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景观 [打印本页]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0-11-16 23:50
标题: 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景观
阿玛尔菲海岸地带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区内,那不勒斯南方,占地11000公顷,阿马尔菲城镇建立于公元四世纪。历史上阿马尔菲城是主教教廷,后来成为商业中心。城市历史:考古发掘导致了波西塔诺附近的拉波塔洞穴的发现揭示了这一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而且在古罗马时代已经有很多小建筑沿着海岸建立起来,但是这一地区在三世纪人口才逐渐稠密起来。在四世纪哥特人入侵之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开始往南部地区迁移并定居在后来以阿马尔菲海岸地区知名的地区。这座被称作阿玛尔菲的建有防御工事的城市在公元596年成为主教教廷所在地。

目录

简介
批准
详细内容
评价:



简介
  中文名称: 阿马尔菲海岸景观   

英文名称: The Costiera Amalfitana   

国家: 意大利   

所属洲: 欧洲

批准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I) (IV) (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报告。

详细内容
  尽管这座城市在公元838年被伦巴底人征服并遭到过洗劫,阿马尔菲很快就设法收回了主权,只是象征性地向拜占庭帝国当局宣布顺从。公元850年阿玛尔菲是意大利第一个海上共和国。它的版图向西一直延伸到蓬塔坎帕内拉(正对着卡普里),向东一直延伸到切塔拉。由于阿玛尔菲政治上的自治,紧靠着伊特鲁里亚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农业上的富庶,阿玛尔菲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从九世纪开始这里就变成了海上商业活动的重要中心。这座城市的强大是与中东地区的贸易紧密联系的,贸易增加了人口并引起的航海领域的包括罗盘在内的一系列发明。

  公元1343年的地震和1348年的瘟疫毁灭了这里一大部分的人口,破坏了很多由以前的商业活动积累起来的财富。从那时起者作建立在阿玛尔菲海岸的小城对世界商业的贡献就很小了,除了过去获得的良好信誉,并且开始主要依靠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海洋物产生存。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小城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又对阿玛尔菲海岸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推动。城市景观:世界遗产名录上列出的这一地区几乎和古代的阿玛尔菲共和国的版图完全一致。在这里市政当局管理下的区域中阿玛尔菲和波西塔诺正好处在中心位置。由于所有的占领者和商业伙伴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特色,今天的阿玛尔菲海岸地区是一个由西西里、阿拉伯与诺曼底风格建筑的完美混合体。近代的风格对这里的城市结构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通向海岸的斜坡上的拥挤不堪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的中世纪风格与边界。他们的轮廓十分和谐的混合在周围的地中海式的景观中。阿玛尔菲海岸的众多小城镇组成了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居民点的博物馆,这里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因为源于十分复杂的地形与历史产生的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特性,阿玛尔菲海岸地区是一处重要的中世纪城市景观。

评价:
  阿马尔菲海岸的狭长地带是漂亮且形式多样的屈指可数的自然景观之一。从早期中世纪始,这里就有人类群体集中居住。此地有一大批像阿马尔菲和拉韦洛这样的小城市,它们都拥有不少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作品。这里的农村地区也由于此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而被充分加以利用,偏下的坡地由阶梯式的葡萄园和果园构成,上面的坡地则是牧场。



阿马尔菲


阿马尔菲(Amalfi),是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的一个市镇及坎帕尼亚大主教教区所在地,位于萨莱诺湾湾畔,在北纬40度38分,东经14度,那不勒斯东南24英里处。该镇位于一个深谷的谷口,及莫达·色或图山的山脚(1,315米,4,314呎),被壮观的悬崖及海岸景色包围。这地曾是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的首都,是公元839年至大约1200年间在地中海的一股重要的贸易势力。  

 历史   

阿马尔菲于6世纪第一次被提及,并很快作为强大航海势力而获得了重要地位,他们由国内向外进行谷物、海盐、奴隶、甚至木材贸易,以获得埃及和叙利亚刚铸造好的黄金和第纳尔(一种货币),从而可以购买拜占庭帝国的丝绸并再卖到西方。在9世纪意大利大部分地方都还是进行以货易货贸易的时候,阿马尔菲的商人已用金币买地的。在8及9世纪,当地中海贸易复苏的时候,在威尼斯还在初期发展阶段,阿马尔菲与基达(邻近阿马尔菲)分享意大利东面的贸易,而在848年阿马尔菲的舰队援助教宗良四世对抗萨拉森人。   

