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的临床试验的结果,简单的合生素(synbiotic, 也译作合生元)---作为一种益生菌(probiotic)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与益菌素(prebiotic)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的组合使用---在新生儿中能够有助预防有时是致命性的败血症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24日那期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randomized synbiotic trial to prevent sepsis among infants in rural India”。
败血症是对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诊断,这种全身炎性反应是由于能够导致重要器官损伤和死亡的感染触发的。根据Panigrahi的说法,在发展中国家,败血症一直是婴儿患病和死亡的一种主要的来源,但是精准的婴儿患者数量是很难确定的,相反这些婴儿会被确诊为“一种可能的严重性细菌感染(possible severe bacterial infection, pSBI)”。
在一项初步研究已证实植物乳杆菌持久地在出生后的头三天内口服合生素的婴儿肠道中定植(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doi:10.1097/MPG.0b013e31815a5f2c)之后,这些研究人员开启当前的这项更大的临床试验:让两到四天大的健康婴儿在整整7天内口服安慰剂或合生素。这种策略有助非致病性的共生菌在肠道定植,从而建立一种最优的免疫系统来更好地保护出生后头几个月的婴儿。
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不只是会消化食物。它们也对免疫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特定的肠道细菌能够阻止小鼠遭受严重的流感病毒感染,而且可能是通过降解在黑茶、红酒和蓝莓等食物中经常发现的天然化合物---类黄酮(flavonoids)---来实现的。这项研究也表明当在流感病毒感染之前这种相互作用发生时,这种策略可有效地抑制这种感染导致的严重损伤。它也可能有助解释人体对流感病毒感染作出的免疫反应存在着广泛的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4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microbial metabolite desaminotyrosine protects from influenza through type I interferon”。
论文第一作者、在圣路易斯儿童医院治疗重症监护患者的儿科医生Ashley L. Steed博士说,“多年来,类黄酮被认为具有保护性:协助调节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类黄酮在我们的饮食中是较为常见的,我们的这项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影响就是类黄酮可能与肠道细菌一起保护我们免受流感和其他的病毒感染。明显地,我们还需要更多地了解,但是我们的结果是吸引人的。”
论文通信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免疫学系教授Thaddeus S. Stappenbeck博士说,“这不仅是食物中富含类黄酮,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还需要肠道中具有合适的细菌,这些细菌利用类黄酮控制免疫反应。我们能够鉴定出至少一种细菌利用这些膳食化合物增强干扰素信号。干扰素是一种协助产生免疫反应的信号分子。这会阻止小鼠发生流感相关的肺部损伤。在人体中,这种损伤经常导致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肠道中携带一种特定细菌的小鼠体内发现一类促进耐受性的免疫细胞。再者,这种细菌需要色氨酸来触发这些免疫细胞的出现。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8月3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induces gut intraepithelial CD4+CD8αα+ T cells”。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一种后备的抗病原体系统利用细胞中的自噬复合体运送蛋白武器到前线(即细胞表面)来抵抗细菌攻击。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2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aneth cells secrete lysozyme via secretory autophagy during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intestine”。论文通信作者为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学系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Lora Hooper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