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张国焘眼中的"文化大革命":国家需要被打倒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2-4-11 13:22
标题: 张国焘眼中的"文化大革命":国家需要被打倒的人
美国政府解密文件显示,在脱离政治后,张国焘在香港期间曾与美国研究机构及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接触,提供了其对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些看法及认识,他的观点自成一家,其中很多是不了解情况的妄测之词,也有不少诬蔑言语,有些推论也有着些许“先见之明”。

新中国成立后,张国焘一度去台,后不堪倾轧转而流寓香港。在香港,张国焘曾与顾孟余、李微尘主办《中国之声》,却又因为利益问题,被顾、李二人排挤。而后,张国焘又在买卖黄金的风潮中遭受损失,加之遇上妻子断骨之祸,一时间生活困顿至极。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提出希望张国焘为名人中心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000港元。由此张国焘开始向名人中心撰写回忆录。

在美国政府看来,张国焘虽然早已远离政治中心,甚至可以说脱离了政治,但由于他身份特殊,不仅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十分了解,对共产党早期政策运作十分熟悉,而且他与中国现任领导人有着长期的交往,熟悉他们的性格,因此张国焘提供的信息,对于美国了解当时中国大陆的政局有参考价值。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找到张国焘,让其不定期提供对于大陆的时事政治分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就在这年10月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开始对张国焘进行访谈。而在张国焘即将离开香港的时候,美国方面相关人员再次拜访他,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张国焘对“文化大革命”的分析和判断。

从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原件藏于林登·约翰逊图书馆)看,对于美国方面迫切想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发起的动因和以后的走向,张国焘作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有两个方面的考虑,既带有哲学的思考,也出于权力的考虑,但主要是前者。

对于毛泽东,张国焘心情复杂,两人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相识,又一同参加中共一大,此后两人长期分任苏区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几十年前的长征会师中,两人又是那场草地风云的主角。对于这位昔日的同志、对手,张国焘认为毛泽东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但他又是一位农民式的社会主义者,有着一种对于“平等”的渴望,一旦他发现自己建立的政权没有提供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趋势时,随着时间流逝所带来的迫切感,便想采取剧烈的非常规的行为来达到目的,也就是防止“变修”,这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国焘认为,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保有了最高权力,但其主要目标却没有实现。斗争仍然存在,只不过改变了些许方式。张国焘分析,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一位优秀的策略大师而非战略家,他无法树立一个具备超越性的主题并坚持不懈地贯彻之。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常会看到毛泽东在政策与策略间来回摇摆,常常试图通过一个计划实现一些目标,同时又经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

张国焘告诉美国人,虽然毛泽东拥有最高权力,但他很怀疑毛泽东是否能够全面掌控一切,作为下属的林彪或是其他人可能对其隐瞒了一些情况。张国焘断定毛泽东会继续走“革命”的道路,但是这样的道路将会失去效果,其最初设想的目标不会实现。

说到美国人渴望了解的继承人林彪,张国焘认为其是一个极有手腕、野心勃勃、很难让人喜欢也很难一起工作的人。林彪之所以被选择成为接班人,一个主要原因是,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下属,林彪对其有着长期的忠诚。但是显然林彪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

张国焘推测,林彪如果上台,将会优先考虑军事方面和在军队上的利益。但在“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之后,就当时的局势分析,张国焘认为,林彪在政治上的优势有些似是而非,在解放军中的力量也似乎有所削弱。这突出表现在他不能保护他的一些亲密下属,例如萧华、杨成武、罗瑞卿,这些人在“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后,就纷纷被打倒。

在张国焘眼里,这些人是林彪的支持者。虽然林彪的权威有所削弱,但张国焘认为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两年时间里,军队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毛泽东之前让军队参与稳定局面的意图。在军队的支持下,那些毛泽东的反对者很难被打倒。怎样削弱军方的力量,实现毛泽东的预期,将是一个困难的计划。他预测毛泽东将最终削弱军队的力量,就像他将红卫兵遣散下乡一样。但张国焘也承认这将是一个很困难的计划。

