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 [打印本页]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09-4-5 13:52
标题: 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
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


摘 要 本世纪80年代以来,智力心理学的研究又重趋繁荣。本文总结了当前对传统的智力本质,智力研究方法,智力测验理论的质疑;介绍了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体现当代学术思想与技术观点的新的智力研究模式;然后,对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智力 心理学 当代


一、当前智力心理学研究对传统智力观点的批评


(一)对智力本质传统认识的批评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本质上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影响人类具体行为操作的整体性功能单位。”也就是说,人类一切基本能力中存在着共同成分。心理学家称这一共同成分为“一般智力”“g因素”或“IQ”等。传统的这种智力观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概括起来,其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许多智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具有的各种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一种能力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其它能力的变化发展;②通过对一般智力进行因素分析发现,一般智力之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或几种起主导作用的基本智力因素,所以智力是由一种或几种智力因素综合而成;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测量,研究者发现智力因素的优劣与个体的IQ分呈高的正相关。由此,IQ分成为智力的一种表征。


当代智力理论认为,传统智力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对智力本质的看法,就是错误的,它将智力研究引入了歧途”。因为其所赖以成立的依据,都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获得的,但这种方法本身,正如Sternberg指出的,存在重大的缺陷。第一,从智力整体中离析出智力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的联系方式的认识是主观的。智力因素是研究者通过对具体实验分离出来的,但这些实验类型的选择、实验过程及被试的差异与范围都由研究者决定,这样,实验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研究者主观色彩。所以,虽然某些因素分析模型较之其它模型较合理或有价值些,但其结果却很难让人作出正确或错误的评价。第二,智力因素是“二次抽象”的结果,它只是对某些智力表现的再次描述,并未真正解释智力的结构。研究者在因素分析过程之初以智力测验的原始分数代表个体真实智力差异,然后通过因素分析法把这些原始分数再次抽象,转换成一个代表这些原始分数的数学──逻辑模型。这样,虽然这一分析过程更为高级些,但它并不能比原始分数更揭示智力的本质。


Thurstone(1974)也曾指出“只有在基本的操作性定义很缺乏的研究领域里,因素分析法才是有用的。”因此,对今天的智力研究而言,仅用因素分析理论揭示智力的结构是不够的。智力的本质有待全新的认识。


(二)对智力测验理论的批评


自从比奈编制了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用以鉴别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儿童个体差异,智力测验便风行全世界。然而随着这一测验的推广与完善,它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进行“智力诊断”而非“智力选择”。事实上,个体之间有智力差异吗?智力测验能测定这种差异吗?在智力测验之初人们就提出了质疑。当代智力研究认为,个体之间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智力测验在测定这些差异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尤其对教育更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解释智力差异的原因方面,当代智力心理学家们更为偏重生物学观点,认为个体智力特点更多地源于个体遗传禀赋,遗传决定了个体智力发展所能达到的可能范围,后天的环境与个人努力则只是让个体处于此范围内具体的某一水平。因此智力测验的目的应是选择适合个体能力发展的教育或训练方式。此外,智力测验的基本理论建立在智力的因素分析观点之上,因而也遭到较多的批评。第一,智力测验内容缺乏客观性与标准化。人们对智力概念难以统一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解释智力时一定要涉及文化、教育等外界因素,智力测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同的文化痕迹,因此其公正性很难保证。虽然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文化平等”与“文化消除”的测量原则,但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通过个体主观内化后反应出来的,即使在文化背景完全相同的前提下,不同个体接受文化影响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智力测验要完全作到文化平等非常困难。第二,关于测验分数的可信性。人们认为IQ能代表个体的智力水平主要因为:(1)IQ与人们关于聪明或愚笨的日常经验非常相近;(2)IQ与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事业成就相互联系;(3)相同文化背景下个体IQ仍有差异。针对这些理由,Elton曾作过实验,研究者让同一个人根据被试的不同爱好扮演不同的行为,然后让被试对此人进行“聪明或愚笨”的评价。结果表明,被试的判断与自己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因此研究者认为,人们关于智力的判断深受自我观念影响,缺乏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IQ水平与其事业成败确实存在着相互联系。研究表明:IQ越高,个体事业成就程度越大。然而,个体事业成就与智力相关程度到底如何?是否事业成就大小完全源于智力水平?对于这些实质性联系,智力心理学研究目前仍无法回答。


