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医生Hans Berger通过头皮的电极记录即脑波来研究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活动,至今脑电波图像仍然是睡眠的客观依据之一。后来科学家们将睡眠状态分为深睡的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和浅睡的快速眼动睡眠REM两种状态,他们发现每一个睡眠循环由NREM和REM组成,一个晚上重复4~6次。深睡状态也称为短波睡眠,因为这一阶段脑波中的电波以短波形式出现。在深睡的NREM阶段,心跳减缓、血压下降,呼吸缓慢而浅,血氧量降低,肠胃运动与内分泌减缓,对养分与氧气的需求量和排泄物量均降低,身体动作减缓,几乎没有眼球运动。结束深睡阶段后会慢慢进入到浅睡的REM阶段,REM睡眠与NREM多方面相似,但REM时期呼吸、心跳、血压呈不规则,而脸部肌肉完全放松,眼球快速运动。男性和女性在这一阶段均有性觉醒的表现,REM阶段的脑波图像与清醒时的脑波相当类似,此时也是梦境发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