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高校法人化: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
[打印本页]
作者:
南瓜小弟
时间:
2010-6-28 21:01
标题:
高校法人化: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
2010年06月28日
日本自2004年开始对全部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制度的改革,让各大学从吃“皇粮”的行政机构转型为市场化的运营法人。目前,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中期计划,2010年进入第二阶段。那么,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改革到底是什么?给日本各高校带来了哪些实质性影响?
从学者治校到市场化经营
“改革前,大学的人事制度僵硬,教职员工竞争意识薄弱,大学运营几乎不接受外部监督,管理层缺乏经营理念。”作为法人化改革的推进派,前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指出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
近年来,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政府财政收入不断恶化,已无法给高校提供更多的支援。而高校自身也面临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主管教育的部门文部科学省(简称文部省)决定实施改革,放开高校的行政自由度,促进民间企业的智慧更好地与高校管理相融合。
第一期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设“闪耀个性的大学”,包括在各高校成立以董事会、教育研究评议会、经营协议会为核心的自主自律的经营体制;让民间企业和个人等校外人士参与大学经营管理;建立非公务员的人事制度;成立第三方机构进行高度透明的改革评估制度。这些内容都被纳入到了2003年颁布的《国立大学法人法》中。
改革之后,大学在经费支配上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各大学纷纷敞开校门,广纳民间资金。比如京都大学(简称京大)就新设了产学联合本部,对该校研究成果如IPS人工万能细胞等4个领域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经营,专利收入按比例返还给研究者和所在机构。
该校还设立了产学联合推进室,积极应对各企业发出的合作请求。一个是校方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另一个是企业方带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校方相关研究人员展开自由讨论。京大分别与松下电器、夏普、日本电信电话公司达成了全面合作框架。仅2007年,京大与企业联合进行的共同研究就达22件、有偿咨询10件。此外,在产学联合的国际化道路上,京大也加快了步伐,与英法德等国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去年2月开设了产学联合欧洲事务所,在日欧产业界起到了桥梁作用。
与此同时,大学还积极“引进来”。《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新成立的经营协议会的董事一半以上要由校外的经营专业人士担任。很多大学纷纷聘请企业经营者、市长、媒体人士等专家。大批校外经营人士入主大学经营层,给校园带来了新的空气。
东京大学(简称东大)的董事之一竹原就是东大从民间挖来的管理人才。他此前在日本大型人才公司做常任董事。到东大后,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内搜集学生心声,为新生制作了一册“选课指南”。此外,他还设立了东大第一个就业支援室,请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东大毕业生来办就业咨询会,每次会场里都挤满了几百名准备求职的在校生。
法人化的光与影
法人化后,校长权限得以扩大,他不仅可以直接任命以前须经文部省批准的科长以上的领导,而且可以作为大学的CEO,任命负责大学经营的经营协议会的成员。大学运营的实质从“由下至上”变为了“由上至下”。
此改革得到了很多校长的欢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对权力集中的担忧。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0%—80%的大学校长认为法人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大学竞争力,但做出同样回答的系主任只有不到40%。
管理高层与一线教师的意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原来,随着国家补助逐年减少,很多大学为了扩大收入不得不削减教师人数。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量的增加。此外,是否争取到足够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也在改革后成为考察教师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这让教师的日常教研工作中倍感压力。同一项调查中,回答“法人化后,身心压力增加”的教师超过80%。教师的状态不佳直接影响了大学基础研究。京大校长松本紘曾呼吁,基础学术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国家支付的运营费年年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础研究。文部省有必要对此政策进行修改。
法人化改革6年,国立大学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矛盾。比如文部省的财政拨付逐年减少,制约了大学财政,且不利于展开目标管理。另外造成了学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与能拉到足够资金的东大相比,很多地方县市的单学科大学不得不在破产线上挣扎。一位原国立大学校长甚至质疑,“这个改革由文部省主导多少带有强制的色彩。”
如何发展国立大学是一个国家教育战略的核心。国立大学的改革不仅关乎日本国内每个大学、每个学生的命运,更左右着日本社会的未来。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