无故障时间高于99.94%。

每秒5500个产品搜索,一天24小时,相隔万里,不同肤色的人们在eBay网上体验着买卖的乐趣。按动鼠标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知道支撑这一动作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数据仓库,最稳定的交易平台。

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eBay上马了基于Teradata平台、容量达5PB的全球最大商用企业级数据仓库(EDW)。通过Teradata平台业界知名的海量并行处理能力,eBay将数据集市的便捷和易用与集中式数据仓库的优势结合在了一起。这为eBay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自助服务模型,使其用户可以利用虚拟系统来满足个人或部门的需求,而成本却低于建立任一数据集市或部署多级系统所需的费用。

对于eBay现有的2.3亿个注册客户,他们的体验感受会直接影响到后端的研发,前端“快速响应,良好体验”的需求对研发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速度与质量成为研发管理的首要问题。现在,50多个eBay业务部门可在任意时间运行EDW上的测试环境,测试的有效期可达90天。使用分析服务来快速构建原型使eBay团队能够通过实验迅速检验其设想和快速学习,从而缩短上市时间。eBay架构及运营部高级主管Oliver Ratzesberger指出:“因为企业级数据仓库中已经储存了主要数据,所以我们无需任何成本就能为业务部门提供原型环境。这有助于eBay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企业数据量在不断增加而商业周期却在逐渐缩短,这种现象在电子商务领域尤为明显。因此,企业各个部门都越来越希望能够即时获取信息,因而他们也就迫切需要规模更大的系统。当其他企业还在讨论PB级规模的系统或宣称其实验室测试系统创下所谓的PB级记录时,Teradata已经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与eBay及其他Teradata PB级数据仓库用户一起部署这样的系统了。”McDonald表示。

野心:云计算脚步

云计算的出现带给BI行业新的启示:BI也可以作为网络服务提供给用户,BI的网络化和服务化将成为这一行业新的趋势。eBay公司过去在公司内部运行巨大的数据仓库来进行内部BI分析,后来与Teradata合作将这一业务拿到公司防火墙之外,将其作为一项服务服务提供给感兴趣的公司。

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是Amazon网络服务,这些服务中最有名的是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应用托管服务和其S3存储托管服务。

由于基于Teradata的数据仓库能够在仅仅5秒钟里提供5TB数据,eBay利用这种速度使业务分析师能够构建他们自己的“虚拟”数据集市。这个虚拟数据集市为eBay中100个小组中的大约5000名业务分析师所使用。Ratzesberger说,这些数据集市复制中央数据仓库,但是在没有中央IT人员的帮助下创建的。

业务分析师利用标准Web和分析工具(如那些来自Business Objects、SAS和Microstrategy的工具甚至Microsoft的Excel)来创建他们自己的迷你数据仓库。这使分析师可以迅速创建和测试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IT分析的原型。90天后,成功的原型交给数据仓库管理员,后者只需经过很小的改写将它们转换到生产数据集市中。Ratzesberger说:“我们将建设数据集市所需时间至少减少了一半,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减少3至5倍。”

Ratzesberger承认将它的数据仓库变为一种可以为外部订户公司使用的公用工具,一个问题是设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将大量的数据加载到eBay的数据仓库所需时间。

他说,“如果你将分析功能作为一个平台产品组合在一起,并且数据生成部分紧靠着平台”,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大部分自助BI功能已经内置到它运行的Teradata数据仓库软件中。(互联网周刊)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41:08 | 只看该作者

金融危机下 云计算将再创小型机辉煌

金融危机下 云计算将再创小型机辉煌

2009-05-04 09:30:03

有人说,近年来,迫于成本压力,金融行业正有将部分非核心业务系统从小型机向X86服务器迁移的迹象,鉴于小型机在金融行业的大量集中,届时,小型机的市场分额将会逐渐缩小。

真是这样吗?恐怕不是。

IDC一份报告指出:2008年Q4,Unix服务器营收占服务器市场总额达到36%,较07年同期33%的份额还有少许增长。

尽管Unix服务器中非常少的一部分硬件配套不属于小型机范围,但是已经反映出占Unix绝大多数的小型机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市场覆盖。

