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的阿维拉大教堂,矗立在近处,其军事要塞式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在大教堂之外,可以看见一座近43公尺高的,建有雉堞的塔楼,旁边的立面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两种建筑风格,教堂内部由白色和浅红色石块建成,半圆型后殿和谐的双重空间是其最杰出的部分,位于主祭坛后方用雪花石雕刻的El Tostrado圣物龛是Vasco de la Zarza 的杰作,值得观赏,大教堂博物馆内的银质圣体龛是其中最杰出的藏品。
与阿维拉相距两公里的四柱台(Los Cuatro Postes),就是眺望整座城市的最佳地点。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有一对新人来此拍婚纱照。想来,以古城为背景的婚纱照,必是城中热门。虽是5月中的天气了,空气依然寒冷。身着轻薄婚纱的新娘小心翼翼地爬上高台,已经被风吹得摇摇欲坠。她努力撑着笑容做完摄影师要求的姿势,来不及接受我们合影的要求,已经匆忙折回车中,披衣取暖。
然而,这个地区已知的第一批居民是凯尔特人(Celtic)的祖先——维特人(Vetons)。罗马人在今天的阿维拉建立了军事营地,并迫使维特人放弃他们的居所以消除对抗。罗马人发展了城市,丰富了城市历史,也为现在城市的规划奠定了基础。但在此之后,罗马力量随着北方野蛮人的到来和阿拉伯征服者对半岛的入侵而逐渐走向衰竭。 1088年,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 el Bravo)夺回了这片土地,这就使得当地需要重新增加人口,于是开始了把阿维拉打造成卡斯蒂利亚伟大城市之一的工程。
当卡斯蒂利亚进入基督徒统治后,阿维拉加强了防御,但是不能遗漏两个基本前提:在12世纪,当修建城墙时,整个西班牙南部都在阿拉伯霸权之下;而且那段时期,即使在基督君主之间也没有明确边界或统一领土。阿维拉享有特许状和很多王室特权,同时在西班牙国会里的全权代表里,阿维拉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最强大城市之一。这几个世纪的骑士、奴隶、犹太人、摩尔人和基督教徒,都赋予了阿维拉无数美丽的传说和旺盛的生命力。今天,人们仍可从寂寞清醒的石块里听到那用魔法召回的古老历史声音。像整个卡斯蒂利亚王国一样,阿维拉在天主教君主统治下,到达了一个繁荣鼎盛的时期。而从这个时期开始,阿维拉就和一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圣特蕾莎修女(Santa Teresa de Jesus)。
特蕾莎出生在犹太学童的基督教徒贵族家中,19岁时进入化身女修道院(Monasterio de la Encarnacion),在此度过了人生中的29年,并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和华丽诗篇。47岁那年,她立志改革当时腐败的修道院,修订了戒律严谨的“赤足加尔默罗会”(Order of Discalced Carmelites)会律。“赤足加尔默罗会”名称的由来源自于该会信徒们即使在冬天酷寒的阿维拉,也都不穿鞋子或者仅穿不能饱暖的鞋子,以此来感受身体的痛苦,磨练意志。特蕾莎修改的章程主张持守祷告、苦行、缄默不语、与世隔绝等严峻规戒,使一度衰落的加尔默罗会复兴,从而在宗教史上享有盛誉。之后,特蕾莎以神秘主义者的身份在阿维拉创立了圣荷塞修道院(Convento de San José),更先后在西班牙各地创立了18间修道院。1622年,她因功绩卓越而被尊为圣女。
