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世界文化遗产----马里杰内古城 [打印本页]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14
标题: 世界文化遗产----马里杰内古城
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著称于世。杰内古城建立于公元800年,毗邻撒哈拉和多雨的苏丹地区,位于游牧地区和固定居住区的切换点上。它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防御性的小岛上,从河边到有贸易往来的游牧人城镇廷巴克图只有500公里。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杰内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录

基本信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沿革
方位
建筑风格
人文
社会影响
民族风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Old Towns of Djenn     

编号:448-001   

198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自公元前250年开始有人居住,杰内后来发展成撒哈拉黄金贸易的中心。15到16世纪间杰内成为伊斯兰教义传播的中心。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沿革
  杰内古城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资料显示这个地区自公元前25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杰内古城正式建立于公元765年(另一资料:建立于公元800年)。从公元9世纪或10世纪开始,杰内古城在黄金贸易以及苏丹地区其他商品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11世纪,从穆拉比王国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移民在当今城市的位置上建立了统治。1300年,由于国王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建立了伊斯兰教帝国。从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原始的黑人文化在这种曼丁哥王朝的统治下发展起来。杰内城参与了黑非洲、马格里布以及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它和廷巴克图相互联系,并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同时,它也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是杰内城的繁荣发展时期。16世纪末,该帝国在外敌的不断入侵下衰败了。

方位
  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位于莫普提西南约90千米。它兴起于奴隶贸易和黄金交易的繁荣时期,是古代的商业中心。杰内古城以它独特的摩尔式建筑和灿烂的伊斯兰文化而驰名世界。  

 杰内古城毗邻撒哈拉和多雨的苏丹地区,位于游牧地区和固定居住区的切换点上。它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防御性的小岛上(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从河边到有贸易往来的游牧人城镇廷巴克图只有500公里。杰内是马里南部的一座历史和文化古城,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被掩映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香蕉果从中,鲜花繁茂,芳草如茵,向人们展现出一派热带水乡泽国的城市景象。在古代杰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杰内古城所在的小山丘位于没有任何村庄的平原中部。处在尼日尔河泛滥时也未能淹没的地方。大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蜿蜒向两大广场延伸。占地20公顷,由防护城墙围挡的11个街区形成了自然的城市规则。   

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建筑风格
  杰内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是这些气候干旱国家的常用建筑材料。画有装饰的壁柱、筑雉堞以及护墙使建筑立面及其互不相连的通道精细别致。居城市景观主体的大清真寺丰富了城市的立体线条。杰内古城是前伊斯兰教文化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发展的杰出典范,整个杰内古城是一段辉煌历史时期的展现。

人文
  杰内古城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征服前,这里是西非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央的那座1907年~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高11米、周长56米,建造造型奇特的杰内大清真寺。该建筑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椰树木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更是壮观。寺院的主墙是由3座塔楼构成的,塔楼在5根泥柱的连结下成为一体。式样独特、结构新颖的寺院是苏丹建筑艺术和撒哈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该清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  杰内清真大寺
到了装饰效果。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这里,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内。杰内大清真寺是一座壮丽的沙堡,结构之不对称,曲线变化之丰富,动人心魄。它坐落在一大片多层建筑的中心,这些建筑和清真寺一样都是土木结构,亲切而富于美感。杰内大清真寺也许是非洲土地上最具视觉和谐感的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每逢周一,成千上万长袍鲜艳的贝尔村民涌入集市广场时,妇女们鼻子上是沉沉的鼻环,嘴唇上是紫色的花纹,耳朵上则悬挂着黄金耳环——清真寺为此而别具一番风韵。   

杰内古城民居的院墙是用泥沙涂抹的,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个看来仿佛是一块块切割整齐的大石块。   

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这座历史古城的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掩映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丛中,还有茁壮的棕榈树、香蕉果,鲜花繁茂,芳草如茵。王侯宅第、清真寺院、学者陵墓等各种建筑展现出一派热带水乡泽国的城市景象。   

杰内古城所在的小山丘位于没有任何村庄的平原中部,因此尼日尔河泛滥时也未能淹没它。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大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向两大广场蜿蜒延伸。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是这些气候干旱国家的常用建筑材料。画有装饰的壁柱、筑雉堞以及护墙使建筑立面及其互不相连的通道精细别致。

