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医学院研究人员针对自闭症研究出一套比较新锐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实际测试。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实际上是由异常的细胞通讯导致的,使用问世已逾百年的治疗嗜睡症的药物,可以恢复患有自闭症的老鼠体内的细胞活动,消除老鼠的神经失调症状。参与实验的老鼠年龄相当于人类30岁左右。相关研究成果在2014年6月17日的在线刊物《平移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发表。
医学、儿科与病理学教授、罗伯特·纳维奥(Robert K. Naviaux)博士为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他表示:“这一发现与此前认为的自闭症是由内部原因导致的理论十分契合。在已知的与自闭症有关的致病原因中,有20%的遗传因素,但大部分病因并非如此。将基因与环境分离开思考并不合理。实际上,基因与环境会互相作用,作用的结果就是新陈代谢。”
纳维奥还提到:“自闭症的普遍症状是代谢紊乱。细胞有代谢物环(halo of metabolites)和核苷酸环绕,所谓的代谢物环是由参与新陈代谢的微小分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