如果我们抛弃这种保守式的短线眼光,保持一种攻击型的中长线思维,或许可以发现:未来市场格局将向小型机更加靠拢。

基于什么理论来支持这种看法呢?主导未来计算方式的云计算。

小型机特质

说到小型机,其高稳定、高性能、高安全等特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无数小型机相关的资深技术人员这么评价小型机:硬件系统非常稳定,几年来持续不间断运行下来还是状态良好,相同的系统运行在相同处理性能的小型机上也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对应性能利用率高)。

小型机的高性能自不必怀疑,以IBM为例:第一款震惊业界的突破性4.7GHz高频率Power6处理器,近日静悄悄推出市场的5.0GHz Power6+处理器,研发过程中的Power7和提到研发日程的Power8处理器。任何一条信息都凸显出小型机高性能基础的扎实。

尽管有部分评论人士认为,与小型机更加配套而尚未开源的Unix系统如IBM Aix、HP-Unix等操作系统,区别于Windows图形界面的代码式操作方式,都阻碍了小型机的市场拓展。

但事实上,即便是这两样,也都成为小型机更异于常的亮点佐证:用户可以从未公开的商业化操作系统上获得相应厂商更加专业的商业化团队服务,相对复杂的操作手段提高了进入的技术门槛,为系统安全树立起天然屏障。

事实上,相对小型机单个的超常特性,其各方面综合特性的短板大幅提升,才是目前包括金融、石化等特殊关键应用青睐有加的主因,而这个,才是小型机特质的体现。

云计算需求

现在对于云计算,相信大家已经不再陌生,说得浅显点,就是将包括处理、存储在内的性能集中起来,支持终端进行更加复杂的运算和更加繁重的数据处理。

云计算诞生之前,各厂商想出的模糊概念,是考虑到随着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和日愈积累,为解决广大用户资源利用难题的一项解决方案。初期的云计算概念是分大片区域部署云节点,在云节点覆盖范围内的广大机构、企业、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共享资源来降低各项硬件资源成本。

云计算推广开来之后,有不少用户提到,云计算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不过在各项硬件资源共享的同时,各云节点覆盖范围内的许多机构、企业、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谁来监管我们的机密数据呢?如果我们的数据放在共享存储资源上,那不是把我们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吗?

在这个基础上,大兵曾建议以机构、企业为单位部署更小型的云节点,以此兼顾资源共享的成本节约和内部信息安全。

那么,以企业为单位部署的云节点,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支撑呢?除了类似科学计算对高处理性能、大量三维建模或如中大型网站对高存储性能这些突出的单个硬件资源需求外,大多数企业会要求综合素质高短板的服务器硬件。


我们都知道,单个X86服务器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小企业关键应用里,但是如果作为硬件资源较集中的云计算节点,更安全的操作系统配合、稳定性和持续性仍然是中型企业希望加强的部位;X86服务器的集群运算虽然很好,不过相对来说,要实现集群内各节点的高速传输仍然是个难题,除非肯花血本搭配光纤通道;刀片服务器计算性能虽然足够突出,但是相对集中的电力、功耗问题还停留在政策层面,更主要的是,它的稳定性由于产品尚未推广开来,尚未得到用户认可的大面积积累;大型机的成本问题决定了它必然只能在大片区域云节点或是大型机构、企业云节点的考虑范围内,无法到达广泛的中型、中小型企业级云节点考虑的范畴里。

看来看去,怎么都觉得,至少在目前,小型机在综合特性方面更高的短板水平线和中型、中小型企业云计算节点需求更加贴近。

云计算的普及势在必行,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那所有IT产业链的上层建筑可以同时回答:因为除了云计算本身能为用户带来中长期成本节约、方便管理、信息安全等好处外,我们都在持续推进着。

那么,即便现在产业链上层各环节的云解决方案尚未落实到位,我们也不难想象:作为经过一代代技术沉淀而愈加成熟的服务器品种,小型机将搭乘云计算的快车,突击广泛的中型、中小型企业云计算节点市场,实现历史型的辉煌。云计算的序曲推进期,同样是小型机吹响市场冲锋的前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2 16:48 , Processed in 0.316406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