社会影响
  杰内古城是古代非洲内陆商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杰内人有经商传统。杰内商人从南撒哈拉地区用船运来黄金、象牙、奴隶等转卖到南撒哈拉地区,然后再将从北、中非洲运来的岩盐、烟草、衣服、皮革制品等转售到南撒哈拉地区。杰内的富裕商人们在城内择地而居,保持着特有的生活习惯、服饰以及烹饪方式。14世纪,杰内古城达到了鼎盛期。黄金帝国马里的名声甚至传到欧洲。杰内城的中央广场将由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的建筑物较多,有河港,商业活动频繁。王侯宅第颇具特色。西部为手工业区。

民族风情
  杰内古城的民居也颇具特色,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块切削整齐的大泥块。院墙用泥沙涂抹。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座院子只有一个出口,木制品保留着杰内的古建筑传统。 杰内古城民居的院墙是用泥沙涂抹的,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个看来仿佛是一块块切割整齐的大石块。杰内古城所在的小山丘位于没有任何村庄的平原中部,因此尼日尔河泛滥时也未能淹没它。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蜿蜒向两大广场延伸。占地20公顷,由防护城墙围挡的11个街区形成了自然的城市规则。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杰内城现有居民1万余人,市区分为杰内——杰诺(即老城区)、卡尼亚纳、托农巴和杰内几个部分,著名的摩尔式建筑散落在市区各处,使整个城市显得别致典雅,古风浓厚。这座城市迄今依然商贸繁华,是马里南部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市内有大型阿拉伯市场,店铺林立,摊点密集,货物丰富,品类齐全,尤以出售当地精美的手工艺品著称。附近地区农业发达,牧业兴旺,巴尼河鱼类丰富,因而杰内城又是马里南部地区稻谷、小米、玉米、高粱、牲畜、肉类、肉虾、皮革、水果集散中心。粮食加工、肉类加工、皮革制造等手工业发达。杰内交通依靠公路,城区以杰内清真寺为中心,10多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通向全国各地。

历史影响
  杰内古城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资料显示这个地区自公元前25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杰内古城正式建立于公元765年(另一资料:建立于公元800年)。从公元9世纪或10世纪开始,杰内古城在黄金贸易以及苏丹地区其他商品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1世纪,从穆拉比王国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移民在当今城市的位置上建立了统治。1300年,由于国王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建立了伊斯兰教帝国。从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原始的黑人文化在这种曼丁哥王朝的统治下发展起来。杰内城参与了黑非洲、马格里布以及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它和廷巴克图相互联系,并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同时,它也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是杰内城的繁荣发展时期。16世纪末,该帝国在外敌的不断入侵下衰败了。   

杰内城作为一座著名历史文化古城,为研究西非早期的水稻种植、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以及伊斯兰教在西非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市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公元14世纪的杰内清真寺,占地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为非洲典型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杰内清真寺的独特之处在于,整座建筑见不到一砖一石,是用一种特殊的粘土和树枝修建的。数百根坚固的四方形泥柱支撑着沉重的殿顶,每根柱子底基边长1米左右,殿顶有100多个直径约10厘米的通气孔,面向繁华大街的寺院正门主墙上有3座高耸的塔楼,塔楼之间有5根泥柱连结,寺门高大气派。  

 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位于莫普提西南约90千米。它兴起于奴隶贸易和黄金交易的繁荣时期,是古代的商业中心。杰内古城以它独特的摩尔式建筑和灿烂的伊斯兰文化而驰名世界。杰内古城毗邻撒哈拉和多雨的苏丹地区,位于游牧地区和固定居住区的切换点上。它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防御性的小岛上(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从河边到有贸易往来的游牧人城镇廷巴克图只有500公里。杰内是马里南部的一座历史和文化古城,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在古代杰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17
杰内古城-人文风情

  杰内古城的民居也颇具特色,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块切削整齐的大泥块。院墙用泥沙涂抹。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座院子只有一个出口,木制品保留着杰内的古建筑传统。

