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对“大学生学非所用”不必过于忧虑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2-6-13 11:05
标题: 对“大学生学非所用”不必过于忧虑
对“大学生学非所用”不必过于忧虑

2012年06月13日09:10

四川新闻网

  作者:三刀柔情

  近日,《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京发布,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蓝皮书显示,2011年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群体。(12-6月12日《北京晨报》)

  一些媒体在发布这则新闻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就业蓝皮书:70万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这个略嫌耸人听闻的标题表露了媒体和公众对大学教育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诚然,从这样的调查结果,能够看出我们的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作为大学需要认清现实、谋求变革,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然而,对大学生就业中“学非所用”过分强调、过多忧虑,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首先,一定程度上的“学非所用”,是一种合理的现实。无论大学的专业设置如何具有前瞻性,都必定滞后于社会需求,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尤其如此。对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们来说,他们也许选择了一个现在很热门的专业,但四年之后也很可能遭遇人才饱和的现实。因此就职业教育来说,大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们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立足于“终身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对“学非所用”的忧虑隐含了这样的逻辑:既然学生从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与他们从事的职业毫不相干,那么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这样的大学教育自然也是失败的。这样的逻辑实际上基于大学教育“一切为了就业”的前提,严重背离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最高目标。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蔡元培先生就曾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其言振聋发聩,足以使我们深思今天大学教育过于功利化的现实:难道职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唯一使命?难道就业率是评定一所大学品质的唯一标准?难道“淘宝大学”的模式应该被推广和普及?

  钱理群先生有一次做“鲁迅研究”的讲座,一位大学老师向钱老提问,要求钱老举例说明“鲁迅课对促进学生今后就业有什么作用”,钱老听后“一时语塞,手足无措”,但心中“隐隐作痛”。作为一名在大学教授文学课的老师,钱老的窘迫和“心痛”笔者感同身受,因为经常会有学生质问:“学文学有什么用?”当学生以“有用还是无用”的标准来选择知识,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和浮躁可见一斑。当大学丢弃了对理想和精神的坚守,沦为实用主义肆虐的“职业培训所”,这才是更值得忧虑的事情。(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作者: 长江    时间: 2012-6-13 11:05
标题: 如果学非所用不多,无大碍
如果学非所用不多,无大碍。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