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PNAS: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传播的瓶颈 [打印本页]

作者: 邓文龙    时间: 2012-12-24 18:58
标题: PNAS: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传播的瓶颈
PNAS: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传播的瓶颈

2012-11-6 23:37:29

关键词: 单纯性疱疹病毒 感染 PNAS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疾病暴发第一阶段,仅仅一个或者两个单一的疱疹病毒颗粒就可以攻击人类的皮肤细胞,造成疾病治疗的困难。

并不像大多数病毒可以通过释放许多病毒颗粒一样来攻击机体细胞,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一种可以引发唇疱疹和生殖器损伤的病毒,其仅仅需要1-2个单一的病毒颗粒就可以对人类的皮肤细胞进行攻击感染。一旦病毒进入皮肤细胞,其就可以复制释放数以百记的病毒拷贝来感染附近的皮肤细胞,从而引发唇疱疹和生殖器损伤。

研究者Enquist表示,1-2个病毒颗粒限制了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这就使得病毒处于劣势。因为特殊基因组的多样性可以增强病毒生存和扩散的整体机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HIV,其依赖于遗传多样性来生存和扩散。对于疱疹病毒来讲,感染细胞的不同病毒基因组的数量非常少,因此任何突变的病毒毒株都不可能生存,仅仅有5种最适合的病毒颗粒可以生存并且在上皮细胞中复制、扩散。

尽管疱疹病毒的瓶颈使得其仅仅有5种病毒颗粒可以进行传播,但是其引发的感染对于免疫系统效应和药物疗法非常敏感。研究者表示和HSV-1相关的其它病毒,如α-疱疹病毒也存在类似的传播感染瓶颈。

这项研究阐释了这些神经元至皮肤上皮细胞之间的病毒感染非常高效。为了确定感染皮肤细胞的病毒颗粒数量,研究者用红、绿、蓝荧光标签对三个特殊性的病毒颗粒的基因组进行了标记,随后用其感染细胞,并且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研究者对含有一种、两种、三种颜色的细胞进行计数,随后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在每一个细胞中进行特定基因组表达的病毒数量。研究者随后对假性狂犬病(α-疱疹病毒)的病毒颗粒进行成像,发现病毒传播的瓶颈限制了其感染的速率和效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9/42/17046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11/121105140440.htm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