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提示,那些目的为预测人类诱导的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模型低估了云的重要促成作用,它们也许会令预测值在某些模拟中比可能出现的气温要低了多达1.3摄氏度。试图预测平均气温上升的全球气候模型需要知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会如何影响大气温度,这一关系被称作“气候平衡敏感性”(ECS)。ECS的较大值意味着由二氧化碳引起的暖化程度会更大。云和气溶胶颗粒会强力影响辐射量,因而影响发生在大气中的加温,然而,云和气溶胶颗粒目前是气候预测中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云如何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部分取决于其所含有的冰晶和超冷液滴以及云层的总体覆盖。近来的证据显示,某种冰形成的过程(该过程过去被认为非常普遍)实际上在真正的云形成时并不经常看到,这意味着某些类型的云含有较少的冰晶,但其含有的液滴则比过去认为的要多,因此云比过去认为的能反射更多的辐射,因而导致对ECS的估计过低。就总体云层覆盖而言,过去对空间和时间的检测一直稀少。Ivy Tan 和同事在此使用了航空航天局的“具有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仪器”的综合云监测数据,并同时纳入了近来对冰晶和超冷液滴的实地观测。将这些新的参数插入气候模型会大大改变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