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深圳外企白领猝死地铁口无人扶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1:28
标题: 深圳外企白领猝死地铁口无人扶
深圳外企白领猝死地铁口无人扶

2014年02月28日02:09  京华时报

  日前,IBM深圳公司一名35岁的女项目经理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出口的台阶上。从事发到120急救人员赶到认定其已经死亡的50分钟内,地铁工作人员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而医院距离事发地点仅5分钟车程。

  ■事发

  外企女白领猝死地铁口

  14-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IBM深圳公司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在事发近50分钟后的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但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家属们26日前往当地公安部门观看了警方监控视频所拍摄到的出事过程。视频显示,梁娅倒下后抬头挣扎了两次,双手晃动,双腿向下挪动了两级台阶,直到10点32分,一名外籍男子和其女友来到梁娅身边,该男子返回地铁站通知了地铁工作人员。地铁工作人员于10点35分赶到,随即拨打了深圳市急救中心的电话,但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将梁娅抬到地铁口有光线的地方时,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妹妹倒地的时候是脸朝下,出事后额头鼓出一个包,右边磕掉一颗牙,怎么就没有人帮我妹妹翻身?哪怕只是解开衣领,喂点水?”梁娅的姐姐梁女士掩饰不住痛苦。她告诉记者,妹妹未婚,今年才35岁,工作上表现优异。父母不同意做解剖,所以具体的死因是什么,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

  ■监控

  7人路过未停下施救

  一个让家属感到难以接受的细节是,梁娅在10点29分倒下后至10点32分行人通知地铁站工作人员期间,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但都是看了看就走了,均未施以援手。

  监控视频显示,10点30分,梁娅抬头挣扎将身体挪了挪,似乎发出求救的动作,这时,一个中年女子从地铁里走出,从梁娅旁边走过。不过,该女子并没有多看,直接走了过去。

  10点31分,一个女孩带着一个小孩从地铁里走出来。看了一眼梁娅后,女孩没有过多反应,领着小孩继续走,快到出口时还回头看了看,最后还是走了。

  随后,四个年轻男子走进地铁站。看到梁娅时,四个人同时放慢脚步,不约而同地靠着另一边走,边走边看着梁娅,一会儿就消失在地铁站里。

  这些细节再次引发了网友们对于“扶不扶”现象的道德讨论。除了谴责路人,还有网友表示,行人不敢施救才是关键。对此,网友“出国小助理”的观点颇具代表,“大多数人还是怕被家属赖上,救活了家属拍拍屁股走人,救不活家属就说都是救治不当导致的,真的很难,而且一些疾病是不能够随便移动的,普通人首先得保证自己安全才能救人。”

  ■急救

  救护车半小时才赶到

  地铁工作人员的急救处置方法也成为家属和网友们质疑的焦点。从深圳市急救中心在10点46分接到地铁公司的电话,到11点18分救护车赶到现场,中间时间经过了半个多小时,距梁娅倒下也已经近50分钟,而蛇口医院距离出事地点仅有5分钟车程。

  “5分钟车程就到医院,为什么没有把我妹妹送去,如果采取了急救措施,即使死在医院,我也无话可说。”梁娅的姐姐质疑。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因蛇口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已经出车,所以调了南山区医院的救护车来,11点18分到达现场后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视频显示,地铁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没有人将梁娅扶起来,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只对着对讲机说话,“那天温度挺低,本来没事的躺那么久也不行。”一位市民说。

  >>地铁公司回应

  情况无法判断不能贸然救助

  针对家属和网友的质疑,深圳地铁公司昨晚发布了《关于2月17日市民梁女士意外死亡事件的说明》。对于地铁员工未能对梁女士施以援手,地铁公司称“梁女士当时的身体状况无法判断,工作人员不能贸然进行救助,必须依靠专业机构进行救助”。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

  (原标题:深圳外企白领猝死地铁口无人扶)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1:31
深圳地铁回应女高管猝死:工作人员不能贸然救助

