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要柴玲,还是要林妹妹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徐614
时间:
2009-5-3 11:23
标题:
要柴玲,还是要林妹妹
(转帖)
一、想眼中能有多少泪,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87年版《红楼梦》中的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去世。这之前她刚出家不久。陈晓旭1965年出生,文革中受的中小学教育。父母都是京剧团演员,希望女儿能继承家业。但十岁(1975)的晓旭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去学了芭蕾舞。两年之后(1977)她又放弃了芭蕾,爱上了文学,尤其《红楼梦》,而且能读进去充林黛玉。十五岁(1980)的她从未谈过恋爱,却能写不错的爱情诗。十八岁时(1983),她自行来到《红楼梦》剧组,报名女主角林黛玉。
当导演建议她演别的角色时,她说观众会认为那是林黛玉在演这个人。后来她果然以饰演林黛玉一炮而红。陈晓旭是个本色演员,现实生活中就是个林黛玉。《红楼梦》演完后,她还曾演过巴金《家》里的梅表姐。而陈晓旭说,那只是林黛玉跑到《家》里去了,还是同样的一个角色。
这话让我想起孙道临主演的黑白片《家》来。梅表姐是老大觉新的初恋情人,后来因父母包办婚姻而好事没成。梅表姐也琵琶别抱,不久便守了寡;在回娘家时,不期而遇了旧情人觉新。两人见面时的尴尬和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
扮演梅表姐的是黄宗英。她身穿掐腰的合体旗袍,形容消瘦,低头走出家门,遇到旧情人时面无表情地一个抬眼。那长长的睫毛,忧郁的眼神,当时就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如今说起著名的林黛玉有两人。一个是62年版越剧《红楼梦》里的王文娟,另一个就是87年版的陈晓旭。设若五十年代就拍《红楼梦》的话,黄宗英会是林黛玉的不二人选。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里有大观园的影子。觉慧似是巴金自己,有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梅表姐简直就是照抄的林黛玉。故陈晓旭演译梅表姐时,感觉不出和扮演林黛玉有什么区别,以为不过是林妹妹去了四川。
王文娟另外扮演的著名角色是在越剧《追鱼》里同时扮演相府小姐和假扮相府小姐的鲤鱼精。这两个角色与林黛玉的气质相去较远,反而是黄宗英扮演的梅表姐更象林黛玉。
王文娟现实中的丈夫正是黄宗英戏中的旧情人孙道临。若五十年代拍《红楼梦》的话,他应是贾宝玉的不二人选。如今老林黛玉王文娟和老梅表姐黄宗英尚在,而扮演了这两个角色的陈晓旭却已离世,真是令人扼腕。林妹妹质本洁来还洁去∶“想眼中能有多少泪,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二、柴玲自白
柴玲:“我们这次绝食,就是想看看政府的面孔,还要看看人民的面孔,看看中国人还有没有良心?还有没有希望?我们是在以死的气概为生而战。我们用生命写成的誓言,必将晴朗共和国的天空!”
柴玲:“可好多同学都不明白,我们现在在广场这是我们最后唯一的阵地了。有人一再主张撤,这撤,唯一高兴的就是政府。
“我悲哀的是什麽呢?我是总指挥,我一再要求这个权力,掌握这个权力,就是为了抵制这种妥协,这种投降派!而且作为北京高联和外高联,外校的高联,他们很愿意要这种权力。
“(哽咽)我一个人太有限了,那麽多人争夺权力,我从来不迷恋权力,我只是为了…为了良心,我才不愿把这个权力放弃给那一小撮那种投降派和阴谋家!”
柴玲:“同学们总问,我们下一步要干什麽?我们能达到什麽要求?我心里觉得很悲哀。我没办法告诉他们,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流血,就是要政府最后在无赖至极的时候用屠刀来对著它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广场血流成河的时候,全中国的人民才能真正地擦亮眼睛,他们才能真正团结起来。但是这种话怎麽跟同学们说?尤其可悲的是,有一些什麽上层人士,有一些什麽人物名流,他们居然为达到个人的目的,玩弄自己一些交易,拼命的在做这个工作,就是防止政府,不让政府采取这些措施,而在政府狗急跳墙之前,把我们瓦解掉、分化掉,让我们撤离广场。…所以,我们觉得很悲哀。这些话,没有办法直接跟同学讲,就是说,我们就是要在这里流血,用鲜血和生命唤起民众,同学们会这样做,但他们还是年轻的孩子们(哭泣)”
康宁汉问:“下一步呢?”
柴玲:“下一步作为我个人,我原意求生下去。广场上的同学,我想只能是坚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墙的时侯血洗。不过我相信一场大革命很快就会到来--要是它采取下策的话。即使不采取下策,保存一些火种和力量,在下一次运动中我们一定会站出来…我想最终的就是推翻这个没有人性的、不再代表人民利益的、反动的政府。而建立一个人民自己的政府,而让中华人民真正的站起来,让一个人民的共和国真正的诞生。”
柴玲:“我就想告诉大家,现在广场是我们唯一的阵地,我们再失掉这个阵地的话,那中国就要复辟了。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判断。”
梁淑英问:“你自己会继续在广场坚持吗?”
柴玲∶“我想我不会的。”
梁淑英问:“为什么呢?”
柴玲∶“因为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是上了黑名单的人。被这样的政府残害,不甘心,我要求生。我就这样想。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自私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我的这些工作,应该有人来接著干下去,因为这种民主运动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这段话先不要披露,好吗?”
三、林黛玉的伤心自白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以上为《黛玉葬花诗》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酒闲抛更向谁?
