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马申:中国现行民主制度未必最好,但最适用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3-8-16 09:40
标题: 马申:中国现行民主制度未必最好,但最适用
马申:中国现行民主制度未必最好,但最适用

2013年05月28日10:18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 [中国现行民主制度未必最好,但最适用]

  前语:环球网特别邀请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马申先生谈一下他眼中的中国政治制度并分享参政议政的经验。
  中国现行民主制度未必最好,但最适用
  环球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有人却屡屡对此妄加非议,公然对西方的多党轮流制甚为迷恋。马先生作为民主促进会会员,对此有何评论呢?
  马申:政治制度优劣与否和是否把西方直选制度“拿来”为我所用,核心是我们对“民主”的理解和适用。也即一国的公民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来保证最大多数民众对国家管理的参与度。确保最大多数民众赋予的国家管理权力不被滥用或倒过来对大多数民众造成侵害。
  我认为在一个国家实行“民主”管理,只能集合这个国家绝大多数民众对于国家管理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某种国家管理模式合适不合适,是否代表最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我的观点,就是看这种国家管理模式下,绝大多数民众的满意度以及与世界各国、与环境的和平共融,和谐发展的契合度。
  单以满意度一项指标来说,不足以证明这种“民主”的正确性。二战侵略国和当今日本安倍政府都具有国内极高的民众支持度。第一大国美国政府也具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但若这种国内民众支持度不考虑国际社会的支持度以及和环境的契合度,同样无法认为是一种好的“民主”。因此,必得为这种“民主”加上一个定语,即“国家民主”不仅在国内使得绝大多数民众支持,同时也必须能和世界各国以及与环境和平共融,和谐发展。
  西方的多党轮替制和直选制是否是人类社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答案很简单:社会条件不同,西方适用的“民主”制度未必是中国适用的“民主”制度。盲目迷信,照搬照抄,不是我们追求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智慧选择。
  中国现行的民主制度,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实践和改革、完善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套制度本身,也是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国家管理的经验,并对世界现代“民主”理念进行扬弃、利用的结果。启用这套制度以来,我们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过很多经验教训,但是我们不断在试验,在改进,在完善。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获得了相当的进步。以至于被国际社会创造出一个新词“中国模式”来加以概括和观察。因此,对于这个民主制度所取得的整体效果而言,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可,也获得了世界各国相当程度的认可。以结果倒推前因,可以证明这一民主制度有着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是适合中国国情条件下穿的那双“鞋子”。这双“鞋子”未必是最好的,但就目前而言是最适用的。这是我对中国现行民主制度的总体评价。当然这套制度远未成熟和完善,甚至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必须继续不断的进行具有创新性的改革和“版本升级”。
  西方媒体看中国政治制度,常用“独裁”来形容。中国一些人也深受影响。这还是出于对“民主”的理解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都不是“人人做主”的制度,必得通过少部分代理人群体来体现最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这其实是一种民主集中制的体现。所以,若把“集中”视为“独裁”,那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无一例外的是“独裁”国家。所以,要扣这顶帽子,势必将所有标榜“民主”的国家都一网打尽。“人”从来不是独个的人,而是社会人。一个人只有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才可以“为所欲为”。
  很多知识分子还停留在政治ABC阶段
  环球网:当前,在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起点的时候,正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体制而努力。可是,有人却借机一再大谈“三权分立”,以及“宪政论”,凡事以西方政治制度为标准而论,认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马上改进。其实我国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本身就具备相互制衡的权利(如人大、政协等),只是被极少数党员干部的滥用职权而忽略丑化了。不可否认,我国的政治制度还需要完善,但一定就应该效仿西方吗?这种论调的高唱,其后有什么样的目的?