除此之外,美国人还问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陆的内政外交走向,特别是对革命委员会这样一个新兴的组织十分关切。

张国焘认为作为一个组织,革委会有些优点,那就是通过一个单一的实体革委会而避免了在党和政府间的两分,革委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些弱点。但是张国焘也怀疑这个组织能否在长期的运作中保持有效。因为这更多需要党组织的重建,以便为革委会提供一个核心。

对于党组织的重建,张国焘认为毛泽东将会更多地依赖他以前主管党务的同志,比如陈云。但张国焘认为这种重建似乎很难成功,因为一旦重建,毛泽东会担心“文化大革命”前的状态会再次出现。而他所寻找的那些“文化大革命”后起来的“新鲜血液”却不能提供党所要求的稳定与领导。由此张国焘推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组织仍然将处于一团混乱之中,难以恢复它以前的纪律性和权威。

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大陆的外交走向,张国焘认为无需过多考虑红色中国扩张的企图。因为虽然“文化大革命”以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一直在持续进行,比如当苏联侵略捷克时,中国曾经严厉谴责,其目的恰是使苏联以后在社会主义国家间名声大坏。显然国内的因素要大于国外的因素,毛泽东和中国其他领导人无暇过多考虑国际关系,外交事务并不是一个重点所在,就连中苏矛盾和越南问题都被放在一边。

张国焘又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往来时,毛泽东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比如联邦德国,之所以为毛泽东所关注,就在于它既反对苏联又有着中国需要的资源,它提供了中国急需的货物。与联邦德国一样,日本、英国、法国都将与中国保持友好的贸易关系。在此,中国根本不会考虑政治气候。

对于美国人所关注的“文化大革命”走势,尤其是毛泽东一旦去世,中国政局将会如何发展?张国焘坚信,随着毛泽东的去世,林彪将顺利继承权力,但由于林彪缺乏政治上的才能,所以一旦毛泽东去世,作为接班人的林彪将会与周恩来很好地合作,因为林需要周的支持和治国的专门知识。在张国焘看来,周恩来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周恩来与他的副手李富春和李先念能够很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在周恩来的率领下,一些实干家将陆续掌握权力并推动国家前进。

与此同时,张国焘认为没有一个“文化大革命”团体,包括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爬上高位的“接班人”以及造反派是有能力的组织者,由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这些“继承人”将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而成为负担。

张国焘更是大胆预测,那些昔日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激进派,比如毛泽东的妻子、陈伯达、康生等,都将很快且有效地失去其位置和政治影响。在张国焘的眼里,康生是一个平庸之人,对于政策或者经济都一无所知。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失势后,中国政局上最可能出现的是林—周合作的治理模式,中国将归复平静,将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至于一些当时被打倒的人,比如刘少奇、邓小平等等,也将有机会重新复出,因为国家的治理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组织能力。

在听完张国焘的分析之后,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官员满意而去。几天后,关于这次访谈的整理文件被转送美国驻台北“大使馆”和驻东京大使馆,然后分送美国国内相关部门。

早在接受访谈之前,张国焘夫妇就已经作出了离开香港的决定。1968年是个多事之秋:这年5月,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而刚刚经历过1967年“六七暴动”的香港仍然人心浮动,世情汹汹。身为中国共产党的叛徒,张国焘在惊惧狐疑之中不得不选择远走加拿大,去依托早就移民那里的儿子。

1979年12月2日,住在多伦多郊区老人病院82岁的张国焘,在寒冷的冬夜里被冻醒,多次按铃之后,护士却不见出现……次日5时,张国焘突然大吐大呕两个小时,由此昏迷,不省人事,等到护士找来医生时,张国焘已经气绝。而在三年前,他曾预测难以为继的“文化大革命”也已告终。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