二、当代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



20世纪80年代后,智力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传统智力研究只注重智力结果的研究倾向的不足,其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对智力活动内部过程的探索,力求通过机器模拟,从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解释智力,因此,当代的智力研究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即“信息加工”理论。

(一)初期的信息加工理论


初期的智力信息加工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个体的反应时与信息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反应时为外部指标而推论个体的智力活动过程及其水平。智力的信息加工思想源于本世纪60年代。Hick(1952)在实验中发现,个体双向选择反应时与所呈现刺激的信息容量呈线性联系,这一线性关系的斜率与个体进行信息转换的效率与速度相关。这一研究发现是信息加工思想的最初萌芽。随后,Roth(1964)把这一线性斜率与个体IQ相比较,指出在信息容量相同的条件下,反应时线性斜率与个体IQ呈负相关。


80年代初,Jensen进一步阐述了反应时与信息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树形结构模型”,他认为大脑皮质中等距排列着众多物理刺激反应中枢。外界刺激通过特定的神经通道传递,激活大脑皮质中的特定反应中枢,然后由中枢作出特定反应。在此树型结构中,影响个体反应时的因素有二:外界刺激强度与神经通路上各个关节点的激活阈限。在外界刺激程度相当的条件下,个体神经通路关节点的阈限越低,所需反应时就越短,个体智商也就越高。


智力信息加工模型 Weiss认为,智力信息加工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反应时与所需信息量都可以用数字加以量化,若个体的数字超过平均值说明其信息加工程度较好,智力亦较高。

(二)后期的智力信息加工理论


初期的智力信息加工理论将智力看作是孤立的封闭系统,且着力于智力活动的低层水平,因而进入80年代中期后逐渐开始衰落,一些注重于智力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模型出现了,其中较有影响的是Sternberg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与R·Kirby和R·Das的PASS理论。


1.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


Sternberg的三重结构理论(tria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包括三个亚理论即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情境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它阐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过程;经验亚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时的能力和心理操作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能力;情境亚理论说明智力各成分在适应当前环境,自我成长及选择与个人生活有关的新情景等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在进一步的研究后,Sternberg认为智力的成分亚理论又包括三个层次不同的部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是智力活动的高级管理成分,它的功能是计划、评价与监控;操作成分的功能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及提供信息反馈;认知获得成分的功能是学习如何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智力理论从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及经验与智力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智力的结构,使我们对智力的理解大大进了一步。


2.PASS理论


Kirby & Das把信息加工理论与认知研究新方法和智力的传统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此探讨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提出了智力活动的“计划-注意-同时加工-继时加工”模型,简称PASS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他们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①注意-唤醒系统:个体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和作出计划的基本功能系统,起激活和唤醒作用;②同时-继时加工编码系统:负责对外界刺激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与存贮,在加工方式上分为若干单元同时开始编码的同时性加工与若干单元先后孤立地进行的继时性加工,此过程是整个认知系统的核心;③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性工作,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三个系统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在同一知识背景下执行各自的功能。



三、智力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随着对人性的双重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智力研究者逐渐发现进行智力研究,必须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种知识,采取理论推导与实验操作两种方法。由于研究者们不同的知识背景以及价值取向,智力研究出现了沿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进行的两种大的趋向。

(一)从先前着重于宏观的角度,采用对智力进行计算机模拟过程与结构的研究,逐渐转向智力研究微观水平,着重对智力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表现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认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曾让我们感到智力本质揭示已指日可待。Simon(1965)年预言20年内,机器将能做出人能做的一切,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研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拓扑性质视觉的实验研究的冲击,使人们对将智力视为是离散符号的处理的计算理论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神经科学在近几十年里发展了生物医学构像技术,脑事件相关电位方法,以及细胞神经科学和分子神经生物学,为直接对人类认知活动,探求人类智力的脑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于是由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倡导,认知心理学迅速与神经科学相结合,孕育出了一门新的以“智力和大脑的关系”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认知神经科学。从事这门学科的专家们将在实验的水平对意识问题(如盲视现象的发现)、认知进化、智力模块性、以及知识的先天来源与后天来源等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揭示智力的本质及智力活动的过程。


