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3-1-31 17:55
标题: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1、为鱼虾蟹提供丰富的饵料
鲜嫩的水草具有营养丰富,摄取方便、适口性好、无污染等特点,是河蟹、青虾和草食性鱼类等喜食的天然饵料,如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等。经常食用水草,可为鱼虾蟹补充因投喂谷物和其它饲料造成的维生素不足,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水草丛为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优良的场所,其生物量是无草区的1.5~2倍左右,而这些正是鱼虾蟹类喜好的动物性饵料,水草在此又起到间接生产天然饵料的作用。水草的存在不仅利于鱼虾蟹的更好生长,在稳产上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养殖成本,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益。
2、提供鱼虾蟹类的栖息、隐蔽场所
这一点在虾蟹类养殖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虾蟹的游泳能力弱,仅能作短暂的游动,一般喜欢停留在池底或池壁及其它固着物上攀爬,从根本上限制了其自身的分布区域,水草可将池塘的水体分隔成无数个小空间,不仅为虾蟹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和嬉戏环境,利于其更好地生长,也大大扩大了养殖空间,从而增加了池塘单位面积的种苗放养量,克服了原来因自身分布区域不多而限制产量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水草可作为依附和隐蔽的场所,虾蟹类生长方式是蜕皮生长,虾苗养成要经历多次蜕皮,蜕皮虽然占整个周期的比例很小,但蜕皮之后的软壳虾蟹常常需要几个小时乃至十几小时静伏不动的恢复期,新壳逐渐硬化后,才能开始爬行、游动和觅食等活动,在此期间容易遇到敌害生物的侵袭,通常死亡率较高,是一个危险期,所以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和隐蔽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生长极其重要,水草有助于软壳虾蟹的逃避敌害,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水草丰盛且定时投饵的情况下,池塘中河蟹养成的成活率可达70%左右,而没有水草的池塘,即使设置了人工掩体也很难有如此之高的成活率。同时,经济鱼类的幼鱼生活于水草丛中也不易被凶猛鱼类吃掉,而且水草丛为那些草上产卵的经济鱼类提供了天然繁殖场,这对提高产卵率和繁殖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水草有利于经济鱼虾蟹类的保护与增殖。
3、提高水质、改良底质
鱼虾蟹类均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的水域环境里,由于残余的人工饵料以及水产动物的代谢产物通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等反应分解产生硝酸盐,若缺乏氧气,反应不完全,水体中还会产生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对鱼虾蟹类的生存和生长有极大的危害,更容易引发疾病,导致生产失败,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而水草的生长可吸收水中不断产生的大量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无机盐和剩余的饵料溶失物及其引起有机分解物,有效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对净化水质、改良底质,保证水体清新、稳定pH值,提高水体透明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水草还可以吸收一些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并加以处理、净化。有研究表明,水杨酸、碳酸、洗衣粉等有物质均能被水草消除;另外,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提高水中含氧量,被称为天然增氧机,其释放氧气的过程缓慢,能使氧有效地溶解于水中,而且不会像机械增氧那样发出噪音,影响鱼虾蟹的生长,为稳产、高产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4、起防病、治疗之功效
水草可释放出高效能的抗菌素,杀灭或抑制水体中的大肠杆菌等病原菌,降低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为鱼虾蟹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条件,降低发病几率。而且,水草本身含有许多药用成分,如大量的生物碱、有机碱、氨基嘌呤等物质,均具有杀菌、消炎、解毒、消肿、止血、强壮等作用,是天然的中草药,在健康养殖中具有不可忽略的药理作用。据了解,在富含水草的池塘,虾蟹类发病率较没有水草的池塘低40%左右。
5、防暑降温、防风避寒
水产动物都有自身最适的生长水温,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其正常生长和繁衍,特别在室外粗放式养殖,无法人工控制温度,往往会造成夏季水温太高,冬季水温太低的现象。若在池中栽种水草,能在冬天防风避暑、夏天遮阳降温,起到调节水温的作用,保证鱼虾蟹能在较适宜的水温中,并能相应地延长生长期,进而提高鱼虾蟹的成活率和产量。
综上所述,水草在鱼虾蟹的健康养殖应用中有着积极作用,但不是说水草越多越好,如果池塘中的挺水植物太多,覆盖面积太大,将会影响养殖动物在水体中穿行活动,相对地缩小了生存空间,影响了正常生长,不利于鱼虾蟹类生存与生长。有试验证明,当快速生长的水草植株达到一定极限时,在水面极易屏蔽产生自屏效应,压迫环境,此时表现为水草生长和水体净化能力都停滞减慢;另外,过多的水草死枝落叶在水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有机酸都会影响水质,使水的pH偏低,不利于鱼虾蟹生存与生长。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