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抵京访华 开始为期四天正式访问
[打印本页]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10-7-16 11:03
标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抵京访华 开始为期四天正式访问
德国总理默克尔抵京访华 开始为期四天正式访问
2010年07月16日 07:20
W020100716264955750257.jpg
(274.67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附件
2010-7-16 11:03 上传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10-7月15日晚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15日晚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
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见默克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与她举行会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将会见她。除北京外,默克尔还将访问西安。
此访是默克尔任德国总理后第4次访华。
相关:
专家前瞻默克尔访华:良性互动符合双方需求
2010年07月13日 17:55
担任德国总理5年的默克尔,本周将第4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间专家表示,希望默克尔此访夯实中德关系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战略、长远眼光规划中德发展蓝图,不搞只顾一时一事之需的短视做法。
中德良性互动符合双方需求
默克尔15日起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是今年以来两国高层良性互动的延续。今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与默克尔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期间会晤。一个月后,时任德国总统克勒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还通过热线电话等方式保持联系。
“中德高层保持比较密切的互动,符合双方的客观需要。”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
此间专家认为,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德两国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当前的国际事务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发言权。两国有必要加强沟通、交换看法、谋求共识、协调行动,以争取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专家认为,德国在欧盟内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中德关系发展,不仅会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欧盟关系发展。当前,全球和地区形势的发展为中德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各方也对访问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双方通过访问在政治共识和经贸合作方面都达成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德、中欧关系的发展。
“中德应以默克尔此访为契机,真正从战略高度、以长远眼光来审视两国关系,规划今后几年两国关系发展的蓝图,建立具有共识的战略伙伴关系。”梅兆荣说。
经贸合作是重中之重
梅兆荣曾在上世纪担任驻德大使近九年。他表示,德国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历来把经贸关系列为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与默克尔以往访华不同,此访一个突出背景是,欧洲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不久,又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困境。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加强德中经贸合作将是默克尔此访的重中之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说,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欧盟自身的发展也遇到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德国向中国寻求合作的意愿会更加明显。”
梅兆荣认为,默克尔访问期间将与中国领导人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走向、如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推进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双边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
事实上,经贸关系一直是中德关系的突出亮点。中国是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德双边贸易额仍达到1057.3亿美元,占中欧贸易的四分之一强。
自2009年初温家宝总理访欧以来,为稳定发展中德贸易,中方已两次派贸易投资促进团赴德。目前,德国在华企业有3800多家,涉及环保、机械、运输、保健、化学、汽车和服务等重点领域。
冯仲平认为,此访也会为中德探索新的合作领域提供机会。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环保和节能减排,而德国在这些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双方可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推进示范项目,构建企业技术转让体系等方式,挖掘潜力,培育双边合作新的增长点。
超越差异,主要取决于德方
中德建交38年来,总体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然而,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水平不同,中德关系也出现过困难和障碍。
“2007年中德关系出现波折。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过去,这两年中德关系发展稳定。”梅兆荣说。
为确保中德目前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梅兆荣建议,应汲取历史教训,不再重演当年那种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事情,真正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如果能这么做,双方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就不会构成两国发展互利合作的重大障碍。”
他说:“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中德能否超越这些差异克服障碍,主要取决于德方,而不是中方。”
“我们特别希望德国媒体以客观公正全面报道中国,促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促进两国互利合作,而不是相反。”梅兆荣说。
“希望默克尔此访能使中国人确信,中德政治互信能得到加强,经济合作能得到扩大,双方能以战略、长远的眼光处理中德两国关系,而不是为了一时一事的需求才采取一些策略性做法,那是不能长久的。”梅兆荣说。 (新华网 记者 熊争艳 侯丽军)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