(二)从先前注重的以自然科学技术探索智力的内部结构,逐渐转向注重智力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从社会生态方面对智力进行研究,表现为智力的生态文化研究受到重视。


生态化趋势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总的趋势,其产生直接源于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例如研究的真实性受到破坏,研究缺少必要的外部效度等。智力研究作为当前科学领域四大基础研究之一,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然要受这种生态化研究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类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智力研究者们愈益明确地认识到社会文化对智力、智力发展及智力特征的制约性。社会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生态文化,重视社会文化与生存环境中的文化成份对智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致使智力研究中出现了生态文化的研究趋向。当前,关于智力的生态文化研究在国内外都开展起来。国外,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国内美籍亚洲人、拉丁美洲人、印第安人、黑人和白人之智力比较及根源分析。国内也有一些此方面的研究,如对海南省黎、汉两民族中小学智力发展的研究;对汉、藏、回、及东乡族儿童的智力发展研究;西南地区民族学生的智力观念的跨文化研究以及西南地区民族融合地和聚居地8-15岁几种少数民族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等。


智力生态文化研究代表人之一Berry认为,从生态文化角度研究人的智力有两种方式,一是强调文化环境(包括个体习得的文明习惯,社会的文化传统等)对个体智力形成的影响,表现为智力的跨文化研究;二是强调生物学因素(包括人的自然环境及环境中的生物属性,如遗传、亲缘等)对智力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智力的种族研究。生态文化论者一般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平行的、联系松散的智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认知风格。三种智力分别与种族主义观,相对主义观和普遍主义观三种原则相联系。并且,在普遍主义原则指导下,一般认为,个体智力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认知风格或认知策略而造成的。


为了在定性的基础上对智力进行定量研究,生态文化论者将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分为了四个方面:①生态背景,包括为人类反应提供的所有背景因素,依据不同水平可区分为生活空间与心理事件;②经验背景,提供个体学习的一系列当前经验模式;③表现背景,说明个体表现出特殊行为的环境因素;④实验背景,个体对一种有控制的刺激作出反应。四种不同的背景,通过伯利称为“弧”的东西与个体的四种不同的行为结果相联系。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智力的生态文化研究,顺应了心理学研究的总体潮流,如果能在文化差异的确认及研究本身的严格控制方面有所突破,在智力的研究方面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可以肯定,智力的研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有更大的发展与根本性的突破,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向,将沿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条基本路线,在理论研讨与应用技术两个方面,在微观探索与宏观探索两个层面,在内部神经机理与外部生态环境两个领域全面展开。并且,随着对人类智力研究的深入,开发智力的运动与技术也将得到极大的重视与发展。


(2004-06-20  《心理学动态》 ,蔡笑岳等)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09-4-5 14:23
标题: 近二十年智力、智力测验及智商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智力、智力测验及智商研究述评

转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1期

作者:张继平

【作者简介】张继平(1972- ),女,江西吉安人,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理论研究室助教,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普通心理学。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近20年来有关智力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从智力的概念、智力测验到智力的本质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在新的世纪里将相互补充与结合,走一条综合的道路。

【关键词】智力 智力测验 智商

【正文】
   
  一、智力和智力理论
   
  1.关于智力
   
  一个多世纪以来,理解人类的智力及其发展一直是心理学家的主要目标。从智力的定义到智力的本质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强调认知能力,如Binet和Simeon认为智力是正确地进行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有的更强调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如Wechsler认为智力是个体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能力。[1]
   
  关于智力存在两种态度的对比,这两种态度几百年来是相互竞争、交替出现的。根据古希腊诗人亚契洛克斯的划分,人的智力可划分为两大派别:一是刺猬派,也叫整体派或聚合派,把一切智能都看成是一个整体,认为主要智能作用都是大脑的总体性能。认为:(1)有着单一的、神圣的能力;(2)能力是人类的特殊的性能;(3)个体生来便具备某种定量的智能。另一是狐狸派,又叫定位派或分解派,认为智能碎裂成好多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操作,认为神经系统不同部位传递出不同智能。[2]
   
