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防晒霜的工作机理是什么? 紫外吸有机碳原酮酯反射氧锌钛 [打印本页]

作者: 邓文龙    时间: 2018-3-25 12:53
标题: 防晒霜的工作机理是什么? 紫外吸有机碳原酮酯反射氧锌钛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8-3-25 13:14 编辑

防晒霜是的工作机理是什么?

防晒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活性成分以及乳剂。活性成分负责行使保护皮肤不受日照损伤的功能。它们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碳原酮酯类)以及紫外线反射剂(氧化锌以及二氧化钛等)氧锌钛

2018-03-23 20:15

2018年3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防晒霜不仅仅会降低皮肤癌以及晒伤的风险,还能够降低日晒引发的老化。然而,当炎炎夏日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一些基本的东西,例如应该如何使用防晒霜?在使用之后需要停隔多久才能够接受日照?涂抹防晒霜之后能够在太阳光下坚持多长时间?它的工作机理又是如何?

防晒霜是如何工作的?



防晒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活性成分以及乳剂。活性成分负责行使保护皮肤不受日照损伤的功能。它们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紫外线反射剂。

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辐射,同时将其转化为较低的热能。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涂抹之后都不会感到异样,只有少部分人称在涂抹这种防晒霜之后会出现轻微的热感。

事实上,紫外线吸收剂就是所谓的"有机物",原因在于它们含有碳原子。一些有机物能够吸收紫外线中的UVB,这些紫外光会导致晒伤以及提高皮肤癌的发生风险。另外一些有机物能够吸收其中的UVA,最近研究表明UVA区间的紫外光不仅仅会到达皮肤深层,而且能够造成DNA损伤以及抑制免疫反应,这些最终导致皮肤癌的发生。因此,一些防晒霜产品上标注了"广谱防晒"的标识,表明其能够对上述光谱范围内的紫外光起到保护效果。

紫外光反射剂则主要由氧化物组成,包括氧化锌以及二氧化钛。

对于大多数防晒霜来说,其中含有6种以上的防晒活性成分。

乳化剂则是装载活性成分的载体,一般由油与水组成。这些成分对于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活性物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乳化剂能够调节防晒霜的气味以及体感,使得使用舒适度更高。

SPF是指什么,它是如何计算得到的?

防晒霜为体表提供一层防护网,就像是纱窗一样,能够使空气自由出入,但有效防止蚊虫的进入。同样的道理,防晒霜根据其成分的不同,能够允许紫外线泄漏到达体表的比例也不同。SPF指的是防晒霜的保护效果,即紫外线泄漏的比例的高低。数值越高,紫外光穿透的量就越低。

SPF值30的防晒霜指的是有3.3%的紫外线会透过该防晒霜到达皮肤表面,表明其阻挡紫外线的效果达到了96.7%。而SPF值为50的防晒霜则能够有效过滤98%的紫外线。因此,虽然30与50听起来差别很大,但实际上差距仅仅为1.3%。

另外,如果未受保护的皮肤在接受日照10分钟后会出现灼伤的现象,那么SPF30的防晒霜会将这一时间延长30倍,即300分钟;而SPF50的防晒霜则能够延长50倍。这样说来,即使涂抹了高级的防晒霜,长期暴露在日光下也还是会造成皮肤的灼伤。

防晒霜应该何时使用,如何使用?

在微观尺度下,我们的皮肤上存在一系列的峰与谷。因此,涂抹防晒霜后要停留至少20分钟,使得其能够与皮肤完好贴合,然后再接受日照。

许多防晒霜都推荐每隔两个小时要重新涂抹一次。换个角度理解,就像是给房子的墙刷漆一样。第一次涂抹后要等30分钟使得"墙壁上的漆"更为牢固,此时其防晒效果是最强的。然而,日照会逐渐降低其保护效果,因此需要定时"重新上漆"。

涂抹时要均匀地分散,如果可以的话要每隔两个小时重新涂抹一遍。此外,不要仅仅依赖防晒霜的保护能力,同时还要穿戴帽子、衣服,或者尽可能在日照强烈的时间段待在室内。一般来说中午12:30左右室外的紫外光强度是最高的。

根据WHO的推荐,当室外紫外线指数达到三级或以上时需要接受防晒措施。

使用防晒霜之后能够在太阳光下呆多久?

总的来说,在完成自己既定计划之后,尽可能不要在太阳下多待。因为涂抹了防晒霜就在太阳下面"有恃无恐"是十分荒唐的想法。

尽管遵循了上述所有建议,日常的活动(抹眼泪、挠痒、逗孩子、跟亲友拥抱等)都会降低防晒霜的工作能力。请一定要铭记,防晒霜仅仅是一个网,并不是绝对的屏障。

涂抹防晒霜会防止自己变黑吗?当然不会。如果能够正确地使用防晒霜,就能够有效避免因暴露在紫外光下造成的皮肤黑化的生物学过程。(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1. Autier P1, Doré JF, Eggermont AM, Coebergh JW.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that UVA radiation is involved in the genesis of cutaneous melanoma.. Curr Opin Oncol. 2011 Mar;23(2):189-96. doi: 10.1097/CCO.0b013e3283436e5d.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192263

2. Explainer: how does sunscreen work, what is SPF and can I still tan with it on?
https://theconversation.com/expl ... an-with-it-on-88869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9533.html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3833-9823  / 03-5688-186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BANK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SOFTBANK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1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BANK电话:080-3398-4362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2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http://www.kaseisyoji.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


作者: 邓文龙    时间: 2018-3-25 13:19
防晒霜缘何成珊瑚礁“杀手”

