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邓小平》编剧谈为何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8-15 09:07
标题:
《邓小平》编剧谈为何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了
《邓小平》编剧谈为何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了
2014-08-14
f60eba4a7351f7a.jpg
(89.69 KB, 下载次数: 48)
下载附件
2014-8-15 09:07 上传
主创人员接受采访(左:主编剧龙平平;中:邓小平饰演者马少骅;右:田源饰演者印小天)
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14-8月8日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广受关注。该剧描写的时间段主要是1976-1984年间。为什么写到1984年呢?“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该剧总编剧龙平平坦言。
该剧总编剧龙平平,现年58岁,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第三编研部的职能,就是“编辑邓小平、陈云的著作,撰写其年谱、传记,研究他们的思想、生平”。龙平平研究邓小平已有二十多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龙平平说自己不是第一次当编剧了,2003年电影《邓小平》也是他做编剧。电影中就是写到1992年。但他感觉“把握不住”,有些事“写书还可以,要演出来很难”。
对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公众比较关心的是“脱敏”。龙平平认为,目前“已经是破天荒了”。
原编剧两度创作剧本被弃
龙平平称,早在10年前,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就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想做这部电视剧,但因“题材重大,难度也比较大”,在创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最后未能完成。
凤凰网查找过往资料,发现最早开始筹备拍摄《邓小平》是在2001年,当年,中央重大革命历史影视题材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必须集中精兵强将投入拍摄制作,于2004年保质保量地完成《邓小平》。
当时定下的编剧,是写过《小平,您好》的著名编剧王朝柱;导演是金韬,扮演邓小平的是上海演员潘玉民。当时的导演金韬称,剧组遵循的一个创作原则是“凡是还健在的历史人物一般不应出现在荧屏上”。
当年电视剧已经进入摄制阶段,但最终未能有成果。有知情人告诉凤凰网,王朝柱两度创作和修改的剧本被弃用,原因不明。
此次电视剧《邓小平》的助理编剧周锟介绍,这次剧本一稿约60万字,大幅度修改至少三轮。原定的是52集,最终播出是48集。“集数变化也有多次,还有60多集的版本,”周锟称。
编剧都是“拿工资专门研究邓小平”的人
龙平平称,这次他编写《邓小平》剧本,始于2009年,有关部门决定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制作这部电视剧。
“2009年2月,领导交来这个任务,并有三条指导意见:一是时间段定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二是核心反映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三是要反映国家总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理解为,要反映邓小平的时代。”
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因为该机构第三编研部的职能就是研究邓小平,过去叫“邓小平研究组”,大概不到二十人。按龙平平的形容,这些人就是“拿工资专门研究邓小平”的职业邓小平研究者。邓小平文选、著作等,大多数都是由这个部门编辑。过去反映邓小平的影视作品,绝大多数也是该部门参与创作。
龙平平称,为了让电视剧更好看,他们采取了“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办法,“我们是邓小平专家,主要是抽象思维,但现在这个任务是文艺作品,是形象思维,所以要请作家来帮忙。”他说,创作剧本四年中,很多作家都有参与。
“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
剧本创作历时四年,龙平平的形容是“非常艰苦”,因为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我们学历史的行规,是当代人不写当代事。”
最难的首先是人物。改革开放,邓小平是首功,“但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集体智慧,不能抹杀那一代革命家的贡献,”龙平平说,电视剧中,至少出现了50个以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些人还健在。他认为,要写成“改革开放的英雄榜”,是创作目的之一。
另外,描述事件也很难。该剧描写的是1976-1984年这八年的事情,是“新的革命开始的八年”,对中国现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会影响中国的走向和未来。
这八年里,很多事情“有的有结论,有的没有结论,”龙平平说,今天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审视过去必然会引起不同的认识。
因此,整个创作就是在不断地克服“人物”和“事件”两个难点。
“有过失望,有过彷徨,也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龙平平坦言。
审查“一路畅通”
不过,尽管创作过程艰难,按龙平平所称,这部片子,“从剧本的审查到成片的审查,都是一路畅通”。
“尽管程序很多,手续很多,但没有遇到任何刁难,”他又补充说,“我不是要歌颂谁,这是真心话。如果没有各方面支持,不可能8月8日开播。”他说,送审是在6月5日。
“要特别感谢广电总局和中宣部,”他说。想确定播出时间时,他见到负责文艺的中宣部领导,说:能否10天内给我们一个意见?对方十分爽快就答应了,第三天就接到电话,当时他还在外面出差,“接到电话说,你赶紧回来,意见出来了。我没想到这么快。”
“8月8日开播,超出我预料。我原来没有信心8月8日能播,”龙平平说。
有编剧说,编剧就是要“写狠一点,然后被删一点,好歹还能留下一点”,是这样么?