    杰内古城民居的院墙是用泥沙涂抹的,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个看来仿佛是一块块切割整齐的大石块。杰内古城所在的小山丘位于没有任何村庄的平原中部,因此尼日尔河泛滥时也未能淹没它。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蜿蜒向两大广场延伸。占地20公顷,由防护城墙围挡的11个街区形成了自然的城市规则。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杰内城现有居民1万余人,市区分为杰内——杰诺(即老城区)、卡尼亚纳、托农巴和杰内几个部分,著名的摩尔式建筑散落在市区各处,使整个城市显得别致典雅,古风浓厚。这座城市迄今依然商贸繁华,是马里南部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市内有大型阿拉伯市场,店铺林立,摊点密集,货物丰富,品类齐全,尤以出售当地精美的手工艺品著称。附近地区农业发达,牧业兴旺,巴尼河鱼类丰富,因而杰内城又是马里南部地区稻谷、小米、玉米、高粱、牲畜、肉类、肉虾、皮革、水果集散中心。粮食加工、肉类加工、皮革制造等手工业发达。杰内交通依靠公路,城区以杰内清真寺为中心,1 0多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通向全国各地。


古朴的杰内古城

 2004年2月,我们来到非洲马里,趁着空隙,决定分两批去杰内和摸朴提小人国遗址参观游览。我们从早上6时30分出发,行程4个多小时到达了尼日尔河的一条支流KONIO河的渡口。大约经过20多分钟的摆渡,再汽车行程40多分钟就到达了杰内城。说是一座城,其实它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弯弯曲曲的小巷和由泥坯建成的破旧平房。但这确实是一个古城,并以独特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风格著称于世。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杰内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14世纪,杰内城达到了鼎盛时期,城内的中央广场把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的建筑物较多,商业活动频繁,王侯宅第颇具特色。西部为手工业区。从公元14世纪起,杰内先后被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和摩洛哥人所统治。1893年,法国人侵占了这座城市。由于它的部落众多,此地连年征战不休,又由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让它得以始终保存完好,因为每年尼日尔河——巴尼河雨季到来时,洪水泛滥,使杰内城成为一座“孤岛”,有“非洲的威尼斯”之称,而旱季只是短短间隙,即使人们能涉水过河,也奈何不了杰内城高大的城墙。

  要说杰内最有名的建筑,那就是“杰内清真寺”,它坐落在杰内城的中心广场。我们穿过弯弯曲曲的街道来到中心广场,高大庄严的大清真寺矗立在我们面前,与周围破旧的平房极不相称。清真寺最早建于公元14世纪,后来由于多次毁损,现在见到的是1906年所造。它占地面积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为非洲典型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清真寺呈四边形,长宽约75米,高20米,墙壁、壁柱、柱廊和寺顶全部使用河泥和稻草塑成,整座建筑见不到一砖一石,只有寺顶的排水管和通气孔采用陶管。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

  墙壁上整齐地打进结实的木条,起到类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作用,也可以当作修缮房屋时的脚手架。数百根坚固的四方形泥柱支撑着沉重的殿顶,每根柱子基部边长1米左右,殿顶有100多个直径约10厘米的通气孔,面向繁华大街的寺院正门主墙上有3座高耸的塔楼,塔楼之间有5根泥柱连接,寺门高大气派。寺内非常整洁,地面用当地的草席铺成地毯,寺内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但女人是不允许入内的。

  清真寺建造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看起来非常完好,这不是一个奇迹,而是当地人民对它的保护所致,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都要维修大清真寺,这也成了他们每年的集体活动,动工几周前,全城男女老少便行动起来,年纪大的男人不时将稻草和泥拌好后用瓮罐运送到指定地点,小伙子们爬上墙壁进行涂抹,妇女们头顶着水桶来回穿梭,小孩们也争先恐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清真寺的维修对杰内城的居民来说比建筑本身更重要,因为正是一年一度的维修仪式与集体活动,凝聚了全城各部族、各行业的居民。所以,与其说这是在维修清真寺,不如说它是杰内城精神支柱的铸造场。

