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部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怀孕期间给雌性小鼠接种寨卡病毒疫苗能够保护它们的正在发育的胎儿免受感染和出生缺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7月1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accine Mediated Protection Against Zika Virus-Induced Congenital Disease"。论文通信作者为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医科教授Michael S. Diamond博士、NIH旗下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Theodore C. Pierson博士和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Pei-Yong Shi博士。
研究者David A. Leib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开了母源性抗体在保护胎儿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免于病毒感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母源性抗体在帮助新生儿神经系统抵御HSV上扮演着潜在的保护性角色。由于HSV-1通常和皮肤上的唇疱疹直接相关,这种感染还会诱发眼部感染,该病毒感染时美国最为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盲形式,其会进入到大脑中诱发脑部感染(脑炎发生)。当新生儿接触了被HSV-1感染的母亲机体中的病毒,往往是非常害怕的,这常常会诱发新生儿大脑损伤甚至死亡;HSV的感染影响着大约1/3200至1/10000比例的新生儿健康,甚至在进行抗病毒干预后,该病毒依然会诱发新生儿出现明显的脑部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病毒工程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菲什伯格医学教授Benjamin R. tenOever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从最初出现的原核生物(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简单有机体,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开始追踪了三代抗病毒防御系统的进化。他们说,一种似乎可行的方案是设计自我复制的RNA(self-replicating RNA),让它们利用这种原本用来让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古老系统,将药物运送到患病组织中。通过利用这种原始的系统,RNA能够经改造后具有病毒的特定性质,而且不用产生人体内不受欢迎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6月2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Nase III nucleases from diverse kingdoms serve as antiviral effectors"。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的研究人员缩小了可能携带着有可能跳跃到人体中的病毒的动物物种名单。他们概述了他们用来从全世界哺乳动物中收集病毒数据、对它们进行分组和罗列它们生活在哪里的过程。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6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ost and viral traits predict zoonotic spillover from mammals"。针对这项研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ames Lloyd-Smith在同期Nature期刊上发表一篇标题为"Infectious diseases: Predictions of virus spillover across species"的新闻与观点(News & Views)类型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