阿马尔菲是一个独立,有人口70,000人的共和国,在公元一千年阿马尔菲公爵曼苏一世(966年–1004年)统治时达到了最高峰。阿马尔菲在他的统治下除了有段短时间成为圣娜洛圭尔玛四世的附属国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维持独立,这状况直至1073年。在该年该城落于阿普利亚的诺曼人之手,但仍授予很多权利。可是,在1131年,这些权利被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取消。在1135年和1137年,阿马尔菲被比萨夺取,并迅速地降低其重要性,尽管它的航海法典Tavole Amalfitane直至1570年前仍为地中海内其它人认识。在1343年下城区的一大部分被一次海啸摧毁,而现时阿马尔菲的港口的重要性很小。   

圣安德烈的墓地   

天主教百科全书notes记载在1206年建成市内主教座堂的时候,阿马尔菲人卡普阿枢机皮亚切奥将圣安德烈的圣骨被由君士坦丁堡运往意大利坎帕尼亚的阿马尔菲。供奉圣安德烈(亦包括阿马尔菲本城)的阿马尔菲大教堂,其地下墓室有一个坟墓,还仍然存有该名门徒的躯体。   

今日状况   

阿马尔菲现时是阿马尔菲海岸上的主要城镇,并与邻近海岸的其它城镇一起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例如波西塔诺、拉维罗等。阿马尔菲亦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阿马尔菲海岸亦以生产柠檬味道的利口酒闻名。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1-16 23:54 编辑 ]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0-11-16 23:55
阿马尔菲海岸 中国古文明从这里登陆欧洲




从那不勒斯驱车南行,越过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就进入了南意大利一段最美丽、神奇、富有诗意的海岸——阿马尔菲海岸。它全长37公里,面向苍茫的地中海,背靠险峻的皮琴蒂尼山。狭窄的濒海公路蛇行于陡岸峭壁之间,车窗外的悬崖拍浪不时直逼眼前,每一个转弯都在海天一色中幻化出不同的风景。漂亮的意大利导游小姐说,这是“通达天堂的道路”。

  在地中海的和风滋润下,皮琴蒂尼山草木丰茂,终年碧绿。一个个依山而建、色彩明丽、白云缭绕的小镇,宛若一串珍珠散落其间。因其迷人的景色和灿烂的历史,阿马尔菲海岸连同这些小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自然文化遗产,统称“阿马尔菲海岸区”。

徜徉在“天堂之路”领略地中海风情

  海岸明珠中最耀眼的一颗是拥有六千人口的阿马尔菲镇。在公元8世纪到17世纪期间,这里曾是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的首都。当时,意大利半岛上并存着热那亚、威尼斯、比萨和阿马尔菲四个航海共和国。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阿马尔菲曾是其中最繁荣的国家。世界上第一部航海法典于1262年在这里诞生。这部包含62章、长达数万言的法典原始版本,现存于佛罗伦萨博物馆。在阿马尔菲镇政府博物馆可以看到它的两卷分别用意大利文和拉丁文书写的古版复制本。

  公元13世纪是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鼎盛时期,人口一度达到十几万。阿马尔菲人向地中海彼岸的埃及、叙利亚、拜占庭等国输出葡萄酒、柠檬、木材、武器以及从巴尔干半岛贩来的白人奴隶;再从那里买回布料、地毯、纸张、咖啡、香料等贵重商品,销往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阿马尔菲镇中心有一座宏伟华美的教堂,其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和色彩,正是这段繁华岁月的历史注解。

  今日的阿马尔菲海岸区已失去其古代的航海价值,成了欧洲旅游休闲的胜地。全区现有十五个小镇,总人口不到六万。这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每个小镇都极为舒适、悠闲和安宁。所有建筑都倚山面海,层层叠叠,直达山巅,到处是壮观的悬崖、美丽的海景、金色的阳光、透明的空气和浓浓的绿色,宛若人间仙境。置身如此美景,真正感到心旷神怡,纵有千般烦恼,纷繁复杂的世界也会抛于脑后。夜晚,宁静的小镇街道弥漫着梦幻般的色彩。奔放的南欧音乐飘到烛光摇曳的餐桌上,品尝着地中海的海鲜和甘醇的葡萄酒,浪漫与温馨便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此时,不免会想起导游小姐说过的“天堂之路”。