杰内古城

 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军征服前,这里是西非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央的那座高11米、周长56米,用椰树木为骨架,用粘土建造造型奇特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到了装饰效果,这是1907m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不过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内。壮美的清真寺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


  拍摄花絮:


  我对眼前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一种感,那就是我们亚洲人特别精于计算,天生是做生意的料。在非洲买东西付款时,当地人敲半天计算器,还不如我的心算来得快、来得准确。但是,非洲人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且不要说非洲音乐、舞蹈表现出的原始美,仅说非洲女人的发型、发饰也让人眼花缭乱。以前,我常听妻子说,“女人漂亮的发型都是美容店做出来的”。杰内是马里内陆的一个小城镇,这里我看不到什么美容店,可集市上少女的发型干人千样:有的像西藏妇女梳着满头小辫;有的又像如来佛似的螺丝卷型;还有的如瀑布垂青披肩……如到当地人的居家小院去看看,尽管贫穷如洗,人畜杂居、臭气扑鼻,但那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也是衣着整齐,裹着漂亮的头饰,就连那唇膏涂的也是恰如其分。我要说,非洲人。人人都是艺术家。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21
马里-杰内古城

马里-杰内古城
    国  名:马里共和国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马里人近70%信奉伊斯兰教,绿色还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黄色象征该国的矿产资源;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牺牲烈士的鲜血。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城堡,其上为一只展翅的和平鸽,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和两张引箭待发的弓。圆周上方为法文写的“马里共和国”;下方用法文写着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个信念”。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
   首  都:巴马科
   杰内古城
   ——“尼日尔河谷的宝石”
   所属国:马里共和国
   英文名:Old Towns of Djenn
                        
    杰内古城,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式建筑风格著称于世,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杰内古城位于非洲的第三大河——尼日尔河与其支流巴尼河形成的内陆三角洲附近。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年。刚开始,只是西非人在尼日尔河边建起的一个小的定居点,随着这个定居点的规模逐渐扩大,公元800年至公元1000年期间,杰内已发展成为繁华的贸易中心,它可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城市。
                        
     在公元8世纪以前,商人们穿越撒哈拉沙漠时,是靠骆驼来驮货物的,到公元8世纪时,横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已完善地建立起来。杰内人有经商传统,他们从南撒哈拉地区用船运来黄金、象牙和动物制品作为交换,然后买到盐、布匹、陶器、玻璃、水果和马匹。14世纪时,杰内古城达到了鼎盛期,黄金帝国马里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欧洲。当时,黄金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品。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前,非洲黄金或称“几内亚”黄金几乎是欧洲惟一可被买卖的黄金——称做“几尼”的英国旧金币就是用西非黄金制造的。
                        
   对当时的西非农民来说,铁器远比黄金要珍贵得多,因为黄金不可能制成锄头,因此,那些将矿石变成金属工具制品的铁匠,就成了令人尊敬的人。
     学者们发现,西非的铁匠能够使用拨火棍红热的尖头和活体病毒,成功地为人们接种天花疫苗,这比欧洲发明出来的办法要早得多。
      
杰内古城的中央广场将古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的建筑物较多,商业活动频繁,王侯宅第颇具特色。西部为手工业区。大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杰内古城大约有两万七千人,有各种专门的手工业者,包括泥瓦匠、能制造出带有黑白花纹的精致器皿的陶匠以及加工铁、铜和黄金的工匠。古城中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向两大广场蜿蜒延伸。城里民居的住所也颇具特色,房屋一座紧挨一座,中间是狭窄阴暗的小巷,其宽度仅容两人并行通过,曲折环绕,有如迷宫一般。方形的房屋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块切削整齐的大泥块,院墙用泥沙涂抹,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座院子只有一个出口,木制大门用粗大的铁钉装饰。
                        
     令人不解的是,在13世纪时,这座被长达2公里多的厚重土坯墙围挡的、有着11个街区的自然古城,和它周边附属的村落一起,被废弃了。
                        
    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在这个大土丘之下发现的杰内古城,他们如何判断杰内古城是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被遗弃的,又是怎么知道杰内 古城在此持续了1500年之久的情况呢?
    原来,发现杰内古城的是两个美国的考古学研究生——苏珊和罗德。麦金托什。
                        
