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美国不搞基础设施建设 是背弃自己的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14-11-3 09:27
标题: 美国不搞基础设施建设 是背弃自己的历史
美国不搞基础设施建设 是背弃自己的历史

2014-11-03 06:58:15 来源:和讯网



美国不搞基础设施建设 是背弃自己的历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两党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斗争是拖累美国基建的主要原因,共和党控制众议员后,美国政府的投资步履维艰。美国中期选举已近,许多观察者判断共和党有望拿下参议院,使奥巴马政府彻底跛脚。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可能更为黯淡。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曾几何时,美国也懂得这个道理。过去,政府直接出资建设了伊利运河、州际公路系统等公共工程,为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政府还向私人部门提供激励政策,比如拨地修建铁路等。无论以哪种方式,政府都对有益民生的投资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现在,即使投资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即使上佳的机会摆在面前,我们也不会投资。不要再用“政治机能障碍”之类模棱两可的词语诡辩,为罪魁祸首开脱责任。美国无法投资,不是华盛顿方面出了问题;破坏性的意识形态已在共和党占据主流,这才是根本原因。

  先了解一点背景资料:自房地产泡沫破灭至今,已过去七年有余,美国已变得储蓄泛滥——或者更准确地说,合意储蓄(desired savings)无处可去。房贷市场虽稍有恢复,但仍然低迷。企业虽赚取巨额利润,但疲软的消费需求使它们不愿投资,所以它们选择积累现金或回购股票。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已近2.7万亿美元,这部分本可借出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

  合意储蓄过高,投资意愿太低,这种失调造成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要知道,你的支出就是我的收入,而我的支出则是你的收入。因此,如果大家同时削减支出,那么每个人的收入都会下降。

  显而易见,针对这一情况,最恰当的政策是加大公共投资。美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十分庞大,尤其是在水利和运输方面。联邦政府借贷的利息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上,在大部分时间里,通胀保值债券的利率为负(目前也仅为0.4%)。因此,政策制定者不用脑子也能想到应该借贷修建公路,维护下水道系统以及改善其他基础设施。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公共建设开支仅在奥巴马刺激政策生效初期短暂上升,接着便大幅萎缩。原因何在?

  表面看来,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是造成公共投资下降的直接原因,因为它们在公共投资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总的来说,根据法律规定,各州地方政府必须保持预算平衡。但在当前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决策者们看到收入下跌、开支上升,便推迟或取消了许多建设项目,以节省现金支出。

  然而,这种情况本可避免。联邦政府只需举手之劳,便能帮各州政府打开紧捂着的钱袋子——实际上,2009年的经济刺激法案就包括了这样的援助,正因如此,公共投资才出现了短暂的上升。但一旦大老党控制了众议院,基建项目就别想拿到一分钱。共和党人嘴上偶尔也会提及增加支出,但他们在行动上封杀了奥巴马政府的所有提案。

  任何形式的政府支出都将遭遇压倒性的敌视,这就是美国两党的意识形态之争。一开始,共和党反对的是那些社会民生项目,尤其是接济穷人的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面越扩越大。如今,不管什么形式,不管多么必要,也不管经济状况,只要是支出,共和党就反对。

  只要翻翻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在预算委员会主席保罗•瑞恩的领导下签署的文件,你就能大致感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例如,2011年,他们发布了“节流减债发展经济”的宣言,无视高失业率,号召大幅削减开支,把“减少政府基建支出将缩减政府投资”这一说法斥为“凯恩斯主义”。(我以为这只是算术,但我懂什么啊?)同年,《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发表题为“分配不当”的社论,声称政府每多花一分钱,私人部门的资源便多流失一分,而私人部门总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即使支撑这些言论的经济模式已在现实中一败涂地;发布这种言论的人年复一年错误地预测通胀失控、利率飙升,但对这些无视现实证据的人来说,一切都不重要。显而易见,从地方公路到排水系统,大多数基建项目是私人部门现在不做,未来也不会做的。但在对私人部门的赞歌和对政府部门的骂声当中,一切也都不重要了。

  如此种种,导致今天美国已经背弃了自己的历史。我们需要公共投资;在利率极低的今天,我们完全承担得起这样的投资。但我们就是不会这样做。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