  马申:对我国社会的这种思潮,我通过自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我认为要确认凡是对中国民主建设进行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知识分子,其本意是爱国的,是希望中国更加完善,更加强大的。因此,我以为“阴谋论”未必能够准确的描述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真愿意充当外国颠覆中国别动队,配合外国敌对势力在中国搞颜色革命的知识分子,少之又少。所以,主要还是认识问题。
  其次,我比较惊讶的是很多知识分子在中国民主建设道路上的政治理念,还停留在政治ABC阶段。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民主”的真实内涵和实施途径。却倾向于照搬西方现成的甚至过时的“民主”理论,懒惰而缺乏治学精神。因此,往往在“民主”建设探讨领域呈现出形而上学的特征,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很多人凡事只是简单的拿西方现成标准来照搬照套,把西方民主神圣化,终极化。用西方现存民主的鞋子统一装中国民主的脚。这既是迷信,也是智慧和思维力不够,观念大于思想。即便在西方,对于现代政治理论以及民主发展的研究都已今非昔比、不断向前迈进。中国知识分子若不研究最新西方政治理论研究和进展,而将传统西方民主概念神圣化、宗教化,并以此炫耀和向社会普罗大众进行民主“启蒙”和“传教”,只能起到误人子弟、误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这不是“公共知识分子”,而是“传教士”。知识分子的知识不可以是僵死的,照本宣科的。认识论、方法论、知识更新和独立综合思考更重要。知识要更新,思考要“落地”。
  我希望对民主、政治有兴趣的知识分子“放开眼力和脑力”, 不断突破自己思想的桎梏,真正让思想自由。深入的与时俱进的进行知识更新和独立思考。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只会陷入僵死的形而上之中。
  西方政治制度属于西方社会形态历史演进中,西方知识精英的智慧结晶。对西方民主和体制妖魔化是不尊重西方智者的智慧成果。真正的智者,应当懂得条件不同时,真理可能成为谬误的道理。懂得审时度势,懂得根据自身社会形态和历史演进摸索与自身社会形态适合的政治制度。创新思维十分重要。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管怎么烹制,只要端出来的这道菜色香味俱全,人人吃了都觉得好吃。那就是政治制度设立的目的所在。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战术口号
  环球网:对于“自由平等”的概念,西方独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难道就没有我们自己所要追求的“自由平等”价值观吗?
  马申:“人人平等”作为人类理想,古今中外都一直受到推崇。但现今人类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在“竞争”背景下,“平等”只能是相对的、理想状态的。以社会平等而论,中国历史上的平等理念更倾向于绝对平等。而从整个社会角度观察,最好的平等状态也就是一种动态的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社会成员整体心理状态的最大公约数。
  当今中国社会的财富分配流向差异不断扩大,社会仇富心态就会不断积聚,社会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平衡社会财富分配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和“财富平等”一样,“政治(权利)平等”也具有同样的理想属性。“民主”就是基于“政治(权利)平等”的社会需求而产生的解决方案。
  说到“平等”,附带说一下我对“效率”与“公平”这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认识。 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高效率牺牲的是社会公平。而公平是平衡一个社会中公民利益的重要缓冲剂。当社会处于低公平状态时,很多社会矛盾就会积累,最终扩大而危及整个社会。在中国现有状态下,西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公式,贫富悬殊比例早已经达到了基尼系数所警告的危险程度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危险。实际上,这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快速提升,得到的实惠大于社会不公所导致的危害形成的暂时性稳定。是一个贫穷国家迅速富裕所带来的特殊现象。拜高效率所赐。
  因此,注重于社会效率而暂时牺牲社会公平只是发展中国家的权宜之计,绝非长远之计。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部署下的战术选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一个牺牲公平而促进效率的战术口号。
  对于西方社会而言,长期以来富裕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注重社会公平而舍弃社会效率,从而使得国家决策过程制约繁多,效率低下。分而治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牵扯制约,以平衡各方利益的社会公平来保证社会实体的稳固。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而采取的效率优先战略,将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财富公平的方向倾斜,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战略调整的重要选项。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