     1975年,他们在距离现在的杰内新城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大片被废弃了的台形土丘。几个月之后,在查看一些从空中航拍的照片时,他们从那些台形土丘中发现了一个呈泪珠状的台形遗址,它由65个土墩构成,辐射半径足足有2.5公里。
                        
     1977年l月,两人再次来到这个人造土丘上面。在当地雇了一些助手后,他们先挖了4个取样探坑,其中两个是在台形遗址中心的附近,另外两个则是在它的外围。他们一直向下挖掘了大约20英尺才到达遗址的最底层,挖掘的结果令他们惊喜万分。他们发现,在这个大土丘下面,散落着断壁残垣及大量的陶土玩具和铜铁饰物。
                        
    他们发现,杰内古城最早的先民们居住的房屋是用圆木杆与芦苇席搭建起来的,外面再用泥巴覆盖。有些墙上的泥巴已经被阳光烤干,又被意外的大火烧硬,上面至今依稀可见草席编织的印痕。在灶坑中挖出的骨头和炭化的谷物证明,当时城镇的财富是建立在它的农业活动基础之上的——包括饲养牛羊、捕鱼、种植高梁、谷子和非洲稻。
                        
     他们的考察表明,早在公元前,当时杰内古城的先民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在此发现的熔炉以及大量的铁矿渣可以证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内古城的居民们就已经在大规模地进行炼铁。
                        
     距其东南50英里,他们发现的环绕该城的小型台形土墩遗址是盛产铁矿的贝尼杜古地区。铁并不是当地手工艺作坊里使用的惟一金属,在遗址民居中发现的古代铜制发饰表明,该城与远在其北部600英里以外的矿区也有贸易往来,而在古城墙下发掘出来的耳环则证明,其加工所用的原材料来自草原与森林地区的金矿,它们位于距离这里很远的南方和西方。其中一个飞鸟造型的精美饰物很可能是当地一个工匠的作品。
                        
     如今,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到了杰内的古城遗址,在遗址的入口处先看到一个巨大的告示牌,上面用图表的形式标出杰内古城遗址的4个断层,分别代表这座城市经历的4个不同发展时期。在遗址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4个不同时期的陶片,从它们的精细程度可以区分它们的不同年代。
   随后对发掘出来的谷物进行放射性碳-14鉴定,表明这个城市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
   一直延续到13世纪为止。也就是说,人们在那里生活了1500余年后神秘地将这座城市废弃了。
                        
      到了14世纪,一座新的杰内城在距旧城西北数英里以外的地方发展起来,这就是今天的杰内城。进入杰内城中心广场,在14世纪清真寺旧址上重建的杰内大清真寺,属于典型的撒哈拉-苏丹式建筑。清真寺呈四边形,长宽约75米,高20米,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在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椰子树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极为壮观,寺院的主墙由3座塔楼构成,塔楼在5根泥柱的联结下成一体。寺内靠西边一半是一个院落,也供礼拜用,另有土梯直通寺顶的宣礼台。清真寺朝东的正墙上有三个尖形塔,塔尖放置着象征繁荣与纯洁的鸵鸟蛋。寺内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作祈祷。据当地人介绍,在当地高达46摄氏度的气温下走进清真寺也会感到凉爽。
    杰内清真寺不仅造型奇特,其顶端呈子弹头形的壁柱超出墙壁高度一大截,
    给人以新巧别致的美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座壮丽的沙堡,这么线条简练、图案精美的土木结构,对当今从铺天盖地般“钢筋丛林”中走出来的游客来说,的确给人一种贴切、自然、毫不造作的亲和力,也可以说,它是非洲土地上最具视觉和谐感的建筑。
                        
   同时,它也是杰内伊斯兰教育、文化和神学的灵魂所在,是一个群体文化的象征,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西非伊斯兰教的中心之一,至今仍是马里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来此镀金。
                        