“这情况我们这没有,”龙平平笑了。
这部片子为何能“一路畅通”?龙平平说自己以前就是个审稿人,“我是干这行的,参加过很多审片、审稿。创作那四年,我想的就是审查时人家怎样才能挑不出毛病。”
“脱敏”:习主席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很多人关注这部电视剧,是关于“脱敏”的问题。
在龙平平看来,首先写这八年,“大事件不能落”,很多事情很难把握,他也想过“不碰行不行”,但后来他觉得当代人写当代事都写不清楚的话,是不负责的。
比如电视剧一开始,上来就是贴大字报,后来又写到逃港。龙平平说,逃港这个事件,从最初的剧本里就有,写得也比较充分,“以往屏幕上都没怎么出现过,我心里一直打鼓,说说没问题,但一旦拍出来,视觉上的效果,我很担心。但最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有问题。”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自信?龙平平说,十八大后习近平第一站就到广东,多次提到逃港事件,“他都不回避,我们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敏感不敏感,首先是你的立场、观点,其次要客观。”比如华国锋,写这八年,如果没有华国锋,或者对他的贡献不作表现,这是说不过去的。“没有一个人提出‘华国锋就算了吧’这种说法。”
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剧组认为有依据
剧中称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引起了不少争议。
剧组称,有一份“红头文件”——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6]16号),该文件透露,毛主席曾在江青的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还有一段是毛主席说:“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毛主席还说过:“江青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是有。”
剧本制作团队写出“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一台词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该文件中称:“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就指出:他们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龙平平称,华国锋在当时场合下说是“毛主席生前部署”,是合理的。
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第一抉择”
龙平平也把一些个人经历放到剧中。他说,田源这个角色,就有他自己的影子。田源参加高考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是他当年遇到的。
恢复高考,在剧中是重点表现的大事件。“邓小平7月23日才恢复职务,8月6日就恢复高考,”龙平平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抉择”。
剧中有一场戏,北大新生入学,就有叔侄同班、夫妻同班、师生同班这样的“千古奇观”。
知青回城:可能会感动很多人
知青回城的戏也是重点。“之前好几稿都没有知青回城的戏,现在有三集讲知青回城,”龙平平说,这个戏,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动。
“当时国家那么困难,很多人说,这么多知青回城,北京怎么受得了?上海怎么受得了?邓小平缓慢地说:让孩子们回来吧。这就让上千万人回城了,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再过两年,可能就回不来了。”
为剧中错误道歉
按龙平平的说法,该剧可分为三个部分:前13集,讲1976年10月到1978年3月,从粉碎四人帮后复出,主动请缨管科教,并以科教为突破口,拨乱反正;第二部分是“历史转折”,从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当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部分是三中全会之后到1984年,这是全面改革开放的过程,包括香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
即使是现在看,龙平平还能对自己的作品挑出不少毛病。比如近日播出的一集中,演员在1978年抱怨“现在高三的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实际上当年还没有高三。毛泽东早年缩短学制,中学变成4年,“高三”至少到1979年之后才出现。
“作为主编剧,我道歉,”龙平平说。
焦点问答:
问:胡耀邦的戏份,是多了还是少了?
龙平平:胡耀邦的戏份不少,非常多。审查的时候,还有人提出:“这个地方胡的作用应该多写一点”。
问:田志远和夏默这两个虚构人物受到很多关注。有人说,田志远的原型可能是胡耀邦。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龙平平:我十几年前就写过电影《邓小平》的剧本。过去写邓小平,有很多顾虑,写电影的时候就写的是1976-1992年的事,里面没有虚构人物,全是真人。这次吸取了教训,虚构人物一条线,真实人物一条线。
邓小平很特别,他通常是寡言少语的。但也会在跟大家合影后,把人都叫回来,讲上两小时的话,而且都是石破天惊、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话,也没有稿子,整理出来后,基本不用改。对这么一个人你怎么表现?为了剧情发展,虚构了一些人物。
田志远、夏默,他们的原型,至少有10人以上。比如田志远的职务上有很多变化,其实是不合理的,他最初在国务院研究室,邓小平复出后他又当了港澳办主任,一般来说不太可能,但需要这么一个角色。
像夏默,是知识型的党内干部,这批干部在改革开放中冲在最前面,剧中还有反映他与美国谈判汽车的情节。
问:叶永烈指出,在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而不是剧中的“我还可以再干20年”。为什么要这么改?