  1981年吴天敏从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关系上,以整体派的观点这样定义:智力是脑神经活动的针对性、广扩性、深入性和灵活性在任何一项神经活动和由它引起并与它相互作用的意识性的心理活动中的协调反映。[3]
   
  1999年王垒提出综合智力,认为智力包括认知因素、动机因素、情绪化因素及个性因素。认为智力是多因素的整合而非简单相加。[4]力图跨越刺—狐的对立局面。
   
  总体上看,人类关于智力概念的认识发展趋势是从混沌一体向简单分化,再从简单向复杂分化,并在复杂分化的基础上向高度整合阶段发展。从分化到整合,从复杂到概括,从现象到本质是智力概念发展的基本趋势,其结果将产生一个比较统一的揭示智力实质的,在一定高度上进行概括的智力定义。
   
  2.主要的智力理论
   
  60年代以前,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一直占优势。这一模式的智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智力是人脑内部有待发现的能力构成,建构这一模式理论的主要方法是因素分析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Spearman的二因素论,Thurstone的群因素论,Guilford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Gattell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以及Vemon的层次论等。他们主要对智力进行静态的因素分析。
   
  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更重视对智能活动的内在过程进行分析,出现了一股以新的智力观超越或取代传统智商概念的思潮,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近20年来,关于智力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主要出现了以下理论:
   
  (1)智力的层次理论 Carroll和Hom 1993年提出,认为智力有三个层次。最上层是一般智力因素,类似于Spearman提出的普遍智力因素;中间层则为八种广泛性能力因素,包括晶体能力、流体能力、一般记忆学习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提取能力、加工速度能力和认知速度能力等;最下层是领域限制能力,包括序列推理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等等。[5]
   
  (2)智力的多样性理论 由Gardner 1983年提出,认为有七种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后来又提出还有精神智力、关于存在的智力和自然智力。[2]
   
  (3)智力的三元理论 Sternberg 1985年提出,包括三个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ial Subtheory),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Subtheory),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这一理论对传统IQ测验所持的基本观点仍是“超越”而非完全地“取代”。[6]
   
  (4)成功智力理论 Sternberg 1996年提出成功智力,即适应环境选择和塑造环境来达到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目标的能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7]
   
  (5)智力的PASS模型理论 J.P.Das等人1990年提出,他们主张“必须把智力视作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提出一种新的智力即PASS模型,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因素构成论的智力论。[8]
   
  (6)真智力理论 Perkins 1995年提出,认为智力有三个基本方面:神经的、经验的和反省的。Perkins认为,神经智力是人们神经系统的功能,大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不可传授。一些人的系统比另一些人的运转得快而且精确,这类似卡特尔的流体智力。经验的智力是从经验中学来的,它是知识的扩展和组织,类似于卡特尔的晶体智力。智力的反省方面是指记忆和问题解决的策略,这类似于元认知或认知监控的成分。[5]
   
  (7)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 Ceci 1996年提出,认为多种认知潜能、背景和知识是个体表现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每种认知潜能使个体在一个给定的领域内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监控思维和获得相关的知识。[9]
   
  (8)情感智力理论 认为情感智力是指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现情感的能力;产生促进思考的情感能力;了解情感和情感知识的能力;控制情感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增长的能力。已有事实证明情感智力的存在,当然还需要全面有效地确定这些组成成分。[5]
   
  这些理论突破了智力研究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外显理论研究的思维模式,不是仅就智力的内部机制进行探讨,而是从个人的背景关系,个体经验的连续水平,智力的内部机制三大角度探究智力本质的整体表现。
   
  理论的发展一般离不开研究方法的突破,新的理论研究吸收了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以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全面地把握人的智力的本质,可见,把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是最新理论方法论上的重要特色。
   
  当然,这些理论不是完美无缺的,很多理论还似乎处于初建阶段,有待丰富和发展,而且他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智力理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共同的。它们都强调智力的生物学基础,认为智力是一种基本加工机制,或存在一系列多重智力、模块、认知潜能。此外,三种理论特别强调个体所处的背景,即影响智力的环境因素,由此可见,智力的研究将继续探索生理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焦点。
   
  随着一些更为成熟的智力认知理论的形成,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入地揭示智力的内部加工过程,并以此作为评价智力的差度和标准。
   