来源:科学网/袁一雪 2017-03-24 11:50

近日,美国夏威夷州议会一位参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除出具医疗处方的情况外,禁止在夏威夷销售含有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晒霜。而这项提议的由来则是因为两种化合物会随着游客进入海洋而对珊瑚礁造成威胁。

事实上,夏威夷并非第一个注意到防晒霜会危害珊瑚礁的地区,包括帕劳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在内的一些拥有依靠珊瑚礁产业的地区也已经注意到了这项法案。虽然这项法案在防晒霜制造商看来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但实际上,关于防晒霜影响珊瑚礁的研究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

可怕的防晒霜

2008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就在实验室和数个热带野外地区都发现羟苯甲酮可能导致珊瑚白化。其他研究表明,羟苯甲酮还会干扰虾和蛤蜊等海洋生物的内分泌。

羟苯甲酮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合物,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被作为防晒霜的一员,它也出现在具有防晒功能的保湿霜和唇膏中。另一位被提案“击中”的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防晒剂之一。因为它也具有极好的紫外光吸收曲线,且吸收率高,安全性良好,毒性极小,并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因此,它不仅出现在防晒霜中,同时也出现在塑料、橡胶和涂料等化工领域。

既然两者皆为紫外线的“阻挡者”,那么也理所应当地成为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夏威夷等海岛度假人群的防晒首选。但就是这些几乎不被人记住名字的化学物质,却成为海洋内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美国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在夏威夷毛伊岛最受欢迎的海滩附近的水域中检测到羟苯甲酮污染程度高达4000万亿分率(ppt)。研究人员表示,在温暖的水域中,如果羟苯甲酮浓度持续多日达到400 ppt左右就足以导致珊瑚白化。更可怕的是,它还会破坏成年珊瑚的DNA、改变幼年珊瑚的DNA,这意味着幼年珊瑚正常发育的几率将变得非常低。

“因人类涂抹防晒霜被带入海水的羟苯甲酮等化学物质看似数量并不多,但经过生物富集作用后,浓度会提升。”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杨东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生物富集作用又称为生物浓缩,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所以虽然海水中含量不多,但被浮游植物吸收后,微量的化学物质就会被放大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浮游植物进入动物体内后,化学物质的浓度又再次被放大。经过食物链中不断的层层积累后,需要食用浮游动植物的珊瑚就会得到被无限放大的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进而造成白化甚至死亡。”杨东方解释道。海南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赵洪伟2010年至2014年间曾在夏威夷大学留学,发现夏威夷著名浮潜看珊瑚的景点恐龙湾(Hanauma Bay)水下的珊瑚已经大量死亡。“我认为可能与每年有大量涂抹防晒霜的游客到此浮潜有关。相比之下,未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地方的珊瑚长势良好。”赵洪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脆弱的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存现状一直是全球海洋科学家们关心的领域,因为它们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它们对生存环境严苛的要求。首先,珊瑚不是植物,而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其出现已经拥有上亿年的历史,通常生长在水温23℃~26℃、盐度为27~48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除了对温度和盐度有要求,珊瑚对海水水质、光照强度等也有较高的要求。其次,珊瑚对温度波动很敏感,温度变化只要达到1℃~2℃,珊瑚就会驱逐共生在它们身上的藻类,变为白色,这一过程称为“漂白”,也就是珊瑚白化。如果水温下降,共生的藻类会回到漂白后的珊瑚中,珊瑚颜色就可能恢复原状,但如果高水温持续几个月,珊瑚就会死亡。

“正是因为珊瑚对于生存环境的高要求,所以它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一旦化学物质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就会在一片区域愈演愈烈,导致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杨东方说。更可怕的是,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相对稳定,即便宽阔如海洋也无法令其完全消纳和分解。“以已经被禁止的农药666举例,有研究发现它在自然界被分解的时间需要上千年,即便已经被停止使用,也依然无法阻止生物对其的富集作用。”

这意味着,被各种化学物质“堆砌”而成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对于海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赵洪伟表示:“化妆品中除了添加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外,还包括种类繁多的化学稳定剂、塑料微颗粒等,这些物质也会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杨东方同时提醒道,虽然防晒霜对于珊瑚礁的影响有目共睹,但是另一个对珊瑚产生威胁的就是全球变暖。“毕竟夏威夷地区考虑禁止销售含有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晒霜只是针对局部地区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依然要看到全球变暖才是杀死更多珊瑚的罪魁祸首。”

堪忧的食物链

就在前不久,英国的《每日邮报》报道称,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已经失去了大约一半的珊瑚礁。科学家们现在正努力确保这些独特的生态系统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珊瑚礁对于海洋生物的作用,相当于建筑物对于人类的作用,都是为生命遮风挡雨。”杨东方解释说,“如果没有珊瑚礁,那么很多生物在恶劣的天气和面对天敌时都无法保护自己。”

赵洪伟也表示,珊瑚礁不仅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而且还能缓冲海浪拍打从而保护海岸带免受海浪侵袭,珊瑚礁生态系统还为全球众多沿海居民提供食物。围绕珊瑚礁开发的旅游业、渔业和其他商业为人们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拥有珊瑚礁资源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如夏威夷、澳大利亚大堡礁、印尼、马尔代夫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如果珊瑚礁消失,这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会遭到重创。”更令人堪忧的是,珊瑚礁目前还应用于人类的医学研究,但是珊瑚吸收了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后也会在体内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两种化学物质除了可以抵挡紫外线,还会影响生物的生育系统。人类如果接触过多,则会造成不孕不育。这在杨东方看来,才是对人类真正的威胁。

“全球应该携手保护海洋环境,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研究,尽快制定或完善适用于新形势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赵洪伟建议。(生物谷 Bioon.com)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