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南太平洋一游轮爆发群殴,悠长假期变恐怖游轮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兴
时间:
2018-2-19 09:06
标题:
南太平洋一游轮爆发群殴,悠长假期变恐怖游轮
数十人闹事致南太平洋一游轮爆发群殴,悠长假期变恐怖游轮
2018/02/18 澎湃新闻
乘游轮出海度假原本是舒适的休闲方式,但对美国嘉年华公司(Carnival)一艘南太平洋游轮的乘客来说,在海上的10天却引起了无限恐慌。据《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2月17日报道,一艘嘉年华游轮在南太平洋的10天航程中爆发群殴,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船上警卫和乘客们赤手空拳地斗殴,一些乘客不得不将自己锁在客舱中,也有的最终被赶下了船。
受伤旅客。
16日,一则视频出现在网上,显示一艘嘉年华游轮的警卫在殴打、脚踢、威胁乘客。游轮公司表示将对事件进行调查,并称乘船的“一个大家族”引发了暴力事件。一些游客声称,骚乱已发酵了数日,直到超过了警卫的掌控范围。
这艘可以容纳2000多人的“嘉年华传奇”号游船上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起航,开往南太平洋岛屿新喀里多尼亚。游轮刚起航不久,船上就出现了矛盾。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有乘客宣称,冲突的起源是有人踩了另一个人的拖鞋。踩拖鞋的乘客道了歉,但拖鞋主人威胁要进行报复,随后两群人就开始争执。
但其他人则表示,引起冲突的是乘船的一个约有20多人的大家族。他们似乎总是在挑起冲突,包括朝游泳池吐口水、在吸烟区大喊大叫、随时找理由与其他乘客及船员打架。
一名乘客告诉媒体,这家人一上船就开始挑衅,不分对象和事由。他们甚至只因为一个16岁男孩看了他们一眼,就欺负了他。
在海上航行了几天后,游轮的甲板上出现了混乱。目前还不清楚引发争执的确切原因,但一名乘客告诉澳大利亚媒体称,争执持续了45分钟。孩子们躲在椅子后面张望,数十名成人则在甲板另一边大喊大叫,一名男子持续推搡一名穿制服的船员。
有些乘客描述说,他们处于持续恐慌中。一名叫彼得森的乘客说,船上安保人员警告她、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不要单独去甲板。另一名叫波利托的乘客则说,她和儿子只好把自己锁在客舱里,乘客们都举报了多次,说孩子们吓坏了,但船长只说:“你们想要我做什么呢?把(闹事者)扔下船?”
冲突不断升级,直到16日凌晨,船上的夜总会里爆发了大规模群殴。正如此前在甲板上的冲突一样,目前尚不清楚是谁挑起了群殴,但嘉年华公司说,这一家闹事者“用身体攻击了其他乘客”。
网上视频显示,一名穿蓝色T恤的男子将一名穿着橘色短裤的男子按在酒吧地板上。
一名乘客拍下的视频显示,一名穿蓝色T恤的男子将一名穿着橘色短裤的男子按在酒吧地板上,周围的人们尖叫着互相推搡。一名女性又压倒了这两名男子,接着就有多名穿着黑上衣的警卫开始踢打地上的人们。
尽管有些乘客支持警卫的行动,但也有人抱怨警卫表现得也像暴徒,对乘客们挥舞着打碎的玻璃瓶以示威胁。
一名船员对拍视频的男子大喊:“不要拍!”另一名船员则试图夺走相机。视频结束前,一名警卫捏起拳头,似乎要打一个女子的脸,但最后放下了手。
一名乘客的父亲说,在凌晨1点接到了儿子从船上打来的电话,请求父亲报警,电话里还传来哭声和尖叫声。
嘉年华公司的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视频里游轮警卫的表现不符合嘉年华公司的价值和政策,正在进行全面调查,做出必要的改正。
游轮最终在墨尔本以东数百英里的伊登港靠岸。靠岸前,多名挑衅乘客被软禁在自己的客舱中,其他乘客则抱怨说,警卫们没收了一些手机,删除了记录暴力事件的视频。
16日,澳大利亚警方在伊登港登船,将23人带下船。据澳媒报道,他们似乎都来自同一家族,有的是被勒令下船的,有的则自愿离开,没有人被当场指控,但嘉年华公司称正在配合当局调查。这些乘客下船时,其他乘客聚集在甲板上起哄拍手。
17日,嘉年华公司表示,游轮已返回墨尔本。该公司并未在声明中详细描述事件,但为闹事乘客的行为表示诚挚道歉。作为补偿,其余的游客将得到优惠券,下次乘嘉年华游轮时可以打七五折。
(華成旅行最便宜 03-3833-9823)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5688-1863 / 03-3833-982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 bank 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soft bank 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 bank 电话:080-3398-4381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 bank 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 bank 电话:080-3398-4362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