  3.智力发展连续性
   
  关于智力发展的最基本问题:智力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本世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智力发展不连续——婴儿期智力似乎在本质上有别于以后年代的智力。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在传统智力测验中婴儿期得分与其他时期得分相关往往很低。但近十几年来有资料表明这一结论可能有误,智力可能在一生中都是连续的。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动机、态度一样,依赖于某种潜在的认知成分。这些能力从婴儿到儿童后期的发展中似乎存在某种程度的连续性。另外,也有证据表明信息处理的某种成分具有连续性,如对问题下定义,选择策略和决定问题的答案等。
   
  尽管心理学研究者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仍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智力测验的技术,传统智力测验仍占统治地位。Sternberg和Gardner等心理学家的努力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导致新的测验技术方法的产生,但目前还不能肯定这样的测验是否会代替传统的智力测验。大多数流行的智力测验得以保留,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能成功地预测测验所要预测的主要目的——学业成绩。当然,它们在测验领域的重要地位也并非没有争议。
   
  人类的智慧有巨大的潜能,人的智力如同地下矿产资源,只有通过智力开发尽可能地调用潜能,使潜在能量充分外化和发挥,将潜在的智力积极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智力。
   
  二、智商及智力测验
  
  1.智商、智力测验及其重要性
   
  智商(IQ),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用以表示智力的水平,1916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首先采用这一概念。
   
  现在标准智力测验已成为许多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和团体智力测验中的得分成为指导心理教育领域和一生中职业选择安置和决策的主要依据。分数决定着是被定为弱智还是天才。在美国,智力测验分数还决定是否受特殊教育计划跟踪、是否进入名牌大学或被提供其他教育机会,以及是否服役当军官或接受管理训练计划,智力测验在分配社会资料和机遇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心理测量是指导日常生活的最主要的心理学成就。
   
  研究个体差异的创始人高尔顿认为:智力测验应尽可能直接测量智力A,即导致个体在执行认知任务能力上有差异的认知活动的生物基础。测量的本质是生物学的和生理学的。心理学家如Auther Jensen正在研究当代“高尔顿式”的测验,他们声称正在测量中枢神经系统的完善性——内在能力。而智力B,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智力表现,不仅深受一系列个体因果的影响,而且还受教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10]
   
  现行智力测验的奠基人Binet则更关注智力B,认为测验与日常生活有关。Binet的观点占了上风,这是由于他的心理测验改革与西方社会需要一致。职业的选择以及决策等方面要求制订新的测量工具对智力进行有系统的客观的观测。
   
  2.关于智商的批评
   
  作为预测学业成绩的最好手段,智力测验已经具有了心理测量学意义上的效度,但它们还不能很好地预测人们生活中的其他成绩,不能公正地代表一个人的全部适应性行为。因此,我们认为高智商并不代表一切,它和人的成就和幸福生活等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甚至只有较小的相关。[11]
   
  (1)智商与人的成功相关很低。成功只是部分取决于智商,除智商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生理上的缺陷、政治上的迫害、经济方面和家庭的突发事件等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障碍。首先,低智商者也可能成功,比如Sternberg在小学三年级智商测验中完全失败。其次,高智商者未必成功,比如一个智商很高的医生在医学院成绩非常出色,但实际表现中对待病人态度十分恶劣粗暴,如果可以选择医生,大多数病人可能都会另找他人。还有,成功者未必高智商,比如一些智商未必高的体育运动明显、模特、歌星等人却能在各自的生活中获得成功。
   
  (2)智商与品德相关很低。即使一个人有高智商并成功了,这也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在各国人们的观念里,诚实、善良、仁慈、值得信赖等高尚的品德都被放在较财富获得高得多的位置。历史上法西斯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都远不愚蠢。我们认为一个恶人拥有的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行骗就更易成功,也更能够聚积大量的不义之财。
   
  (3)智商和幸福美满相关很低。不是有一句谚语:“你宁愿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做不幸的苏格拉底?”高智商者更能看到世界丑陋的一面,能预见灾难、甚至不满意于已取得的成就。高智商者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也不能决定一个人优于另一个人。
   