龙平平:这样改是有根据的,而且这也是邓家人的意见。
问:据称该剧原有毛泽东、周恩来的戏,后来为何删除?
龙平平:本来我们想通过闪回的方式,来反映邓小平的一生,这肯定就会包括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但最后因为篇幅,还是删减了。有些场合硬插进去也会显得“唐突”。毛、周的戏份本来也不多,比如毛泽东主持邓小平婚礼这些,也保留了。
问:抓捕四人帮,为何没有具体演出来?
龙平平:曾经有一集专门写抓捕四人帮,但后来想想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包括荧屏上四人帮的形象应该如何体现等,最终还是模糊化了。
原来的版本,是从毛泽东1976年9月9日逝世开始,但后来发现这样的话,前面拉得太长了,写两集了都没邓小平什么事,最终放弃。而且,抓四人帮跟邓小平关系不太大。
问:现在纪念邓小平,有何现实意义?
龙平平:改革开放是怎么来的?现在学界甚至有一种说法,说不管什么人当选,都会改革开放。这是假设。这部电视剧,就是要告诉人们,改革开放不是“顺其自然”,邓小平很少发火的人,在剧中都发火了,因为“不发火推不动”。邓选里的原话更激烈。
现在(国内矛盾的)尖锐程度比当年小。当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真的不知道国家往哪里去。长期思想观念封闭,还有人说要按过去的方式。为了反映这个斗争,我们彷徨、迷茫,都是因为这个。
如果说对现在有什么启示,那就是:前辈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不仅国家领导人没有退缩,我们的人民也没有退缩。比如剧中的田源,本来是高干子弟,父亲是部级干部,他却回来卖煎饼。
田源在剧中有好几段话,我至今看起来还热血沸腾。
现在对清宫、后宫里的事,许多年轻人如数家珍;但对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却不了解,希望这部剧能帮助年轻人了解那个时代。
我们所有人都跟邓小平有缘,无论你多大年纪、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影响你生活的重大事情,一定会追溯到邓小平。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邓小平,你所遇到的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
主演马少骅:邓小平不内向,他早年还有“小钢炮”之称
迟到的马少骅,一进屋就用四川话道歉:“对不起,迟到了。”
演“寡言少语”的邓小平,难度颇大。但在马少骅看来,邓小平的性格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内向。
“他原来的性格是外向型的,早年在法国还有‘小钢炮’之称,”马少骅认为,邓小平后来变得内敛,是因为经历过太多,养成了不太表态、不太动情的习惯,“虽然话不多,但满肚子的话”。
邓家人也说过:“我爸爸没有流过泪。”“他这性格是长期练成的,”马少骅认为,邓小平不善于表态,但却是内心情感炽热的一个人。“他既有内向,又有外向。”
也有人说,电视剧中的邓小平“话太多”,不符合其性格。对此,主编剧龙平平笑了:“表现那么多大事件,开会,他在会上能不说话吗?不说话就不好看了。”
龙平平很赞同导演吴子牛的一句话:戏中描写邓小平,不是仰视的角度,而尽量采用平视的视角。“他是命悬一线的人,他给儿子擦背,弯着腰够收音机,是很生活化的一个人。这是我们从剧本一开始就很坚定的。”
该剧还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邓小平与家人的场景。比如剧中邓小平回忆当初怎么追卓琳的,想到动情处,不禁拥抱卓琳。“这都是创作,但没人提出异议,”龙平平说。
马少骅说,自己演邓小平,好多地方都很动情。比如在科教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握着科学家的手,心疼地说:“这是我们科学家的手啊。”马少骅形容自己演的时候“心好紧,眼泪差点下来,但绝对不能下来”。
“我想演活的邓小平,”马少骅说。自己刚接戏时很犹豫,“从个人来说,风险太大”,他接戏的时候已经60岁了,“万一演砸了怎么办?那段时间慌得很。”
马少骅说,自己很感谢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更感谢毛毛写她父亲的那本书。“很客观,我们演戏讲的是真实,那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就在近日,叶剑英之子叶选廉给马少骅打电话:“你认识老爷子吗?”马少骅说不认识。叶选廉说:“他老在我们家打牌啊什么的,你把他怎么抓得这么准啊!”
“这对我鼓励很大,”马少骅说。
(孙莹)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