我们在阿维拉的游览就从圣特蕾莎修道院(Convento de Santa Teresa)开始。这座修道院建于1636年,选址为特蕾莎的出生地,内部收藏有她的手指。听上去似乎有点吓人,但这正是人们来此祭祀修女的最好寄托。修道院外表是砖土的颜色和朴素的窗户,一如特蕾莎修女本人奉行的生活准则和“赤足加尔默罗会”的教义,严谨而沉默。修道院内除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教堂以外,还可以见到果园和一座收藏着与圣特蕾莎有关的纪念品的博物馆。距离圣特蕾莎修道院不远,就来到化身女修道院,即特蕾莎居住了29年的地方。院内珍藏了许多特蕾莎修女的遗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履步在酷寒中的那双鞋子。内部还有一间会客室,这是出神状态的特蕾莎和神秘主义者谈论神的地方。化身修道院的正门前有特蕾莎修女的铜像,安静的眼神让人躁动的心平静下来。
很快,我们来到古城中心的维多利亚广场(Plaza de la Victoria),它又被称为梅尔加多奇哥广场(Pl. Mercado Chico)或者市政厅广场(Pl. Ayuntamiento)。每周五,这里都会举行蔬菜、香料或陶器等日用品的市集。我暗自揣度,那时看到的当地人可能比我今天走完全城看到的都多。 走过维多利亚广场,我们来到阿维拉另一象征建筑前面——大教堂(Catedral)。
这座大教堂建于12世纪初,其设计除了作为教堂之用外,也可当作要塞,其中一部分与城墙融为一体。建筑样式采用了罗马式与歌特式的混合,约于14世纪完工。教堂看起来壮观但不古老的红斑纹的珍奇石头打造的柱子。祭坛背后巨大的屏风,以及以玫瑰窗为首的彩绘玻璃都为教堂的华丽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而用雪花石膏雕刻的“El Tostado”圣物龛更是瓦斯科•德拉萨尔萨(Vasco de la Zarza)的杰作,值得驻足细看。目前,大教堂的局部被辟为博物馆(Museo Catedalicio),内部展示神秘主义画家格雷克(El Greco)的肖像画、圣歌集藏品和装饰品等。
走出大教堂,我们便从王宫之门(Puerta del Alcazar)登上了阿维拉的城墙。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地方可以登上城墙,分别为忠诚之门(Puerta de los Leales)和卡门之门(Puerta del Carmen)。城墙将整个老城完好地包围起来,全长2572米,平均高度为12米,厚度也达3米。这座宏伟的城墙是在11世纪时,天主教教徒为防范回教徒侵袭而建的,保存程度之好让人不禁称奇。城墙上共有88座高塔、6道城门和2500多个雉堞,像一个坚固的石匣保护着整座城市。其中,被称为“cimorro”(意为教堂之塔)的高塔最为有名,是阿维拉大教堂后部巨大的半圆形室的一部分。沿着城墙走一圈,不仅可以从绝佳的角度欣赏到老城的风貌,也能将城墙外的新城尽收眼底。其实,所谓新城,并非到处矗立着摩天大楼,也还是以古老的石头建筑为主,只是马路更为宽敞,设施也更为齐备。夕阳下,密密麻麻的烟囱已经升起了炊烟,让人在渐浓的寒意中感受到了些许温暖。走下城墙,穿过圣维森特门(Puerta de San Vicente),我们来到位于城外的圣维森特大教堂(Basílica de San Vicente)。圣维森特大教堂始建于12世纪,教堂的钟楼十分醒目。教堂内设有圣维森特及其姐妹们的衣冠冢,陵墓上的装饰再现了几位殉道者当年的生活场景。西班牙人对于阿维拉这个城市总是相当地宠爱。阿维拉的人口自从逐出犹太人后开始下降,不得不忍受马德里作为宫廷首府。后来,罗伯人离开这个新的中心,摩尔人或者是摩尔的皈依者也相继离开,阿维拉的人口就日渐稀少了。直到近一百年来的重新发展,才使阿维拉再次焕发出生命力,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阿维拉的魅力在于它把古老中世纪的魅力价值与充满希望的未来结合在了一起,让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愿意来此居住。作者: 文卓 时间: 2011-5-13 01:07 阿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