   但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杰内古城为什么被废弃了呢?最简单的一种回答是当年的人们皈依伊斯兰教后,杰内古城以及其附属的村落便被遗弃。但是这种回答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中的疑团,有人指出,如果仅仅是宗教的改变,那么杰内的居民只要放弃原来的寺庙改建清真寺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一千多年来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全部城市、住房以及所有的生活资料统统丢掉。于是又出现了新的看法,有人提出可能是一个新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驱逐了原来居住在古城的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但这种看法只是一些人的猜测,没有什么依据。
                        
   岁月流逝,文明交替,留下了无数谜团。现代考古学唤醒了人们对这个早已被废弃的古城的记忆,但愿它的进展也会在将来某个时候能够揭开这个古城为何被废弃的疑云。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24
杰内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民俗文化
建筑风格
经济发展


简介
  马里南部古城杰内,位于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左岸,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物掩映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香蕉树丛中,呈现一派热带水乡泽国景象。在古代,杰内城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穆斯林世界和热带非洲,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人口约1万。建于公元765年,古代商业和穆斯林学术中心。兴起于黄金和奴隶贸易。曾以伊斯兰教文化和摩尔式建筑闻名。现为苏丹草原带稻谷、粟、牲畜、皮革及盐集散中心。有制革等手工业。公路通国内主要城镇。水路达通布图。

历史沿革
  据说杰内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以从事渔业和种植水稻为生的博博人是这里的最早居民。随后,诺诺人、索宁人先后来到这里定居,以精通商贸活动而闻名。公元13世纪,随着繁荣的黄金贸易的兴起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建立,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极盛时期居民达到5万人,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市内建起一批伊斯兰建筑和摩尔式建筑,成为蜚声西非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从14世纪起,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和摩洛哥人先后占领这座城市。1893年,经过数次残酷争夺,法国殖民者以沉重的代价占据这座城市。在异族人统治时期,市区建筑多次遭到破坏,城市地位逐渐下降,后来几乎销声匿迹。马里独立后,虽然杰内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终不能像昔日那样声威四震。

民俗文化
  杰内城作为一座著名历史文化古城,为研究西非早期的水稻种植、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以及伊斯兰教在西非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市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公元14世纪的杰内清真寺,占地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为非洲典型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杰内清真寺的独特之处在于,整座建筑见不到一砖一石,是用一种特殊的粘土和树枝修建的。数百根坚固的四方形泥柱支撑着沉重的殿顶,每根柱子底基边长1米左右,殿顶有100多个直径约10厘米的通气孔,面向繁华大街的寺院正门主墙上有3座高耸的塔楼,塔楼之间有5根泥柱连结,寺门高大气派。

建筑风格
  杰内清真寺结构新颖,色彩鲜明,式样独特,巧妙地将萨赫勒建筑风格和苏丹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马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被称为精美的建筑杰作。杰内古城区的民宅也独具风采。数户人家居住在一个硕大的方形院落内,两层平顶式住房整齐划一地面向院落中央的公共场院,四周围以泥沙抹面的院墙,远远望去,高于院墙的宅舍犹如一块块神工鬼斧般切削整齐的光面巨石。院落仅有一个供出入的大门,木制的院门上钉有粗大的铁钉,住家轮流在出入口担任门卫任务,迎宾送客,护卫精心积累的财产。在炎热的西非地区,这种民宅造价低廉,隔热防尘,舒适宜人,朴实大方,经久耐住,曾享誉整个西非地区,如今在许多西非国家仍然保留着这样的民用住宅。

经济发展
  杰内城现有居民1万余人,市区分为杰内——杰诺(即老城区)、卡尼亚纳、托农巴和杰内几个部分,著名的摩尔式建筑散落在市区各处,使整个城市显得别致典雅,古风浓厚。   这座城市迄今依然商贸繁华,是马里南部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市内有大型阿拉伯市场,店铺林立,摊点密集,货物丰富,品类齐全,尤以出售当地精美的手工艺品著称。附近地区农业发达,牧业兴旺,巴尼河鱼类丰富,因而杰内城又是马里南部地区稻谷、小米、玉米、高粱、牲畜、肉类、肉虾、皮革、水果集散中心。粮食加工、肉类加工、皮革制造等手工业发达。杰内交通依靠公路,城区以杰内清真寺为中心,10多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通向全国各地。   