尺帕鲛鞘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
——以上为《黛玉题绢诗》
四、柴玲也有伤心的时候
柴玲∶“我很难过的就是,我父亲他很伤心。(哭)很伤心,【因为在医院迁离的时候,使我家里受到一场大的灾难,就是我妈妈生了大病。(抽泣)从此我爸爸就一个人在支撑家里的负担。】(抽泣)有一次我回家,他,(哽咽)看到他摔东西。他说,(抽泣)我觉得我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我怎么办?我也哭了。我不知道这对一个中年人来说,一个家庭,一个……对不起,这些可不可以不要报导,好吗?他其实在各个方面都承受了很多、忍受了很多。他是一个中国人。(哭)我觉得很对不起爸爸和妈妈。
我很想(哭)活下去,都是为了他们。(抽泣)我愿意是,给他们一些安慰。我觉得,(抽泣),如果,我,出事了,我父亲受不了,也,他跟我说:我不再有甚么企求,我就是,我把我一生的希望寄托在你们三个宝贝上…。我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他说,你们三个是我的骄傲。(抽泣)【因为我妈妈,有很重的疾病,不太稳定,也怕她住院以后也很孤独,她需要理解,而我在外读书,没有办法回去跟她交流。】我弟弟还小,不太能(不清)。(哭)”
五、林妹妹和柴玲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之处是两人都很神经质。柴玲的神经质已明显见于她的谈话录像。林黛玉的神经质也可以从她的《葬花诗》里看出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其实深得姥姥疼,表哥爱的潇湘馆小姐无论如何说不上“风刀霜剑严相逼”。
陈晓旭和柴玲的另一大相似处是,柴玲正是“文革下的种”,生于1966年,只比陈晓旭小一岁。
林妹妹,包括陈晓旭,与柴玲的大不同处,是前者对时髦毫无兴趣。大观园里姐妹们的争奇斗艳与赛诗会都难不倒林黛玉。她也不大热衷。陈晓旭文革不追时髦学京剧样板戏而去学芭蕾舞,也不追时髦写大批判稿而是读进《红楼梦》里自充林黛玉,写爱情诗。那可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谁还记得文革前夕毛主席与王海蓉谈话,说到《红楼梦》时,王海蓉回答的那几句政治时髦话?
《红楼梦》开拍时节,正是重开高考的热季。酷爱文学和《红楼梦》的陈晓旭却并无报名。
陈晓旭自己找到《红楼梦》剧组,直让所有领导、编剧和导演感到奇怪∶“经过文化大革命,居然还能剩下如此酷似林黛玉的人物?!”
比陈晓旭仅小一岁的柴玲是哪里有时髦便追到哪里,不但89年追到“保卫天安门总指挥部”的正总指挥,而且到了美国后也是最先追时髦,花了别人六百美元的捐款买了一条小狗,成天抱着当少奶奶。
林黛玉在小说里的性格是一致的。陈晓旭不管是否扮演林妹妹和梅表姐,性格也是一致的。林黛玉的小心眼和陈晓旭的遁入空门都与他人无碍。可那个柴玲却抱定了要牺牲掉拥护她自己的部下∶“广场上的同学,我想只能是坚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墙的时侯血洗,不过我相信一场大革命很快就会到来。”
用逼政府血洗同学的办法来搞出一场由她领导的大革命。虽然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她安排的方向发展。政府并没有血洗割据天安门广场。但柴玲仍是不死心∶“我是柴玲,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我还活著。自六月二号到六月四号这段时间整个广场情况,我想我是最有资格的评论家。”
柴玲:“可是我们事后才知道,我们仍然有些同学,他们对这个政府、对这支军队还抱有希望。他们以为顶多是军队把大家强行地架走,他们太疲劳了,还在帐篷里酣睡的时候,坦克已经把他们碾成了肉饼…(哭)。有人说同学死了两百多,也有人讲整个广场已经死了四千多。具体的数字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柴玲:“市民告诉我们,这些士兵是真杀啊!对着市民区发火箭炮”。
柴玲:“越是法西斯丧心病狂地镇压的时候,那麽,一个真正的人民的民主的共和国也就要诞生了!民主存亡,最后的关头已经到来了!同胞们,觉醒起来吧!打倒法西斯!打倒军人统治!人民必胜!”
六、《葬花诗》化自《白头吟》
下面这首诗是唐朝的。清人曹雪芹替自己小说女主角写的黛玉《葬花诗》与之风格极其相似,可见曹爷文字功力直追盛唐。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好一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无异!
虽然这首唐朝诗比《葬花诗》早了千年,但如果把没能娶到林妹妹而与宝姐姐过了一辈子循规蹈矩生活的老贾宝玉想象成这位白头翁的话,则该诗用到白发宝二哥身上也贴切。
七、要林妹妹还是要柴玲
这个问题可以一直追问到要个人自由还是要社会革命(胡平又要批犬儒主义了)。陈晓旭是经历过文革和无数政治运动残存下来的林妹妹。柴玲则是从班干部、团干部、保卫天安门的正总指挥,直到抱着小白狗的少奶奶。
可惜不曾害过任何人的陈晓旭与她所扮演的林妹妹一样早逝了。而导致两百人丧生的柴玲却还活着。
有记者曾问∶“柴玲同学,请你说一说你对这一次绑架的原因,你怀疑是什麽人?”
柴玲:“我想,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计划。种种迹象表明,而且我们已经得到一些消息,政府正在收买学生中的一些变节分子,主要他们想大力地扭转和削减广场上的组织领导力量,整个葬送我们这场学运。”
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说∶“陈晓旭就是我心目中的林妹妹,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变成了‘越来越是’。以后的人超越不了她,更不要说‘大’的超越。”
请读者扪心自问,你是要柴玲呢?还是要林妹妹。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