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屈原之死值得同情 确实逃避现实的消极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卓    时间: 2011-6-1 15:13
标题: 屈原之死值得同情 确实逃避现实的消极做法
过了清明节,又闻裹粽处处飘香,端午脚步,渐渐临近。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原为纪念2000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之死,后因习俗沿袭,演变为传统节令。时至今日,最受人们欢迎的庆祝活动,有深具健体的龙舟竞渡,家户围炉蒸粽。

    有关屈原投江以明心志,历来议论纷纭,说法不一。我觉得身负治国重任人员,为维护个人尊严而采用自杀或装疯来解脱苦痛,有逃避现实之嫌。

    屈原被歌颂为爱国诗人,是从文学角度来定位。他投江自杀以表忠贞高节,以示怀才不遇,博取人们同情。这种情怀,经过长久历史磨合及辗转相传,或许基于民族性的美德表彰,对弱者牺牲,产生惋惜与怜悯,融合成一种共同意向,便出现种种美丽传说,有了划龙舟包粽子的“端午节” 来纪念。   

    如果屈原走投无路,在泽畔行吟落泪时,若深切顾念到百姓正陷于多灾多难中,就应想到生存下来比寻死更有意义,更有希望,而他的自杀不至于让后人视为博取天下后世美名了。

    话说开来,当时楚国人民非常渴望他活下来,他因得不到楚怀王与顷襄王的信任,被疏离放逐,把持不住日后生存的意义,便宁愿选择放弃人民,放弃国家。他还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既然头脑“清醒”就不该选择“投江”葬身喂鱼。再说,以屈膝求全的方式去维护国家与个人尊严虽是消极和脆弱的做法,但为了国家未来的命运,采取权宜之计,总比了结生命而彻底毁灭希望来得有意义。

    卧薪尝胆的背后就是一种屈膝求全方式,但其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勾践并无放弃人民去作无谓牺牲。他能放下个人尊严,忍受种种折磨与耻辱,等待时机到来,一举打败敌人,拯救国家于危亡中。即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南山耕锄,也没只字流露寻死。所以,一个人陷于最困难的时候,就会被看出能否坚守正直品格与刚毅意志了。

    诚然,屈原的一生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他会深受后人热爱和赞赏,是他写在《楚辞》里的许多经典作品,处处闪耀着另一种思想特质光芒,闪耀着另一种高贵精神亮光,丰富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