  (4)智商不等同于常识。高智商者并不代表拥有较多的常识,事实上我们发现,高智商者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常识。常识是很难等同、甚至是很难测量的,但对日常生活却相当重要。天才往往生活在一个抽象的领域,这些抽象的领域可能跟大多数人眼中的生活没有联系。
   
  3.关于智力测验的批评
   
  (1)智力测验是一种“无理论”。智力也不仅仅是智力测验出的东西。智力测验只要不纠缠其是否能测量出智力时,就可放心使用。[12]
   
  (2)智力测验在社会文化、经济和种族、民族问题上造成偏见,有人认为测验本身就能表现出社会和经济上存在的差异。[8]
   
  (3)智力测验造成的不公正的潜在因素不仅与主持测验的人有关,而且与测验本身有关。对于从未做过测验的人来说,测验情景与测验所需的技术都是陌生的。
   
  (4)智力测验的成绩受一系列动机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它们与规范的认知和成就无关。
   
  (5)智力测验被作为最终结果而被滥用,有人认为应用社会能力作为一项功能性智力指标,取代智商作为社会干预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以考虑到个体的适应性、动机性和情绪性特征。
   
  因此,智力的测量仅仅是智力的测量,而非人的测量,对于智商的研究目的也只是用我们的知识使之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变得日益可能,那种只关心智商而忽略人类的其他方面的做法是荒唐而不明智的。
   
  三、评价和建议

    那么,智力研究到底走向何方?

    就目前来说,心理学家们已越来越趋向于赞成和强调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因此,关于智力,研究者们最终将承认它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下的产物,并将把个体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理机制作为个体智力发展及水平的最基本前提,从而,智力的生物学观念将逐渐被揉合到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的概念或认知心理学概念中去。作为它们遗传基础和发展保证而存在,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之间的许多共通之处使不同的智力研究方向结合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预测,在新的世纪里,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将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结合,走一条综合的道路。尽管仍会有纷争,但心理学家将站在同一屋檐底下,即承认这种结合势在必行。[13]智力研究的新趋势是:研究领域系统化;研究取向多元化与综合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数学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研究人员高级化与合作化。[14]

    1.智力概念的界定应重视其生理方面的内涵。归根到底,智力是由神经活动决定的,而不纯粹由心理活动决定。研究者是否能在此前提下以结构论意义上的结构的角度来定义智力。

    2.智力理论应强调创造力,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核心,智力的测验就应突出对创造力的测量。

    3.研究智力的范式很多,这些范式大部分是互补的而不是矛盾的,因此,特别需要扩展对有关智力观点的研究,同时对那些没有直接经验证据的理论发展应持谨慎态度。

    4.心理学史上先有智力测验,后有智力理论,心理学与智力测量的隔阂造成长久以来智力测验没有正确的智力理论指导,使得智力测验的研究者们封闭起来并满足于测量方法上、技术上的精致。应把心理学主流同智力理论结合起来,正确的智力理论应该是科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是进行智力测验的必要条件。[6]

    5.智力测验从诞生一开始就宿命地决定了它只能够依赖于因素分析理论,只能把智力当作静态的特性加以分割,不可能产生另一形式的智力理论,智力测验研究方法的改进会极大推动学科的发展。

    6.社会不能继续滥用智力测验,把智商的改变作为评价预防、早期教育和社会干预有效性的标准,我们应集中精力制定一套可信、有效的社会能力检验标准,以便在自然环境和复杂社会情境中研究儿童,更有效地评估儿童的适应行为。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86.
    [2] H.加登纳.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6、187.
    [3] 吴天敏.关于智力的本质[J].心理学报,1981,(3).
    [4] 王垒,等.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J].心理科学,1999,(2).
    [5] 黄洁华,等.智力及其测量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2):189-191.
    [6] R.J.斯腾伯格.俞晓琳,吴国宏译.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R.J.斯腾伯格.吴国宏,钱文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杨艳方,谭和平译.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张进辅.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3):330-334.
    [10] 陈雪枫.浅析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估的研究趋势[J].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3):30-35.
    [11] 金瑜,李其维.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2):1-8.
    [12] 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56.
    [13] 陈中永.智力概念探新[J].前沿,1995,(5):7-14.
    [14] 余欣欣.智力研究的历史、现状、未来[J].广西师大学报,1996,(4):52-58.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