中国“蔡侯纸”藏身阿马尔菲博物馆

  阿马尔菲海岸不仅使远方来客领略到真正的南欧和地中海风情,更可在此寻幽探古。两年前刚刚发掘出土的一处古罗马别墅,证明早在公元一世纪这里已是王公贵族避暑之地。

  阿马尔菲古兵器博物馆显示了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曾拥有一支颇有实力的海军。它的舰队还曾援助过教皇利奥四世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并从伊斯坦布尔运回据说是耶稣十二宗徒之一圣?安德列的遗骨。现在,圣人遗骨就安放在阿马尔菲镇中心的多莫主教堂,吸引着大批信徒前来朝圣。在蒙泰阿尔比诺镇,有一个完全在山体内挖掘的、长约三公里的古水道。其工程之浩大、结构设计之科学合理,令人慨叹阿马尔菲先人与天奋斗的魄力和智慧。在一处处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的中世纪教堂里,精美的壁画、镶嵌画和栩栩如生的雕塑,显示了古代阿马尔菲人的高度创造力和艺术之恒古不朽。



  然而,更令人惊异的是,阿马尔菲与中国古代文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据阿马尔菲的一些史籍记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正是经由阿拉伯国家在此登陆,再由这里传播到整个欧洲的。

 阿马尔菲镇有一座造纸博物馆。据该馆负责人介绍,大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阿马尔菲人从阿拉伯国家引进中国造纸技术,创建了欧洲第一座纤维造纸场,生产出“新一代纸张”,即中国于公元105年开始广泛生产的“蔡侯纸”。到1200年左右,这里的造纸场发展到六十多个,成为意大利半岛最大造纸基地。现在的这座博物馆就是在当年的一个造纸场基础上扩建的。场内整个生产流程的设备保存完好,其中有中世纪用栗子木制作的粉碎机、17世纪初更新的铁制水轮驱动机、压制纸张的木模和铁磙、纸浆沉淀池等。这些设备现在不仅可以正常运转、向观众示范,而且还可使用亚麻、破布等原始材料生产少许古典纸张,为博物馆创收。用古典纸张制作的信封和便笺,虽略显粗糙,却典雅古朴。

究竟是谁发明了指南针

  在阿马尔菲海岸区,所有导游手册上都印有一句话:“这里是指南针发明者弗拉维奥?吉奥亚的故乡”。波西塔诺镇一个广场上还有一座17世纪树立的纪念碑,上书大意如下的文字:“在您身后第六个世纪,我们以激情、感激与希望纪念您——弗拉维奥?吉奥亚,阿马尔菲的古老源泉,意大利的不朽荣耀。”意大利的一些出版物也都介绍过这位“发明家”。

  对此,阿马尔菲海岸区政府的三个陪同人员有三种不同说法。一位是区旅游公司的中年职业导游。她说,弗拉维奥?吉奥亚发明指南针已是此间几个世纪以来的“定论”,她也是一直向游客作这样的讲解。另一位是区旅游局官员,她说,弗拉维奥?吉奥亚确实是指南针发明者,或许是中国后来将它进一步完善了,或许是两国分别实现了这一发明。第三位是阿马尔菲旅游学校校长米凯莱,一个历史知识相当广博的学者,被称为阿马尔菲地区的“活字典”。他说,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12世纪开始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但弗拉维奥?吉奥亚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物。他的出现源于14世纪意北部埃米利亚地区历史学家弗拉维奥?比安多的一部著作。该著作首次论及指南针在意大利的早期应用,后来有人便将弗拉维奥?比安多附会为“指南针发明者弗拉维奥?吉奥亚”,以讹传讹,弄假成真。米凯莱校长坚定地认为,指南针是由中国经阿拉伯国家传到意大利的,因为中国汉朝史籍中就有了关于指南针的论述。

  米凯莱校长所说的史籍,是指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但中国十一世纪末才把指南针用于航海,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罗盘则是在南宋时期,这与阿马尔菲航海共和国开始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年代大体相近。因此,或许是两国分别实现了这一发明,也未可知,这有待于史学工作者考察论证。无论如何,指南针的应用大大推进了世界航海事业,无论是谁第一个应用了它,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演进。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0-11-17 00:03
阿马尔菲海岸景观

01.jpg (80.11 KB, 下载次数: 38)

01.jpg

02.jpg (79.23 KB, 下载次数: 33)

02.jpg

1.jpg (108.53 KB, 下载次数: 43)

1.jpg

2.jpg (87.61 KB, 下载次数: 45)

2.jpg

3.jpg (71.4 KB, 下载次数: 39)

3.jpg

4.jpg (78.18 KB, 下载次数: 47)

4.jpg

5.jpg (147.75 KB, 下载次数: 36)

5.jpg

6.jpg (137.19 KB, 下载次数: 43)

6.jpg

7.jpg (102.11 KB, 下载次数: 47)

7.jpg

8.jpg (96.08 KB, 下载次数: 39)

8.jpg

9.jpg (99.25 KB, 下载次数: 38)

9.jpg

0.jpg (95.29 KB, 下载次数: 42)

0.jpg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