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揭示在蚊子体内发现的重复出现数十次的某种类型垃圾DNA(称为卫星DNA)在蚊子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atellite repeat-derived piRNA controls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Aedes”。
论文通讯作者、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Ronald van Rij及其团队发现打滑DNA(stuttering DNA,指的是聚合酶在复制含有大量重复核苷酸或重复序列的DNA区段---即卫星DNA---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产生产生两种小RNA分子。这发生在蚊子胚胎发育的最早阶段。然而,这些小RNA分子并不产生任何蛋白。这些小RNA分子调节其他编码蛋白的RNA片段的活性。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与母体的RNA分子结合,然后被降解。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些“调节性RNA”的缺乏会导致母体RNA分子继续存在,从而将会扰乱胚胎的后续发育。
卫星和恐龙
Van Rij强调了这项新的研究是多么非同寻常。“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有了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发现。尽管卫星DNA在六十年前首次被发现,但人们对它的功能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它实际上在发育的关键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