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京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10-5-23 12:59
标题:
“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京举行
“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0-5-22 9:54:02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京举行
“圆梦·中国”——“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10-5月21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九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代表畅谈归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
“千人计划”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的、中组部组织多个部门共同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五到十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两千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科学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创业、创新。
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主任宋永华介绍,为了保证引进人才质量,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听取各层次意见,建立较为完善的申报程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一是国内单位根据需要联系海外人才,一般通过多次座谈达成初步的意向。二是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平台牵头部门分别组织专家采用面谈、会议评审等形式进行初评。三是“千人计划”专项办组织专家会议经过平台初定的人员再次进行把关,重点评价科研工作和团队能力,符合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的需求。
九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代表分别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申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林安宁;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李学龙;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助理兼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升;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神华集团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设备研发中心主任郭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项投资部总监樊功生。
施一公表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如钱学森一样的高端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真正的前途问题。
蔡申瓯指出,目前中国有了很好的引进海外人才的条件,但是要注意让年轻人安心、专心做科研。同时,中国成为科学大国必须还要做得更大,不仅是“千人计划”这样的事,还要引进非华人,把整个美国、西方整个大学引进来。
郭屹以“重获新生”形容自己回国后的感受,他希望几年后能够发展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能源的关键设备。
李东升于去年9月份回国,他说回来以后确实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当家作主了,发展空间也大了很多,在大型客机的C919研发很快独当一面了。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