2014年02月27日 2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环球网

  中新网深圳14-2月27日电(记者 郑小红)27日晚,深圳地铁公司发布《关于2月17日市民梁女士意外死亡事件的说明》。
  《说明》如下:
  14-2月17日,梁女士在深圳地铁2号线水湾站C出口处意外离世。对此,我们深感难过和惋惜。
  《说明》写道:根据视频监控显示,2月17日上午10:28分,梁女士从地铁2号线水湾站C出口出站;10:29分左右,当她行至C出口距地面三分之一台阶处,疑似身体不适。在放下手中提包后,梁女士在脱外套过程中面部朝下倒伏在台阶上。
  10:32分左右,有两位热心市民出站后返回梁女士倒伏处询问;随后,另外两名进站乘车的乘客通知了车站保安;10:35分,车站保安接报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报车控室。
  10:36分,车站值班站长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对梁女士进行询问,但其一直没有回应,同时因梁女士一直脸部朝下趴伏在地,头发覆盖面部,值班站长无法判断其准确状况。
  10:40至10:46分,车站工作人员按程序先后通报运营管理办公室、公安局公交分局及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援;10:54分,公安民警到达现场,水湾站值班站长将现场及处理移交给地铁公安,并于10:55去警务室再次致电120询问急救车具体到达时间。11:17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
  事件发生后,地铁集团积极配合地铁公安处理及现场秩序的维护,家属在公安民警的陪同下查看了现场录像。
  地铁集团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客伤处置工作,制定了乘客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程序,在每个车站配置了常用药品、急救箱等救助用品。
  截至目前,地铁集团为应对员工生产过程中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治需求,专门协调急救中心对一线员工共866人进行了初级急救培训,主要项目为常规外伤处理。同时,深圳地铁每年还对员工也定期进行初级急救培训,仅2013年就完成了240批次5524人次的初级急救培训。
  同时,培训的急救技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为市民提供一定的救治帮助,仅2013年地铁集团就对159人次进行了积极救助,包括外伤处理、根据当事人明确的救助需求提供救助或报120进行救助。
  但本次事件中梁女士当时的身体状况无法判断,工作人员不能贸然进行救助,必须依靠专业机构进行救助。
  目前,深圳地铁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的处理和调查,并与梁女士家人取得联系,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妥善处理。此外,深圳地铁对此次事件中两名乘客通知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也呼吁市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尽早报警或是与地铁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13449354_479038.jpg (58.39 KB, 下载次数: 52)

13449354_479038.jpg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1:56
此女可能系外伤性休克,急性呼吸及心功能不全而亡故。35岁,可惜了。
急救口脸胸腹向上减压利呼止痛止血等,呼心停者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可能起死回生。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2:04
外伤性休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85144.htm

急性心功能不全: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GTCRNGAxM5OE1HpvjLT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2:42
梁女家属等疑其因低血糖晕倒。这是可能的。但低血糖一般不会致死。
低血糖可能致晕倒受伤压迫等而为外伤性休克、急性呼吸及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等的诱因,另外过度劳累、睡眠缺乏、情绪激动、饥饿、寒冷等加重了病情并加速恶化。
故世人保平时健康状况好重要。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3:15
梁娅倒下后50分钟视频拍到什么

2014年02月27日03:50  南方都市报

梁娅倒下后50分钟视频拍到什么



  14-2-25日下午,南都记者跟随梁娅的家属来到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观看17日梁娅出事的监控视频。地铁工作人员表示,监控视频一般只保存7天,出了这件事后公司有关部门已经拷走了当天的视频,但得知家属要看视频后又调了回来。对于监控视频中帮助过梁娅的那对男女,还有多次去查看梁娅情况的保洁员阿姨,梁娅的家属心怀感激。梁女士说,尽管梁娅最终还是走了,还是希望能当面道个谢。

  2月17日

  10:29 地铁口台阶上梁娅晕倒

  梁娅出现在水湾地铁站C出口的台阶上,一手拿着笔记本电脑,一手拿着手提袋。C出口有三段台阶。走到第二和第三个台阶间的平台上时,梁娅停了一下,靠在旁边墙壁上弯下腰,把笔记本电脑和手提袋放在地上。起身后,梁娅做了一个脱衣服的动作,但衣服还没脱,人就倒了下来。

  10:30 抬头挣扎将身体挪了挪

  梁娅抬头挣扎了一下,将身子往后挪了一挪。这时,一个中年女子从地铁里走出,从梁娅旁边走过。不过,该女子并没有多看,直接走了过去。

  10:31 四男子见到梁娅靠边走

  一个女孩带着一个小孩从地铁里走出来。看了一眼梁娅后,女孩没有过多反应,领着小孩继续走,快到出口时还回头看了看,最后还是走了。随后,四个年轻男子走进地铁站。看到梁娅时,四个人同时放慢脚步,不约而同地靠着另一边走,边走边看着梁娅,一会儿就消失在地铁站里。

  10:32 一对男女向地铁反映情况

  从地铁站里出来一男一女。女孩拿着红色外套,男子手提一只大袋子。经过梁娅身边时,两人停了一下。走到出口处时,两个人停下来,回头望着梁娅,相互交谈着什么。然后,两人一起折返地铁站。走到梁娅身边时,女孩俯下身去拍了拍梁娅,跟男子说了什么。随后,男子走进地铁站,女孩留在梁娅身边。地铁工作人员后来证实,他们是接到该男子的反映后才知道有人晕倒。

  10:35 地铁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提袋子的男子返回,跟拿红外套的女孩说了什么。两人往地铁站里望了望。过了一会,见到两名地铁工作人员过来后,两人这才离去,还不时回头看。

