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世纪之交回眸华国锋性格行为特点:迷信倾向严重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卓    时间: 2011-2-1 16:11
标题: 世纪之交回眸华国锋性格行为特点:迷信倾向严重
(转帖)

  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即将世纪之交。

    在这本书中评价华国锋,是从世纪之交来看华国锋。

    但这里更重要的意思是,从未来、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华国锋。这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更高的历史视点。

    现在有一些舆论认为,总起来说,华国锋是一朴直老实的人,就是没本事。这个看法可备一说。

    但是,这种评价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论罢了。它没有抓住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这一大的背景来观察和评价华国锋。

    华国锋对于从“文化大革命”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的中国转型需求,既没有敏锐的感觉,也没有前导性的思考。

    “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实施一套“偶语者弃市”的严酷封建专制,再加上锁国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文化大革命”冲击破坏,已经把中国拖到崩溃的边缘。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早已十分不满。1976年4月5日天安门抗议运动,就是这种不满的爆发。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之后,人民看到周边日本及“四小龙”在这些年里获得飞速发展,十分震惊。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迫切希望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大革命”那种局面,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内斗局面,为国家开辟一条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真可谓是举国期待。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一个领袖做出评价,最重要的就是要看他有无时代的感悟力、洞察力,并且能否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反应。特别是要看他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能不能把握人心,把握脉搏,正确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的问题。这是评价领袖人物最重要的标准。

    华国锋粉碎“四人帮”有功,可是他强力推行“两个凡是”,说明他在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上是不及格的。

    “两个凡是”表明他对毛泽东之后的时代需求麻木不仁,拿不出符合人心、符合时代潮流的对策。

    从现代化的标准来看华国锋的思想和实践,他的性格和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过去取向

    “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说明华国锋更为强调的是祖先崇拜和传统尊敬。这正是小农社会为了延续家族并使人们留在土地上有效地从事农业生活所强调的价值观念。其特点是认为传统的事物最有价值,厌恶和害怕创新,认为新的东西十分可疑。中国封建社会“称尧舜、法孔孟”,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而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人则注重未来取向,厚今薄古,喜新厌旧,立足今天与未来,愿意不断创新与改进。

    二、迷信倾向

    结合华国锋的情况来看,它的内涵主要是指:对权威盲目服从,神化崇拜对象。这也是前现代化社会即传统农业社会的典型性格。华国锋迷信什么权威呢?毛泽东晚年的权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权威、“文化大革命”的权威,即使这些权威被长期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他也要笃行不误。而现代化社会是一种更多地强调平行、思考、试验、探索的社会,对权威盲目服从和迷信的倾向较弱,由于社会向多元发展,一切都尽量代之以法律和法治,不热衷权势。另外就是多采用相对观念,理解人与事的复杂性,不把权威和习俗绝对化。

    三、依赖心态

    邓小平曾批评华国锋“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可以说一语中的。

    “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一种依赖。传统社会的中国人,自幼及老都有强烈的依赖需要。这是因为整个社会向每个人提供的都是依赖的训练。依赖什么呢?依赖旧有的思想,依赖长者的指导,依赖单位 缺乏自信与决断。因为自由与责任相联系,所以诸多中国人宁愿舍弃自由,以回避独自承担不可测的风险和责任?对于华国锋来说,他的依赖对象是晚年毛泽东。邓小平批评华国锋说:“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 两个凡是 。”离开毛泽东晚年的治国思路,华国锋就很难开辟新的道路了。而现代化社会所需要和提倡的,则是凡事自动、自立、自主,免受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影响。这就需要有较大的自信心与决断力,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尝试用新的办法来解决。

    四、本本主义

    本本主义的特点是从本本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唯书唯上,泥古不变,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主观和客观相隔绝。华国锋正是如此。他把毛泽东的言论当做教条、教义,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加以神化。他认为只要凭着这些条条,就可以凌驾实践,指导一切,判断是非,剪裁事实。这也是传统社会传统人的主要特征之一。


    以上,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华国锋的性格行为特点。

    当然,华国锋的决策,还有现实政治斗争的功利考虑,但是,我们从他做出这些决策的心理因素和政治文化背景深入考察,是不难得出上述结论的。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