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我是病人
假如我是病人
(转帖)
2006-10-10 18:49
人生中有千千万万种选择,无论如何,我都不会选择生病。但人食五谷,熟能无病,当病魔缠身的时候,我们的救护神不是上帝,也不是耶稣,而是一家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医院。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医务人员能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健康无价”地真谛。
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一个情景:我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周围一个亲人都没有,有的只是旁边病友的抱怨、呻吟、抱头痛哭及一阵一阵不知从何而来的恶臭,我的头脑里任由茫然的思绪如奔腾的野马,而心灵的压抑却挥之不去。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强者,梦想着在事业上能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无情的病魔却把我打倒了。多年寒窗苦读后的踌躇满志,顷刻间被痛苦、恐惧和烦恼所绞杀。我要担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害怕治疗的花费,我要担心因治病而要抛下的工作和前途,我要面对既有同情、关切的,又有异样的、复杂的、幸灾乐祸的、说不清楚的目光,我还必须面对病房里不合自己胃口的饭菜,忐忑不安地去探寻医护人员是微笑还是厌烦的目光。
这样的情景我想我们都见过,然而我们能否摆脱一个医务人员常有的感情、感觉和思维习惯,体会到被疾病所困的病人要面对什么,想些什么吗,为什么他们“自然而然”地冒出许多被我们认为“不合理”而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求,却不为我们所动。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换位思考”,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假如我是病人。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走进医院,就能看到一张张亲切和蔼的面容,以及那循循善诱、耐心解答、细心检查的医护人员。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有一种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医生都是有着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我的疾病并制定出有效的医疗方案,而不是看都不看就给我开出一大叠化验单,让我进行着所有的一点点、一切切的相关检查。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院的挂号、付款、拿药、住院、出院等繁琐的手续,能更简单一些。宽敞整洁的候诊大厅飘着柔和的背景音乐,稍稍缓解着人们的紧张和不安。热情的导医小姐会把我带到相应的科室。医生带着真诚地微笑,耐心地倾听和询问我的病情,我和医生的交流是平等和亲近的。医生能够清楚地解释,消除我的疑惑,让我明白自己的身体目前的状况,将要实施的治疗方案,以及所要承担的花费。医生开出的诊断和处方不再是让人难懂的“天书”
假如我是病人,我期待病房宁静而舒适,陪护的家属再也不用蜷缩在躺椅上,他也有专门的床位,护士们可亲可爱,用关心和鼓励,帮助我摆脱无助和惶恐,给予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充满着宽容,面带永恒的微笑。医护人员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品德。
假如我是病人,我同时还会以清醒的头脑寻求恰当的医护人员,配合他们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我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鼓励,感谢他们的努力,不强求不可得的结果。
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护人员能用精湛的技术为我“疗伤”,尽量减少我们的痛苦。有时我们难免还会因病情的原因而动怒,希望得到你们最大的理解和宽容,让我们这颗惫受病痛折磨的身心重新找回健康的信心。
服务行业有一句格言:“顾客永远是对的”,我们能不能也说一句:“病人永远是对的”?对此,肯定我们有些亲爱的同行可能接受不了,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性很强的服务部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习惯了仅从专业技术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病人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用沟通理解的人性观点解决分歧。
能不能摆脱单纯专业的层面,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更高层次去观察、分析、考虑和处理当前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能不能离病人近一点,再近一点,能不能以此为突破口,打出一个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天地?这样,在我们遇到的每一位病人,甚至是他们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对自己说,假如我是病人。
健康是你的追求,也是我的追求;快乐是你的渴望,也是我的渴望。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需要你的真心、耐心与关心;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希望你本着“一切为了病人”的要求能够真正把它融入到医疗服务当中,以精湛的医技拯救病人,以高尚的医德感动病人,让我获得真正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