  到达现场后,一名地铁工作人员俯下身查看,另一个拿着对讲机说话。随后,两人守在梁娅身旁。其间不时有市民经过。有好奇者还走近看一眼,但很快就散去。

  10:47

  保洁阿姨多次俯身查看

  一名保洁员阿姨来到梁娅旁边,俯下身去还说着什么,发现梁娅没反应后站起来离去。过了大约8分钟,阿姨回到梁娅身边,跟两个地铁工作人员说着什么。随后,她俯身用手碰了一下梁娅的头,观察了一会儿后又起身。期间,两个地铁工作人员不时用对讲机说话,其中一人还俯身看了下。阿姨则到一边扫地去了。

  10:55

  过往市民大多靠边走

  保洁员阿姨又回到梁娅身边,俯下身去看了看。这时,过往市民很多,见此场景后都靠着另一边走。一名年轻男子走近看了好一会儿,好像还跟地铁工作人员说着什么。还有一男一女在地铁口逗留,看了看又走了。留守在梁娅旁边的就是两名地铁工作人员和保洁员阿姨。

  11:04

  多名民警赶到现场

  多名警方人员赶到现场。一名民警上前碰了一下梁娅,但梁娅没有反应。还有一名民警不时走到地铁口张望。负责处理此事的警方人员表示,当时梁娅的手臂松松的,手指都是白的,问话也没有回,但不清楚梁娅的状况,只好等120过来处理。

  11:08

  老人打手势示意实施急救

  地铁口来了位老人,一直站在地铁口看,还不时地跟现场工作人员说话。从监控视频看,他的两个手一直在做往下压的动作,似乎是在示意工作人员实施急救。

  11:18

  急救人员赶到宣告死讯

  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将梁娅抬到地铁口有光线的地方。但检查后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声音

  附近市民有疑问:

  地铁站的人不懂急救常识吗?

  14-2-25日下午,南都记者来到事发地点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试图还原当日现场的情况。在距离事发地点不到20米的一家中医理疗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发当时她们正在里间工作,听到外面吵闹就出来看,发现店门口拉起一条警戒线。得知死者是一位年轻女子,这位工作人员也觉得很可惜:“我们知道得太晚了,如果第一时间发现了,采取一些急救措施,马上扶起来,拍背掐人中,喂点糖水,应该能缓过来的。”

  事发地铁站对面一家米粉店的老板说,她每天上午11点左右开门。事发那天,她刚开店门就看见地铁站出口围着些人,就过去看了一眼,发现有人摔倒在地,旁边有地铁工作人员和警察,觉得应该没什么事,于是回去继续看店,对最终结果感到莫名其妙。“那天温度也蛮低,地铁口的风很大,地铁站的人不懂一点急救常识吗?怎么能就让她躺在地上,寒气入体,本来没事的躺那么久也不行啦。”这位老板说。

  A 05-06版

  采写:南都记者 陈思福

  实习生 林牧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制图:李勇

  (原标题:梁娅倒下后50分钟视频拍到什么)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4-3-1 13:49
刘运喜:梁娅晕倒地铁身亡呼唤社会良知

发布时间: 2014-02-27 15:24   来源: 荆楚网   

  14-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14-2月27日中国网)
  梁娅在地铁晕倒后,前后达50分钟,竞无人上前相扶,送医院急救,可见人心真的倒了。笔者认为,导致梁娅地铁晕倒身亡的原因,不是因为疾病本身,而是因为道德,因为社会良知。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医务人员检查发现,梁娅是因为突发低血糖晕倒,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唯一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如果血糖水平过低,供应不足,就会产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典型症状是病人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疗,短时间内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如果是轻度的低血糖,可以吃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然后,可再适当食用些米饭或馒头、豆腐干等食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作。但是,如果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则应立即送往医院检查抢救。否则,如果抢救不及时,则很有可能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
  显然,梁娅突然晕倒地铁,可以判断为严重低血糖反应,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梁娅倒地后50分钟时间,却没有人伸出援手,送她到医院急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冷漠的道德尴尬局面?因为近年来发生的老人摔倒路人扶起后反遭讹的事件太多,一起接一起,让人们心有余悸,纠结于“扶不扶”的二难选择,不敢再贸然伸手相扶。
  梁娅倒地后因无人扶起而身亡,绝非个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再次向社会敲响了警钟。梁娅事件,是社会道德冷漠之必然,社会良知丧失之恶果,诚乃为社会之殇,人心之痛。由此也证明了呼唤社会道德建设之何等重要。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袖手旁观了,不然,这个社会真的很危险,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笔者认为,梁娅事件警示我们,国家应该对“扶不扶”的道德问题有所动作了,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具体办法来,在道德之外寻求法律制度的帮助。我们必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大力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唤醒社会良知,重建社会信任,共促社会和谐。应该规定,对于见死不救,见义不为、遇难不帮的人不能止于道德的谴责和讨伐,要施以法律的惩戒。与此同时,对于受助不思回报,反而讹人者,以怨报德者,必须绳之以法,加大打击力度。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运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