因杰内城位于低洼地带,历史上巴尼河曾数次在洪水季节河水泛滥,淹没城市,冲毁建筑,泥房倒塌,加上终年气温干燥以及外部势力的入侵,市内许多建筑多为后来重修和修缮的,那些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清真寺、建筑别致的王宫府第和独具特色的民用住宅,使这座城市依然显得古香古色,典雅朴实。


马里杰内:繁华已逝,神韵犹存

杰内古城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著称于世,享有“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美誉。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杰内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古城需要细细品味,我停留了几天去感受这里的古风古韵。

我先到了附近的莫普提,要去杰内必先来这里,此处满大街是导游和小商贩,他们的热情吆喝声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这里有很多前往杰内古城的车。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了杰内古城遗址,首先会看到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用图表的形式标出杰内古城遗址的4个断层,分别代表这座城市经历的4个不同发展时期。



马里在历史上曾有伟大的帝国兴起,14世纪时达到财富和文化的高峰,当地还曾盛产黄金,贸易热络。不过这些都已是过眼云烟。杰内古城也曾历经过这样的显赫一时。杰内大约始建于公元前3 世纪,可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城市。后来发展成撒哈拉黄金贸易的中心,15到16世纪间杰内成为伊斯兰教义传播的中心。在19世纪末,经过数次残酷争夺,法国殖民者以沉重的代价占据这座城市。在异族人统治时期,市区建筑多次遭到破坏,城市地位逐渐下降,后来几乎销声匿迹。马里独立后,虽然杰内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终不能像昔日那样威震四方。

一进入杰内,就会有很多导游涌上来,你只要给他5-10美元,这些导游能给你增添很多乐趣和知识,自然也会轻松不少。不过他们主要讲法语,少数能讲一些英文,也仅限于简单的交流。

独具特色的建筑散落在杰内市区各处,使整个城市显得别致典雅,古风浓厚。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为适应季节性洪水,古城的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杰内的景观主体——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无可比拟的大清真寺,它是世上最大的黏土建筑,始建于1280年,当时的杰内国王信奉伊斯兰教。而后大清真寺经过重建,占地面积 6375 平方米,建筑面积 3025 平方米,整个建筑没用一砖一石,而全部是用当地的一种黏土建造而成的,是迄今世界上仅存最大的泥土建筑。大清真寺墙壁上往外延伸出的木杆是其结构的一部分,也是每年进行黏土修补时用以攀登和支撑的建筑架子。

对看惯了钢筋水泥的游客来说,这给人一种贴切、自然、毫不造作的亲和力,或者可以说,它是非洲最具视觉和谐感的建筑。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29
杰内古城

01.jpg (91.24 KB, 下载次数: 55)

01.jpg

02.jpg (80.44 KB, 下载次数: 50)

02.jpg

03.jpg (56.89 KB, 下载次数: 50)

03.jpg

04.jpg (17.81 KB, 下载次数: 64)

04.jpg

05.jpg (114.4 KB, 下载次数: 51)

05.jpg

06.jpg (109.08 KB, 下载次数: 56)

06.jpg

07.jpg (93.42 KB, 下载次数: 58)

07.jpg

08.jpg (27.36 KB, 下载次数: 50)

08.jpg

000.jpg (123.77 KB, 下载次数: 67)

000.jpg

00.jpg (117.86 KB, 下载次数: 55)

00.jpg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1-3-18 18:32
杰内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1-3-18 18:34 编辑 ]

0.jpg (60.78 KB, 下载次数: 50)

0.jpg

2.jpg (44.64 KB, 下载次数: 56)

2.jpg

3.jpg (18.71 KB, 下载次数: 52)

3.jpg

4.jpg (62.99 KB, 下载次数: 51)

4.jpg

5.jpg (63.15 KB, 下载次数: 52)

5.jpg

6.jpg (69.32 KB, 下载次数: 50)

6.jpg

7.jpg (89.85 KB, 下载次数: 51)

7.jpg

8.jpg (83.43 KB, 下载次数: 59)

8.jpg

9.jpg (62.71 KB, 下载次数: 52)

9.jpg

11.jpg (289.14 KB, 下载次数: 56)

11.jpg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