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复旦教授:“国宝”聚首世博 只看热闹太可惜
[打印本页]
作者:
步天涵谷
时间:
2010-4-22 21:09
标题:
复旦教授:“国宝”聚首世博 只看热闹太可惜
●文化交流这件事从来就不容易。这次世博会邀请到那么多国宝级展品,我们在认真欣赏之余,还应怀抱一颗感念的心。面对那么多精彩的展品,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看国宝”、“轧轧闹猛”的心态上,实在太可惜。
●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文化的表象,破解人性,沟通双方,就会收获许多身心的愉悦。有交往,才有更新的文明的诞生。向我们走来的世博会,正是这么一个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 宾: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柳森:这几天,各国陆续运抵世博会场馆的国宝级珍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不仅将有国人耳熟能详的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巴尔扎克”,更有丹麦的象征——“小美人鱼”像、布拉格查理大桥上的“幸运浮雕”、卢森堡的“金色少女”雕像等。若真想不枉费那么多绝世珍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作为参观者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做些“观前准备”呢?
李天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思量一番的问题。这次能有那么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顺利参展,首先是缘于主办国的诚挚邀请,但关键还是有赖于各国的响应和全力支持。当然,不要把世界各国的热情奉献,理解为中国古代的“万方来朝”。
就以“小美人鱼”铜像为例。大家都知道,她脱胎于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后来由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于1912年用青铜浇铸而成。由于这个故事在中国传播了近百年,“小美人鱼”像在中国就成了丹麦文化的象征。然而,自“小美人鱼”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安家后,她就未曾踏出过国门一步。所以,此次当上海世博会向丹麦发出参展邀请,并希望对方能携若干重要的文明标示来中国参展时,对于是否允许“小美人鱼”远赴他乡,哥本哈根市议会特地慎重地组织了投票。
在目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国宝”出境是很忌讳的。就是博物馆里珍藏的、可以移动的文物珍宝,出境展览都是慎之又慎。把具有本国象征意义的地标性建筑拿到国外展出的先例,更是少见。每个民族都珍视自己的“国粹”,这是很自然的情感。正因如此,当他们舍得将自家的好东西拿出去与世人分享,我们就更应懂得感谢。
柳森:那么,最终究竟又是怎样一些原因促成了“小美人鱼”们的“2010世博行”呢?
李天纲: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的雅量,一种对跨文化交流的珍视与真诚。尤其,这些年由于持续的贸易顺差,“中国制造”被一些人视为“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他们在讨论是否将“小美人鱼”送来中国参展时,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但是,我们看到,最终在一种为了增进文化交流的良好初衷面前,理解与沟通的善良愿望弱化了对立和竞争的利益冲突,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慢慢积蓄为一种源自互信与相互尊重的温暖力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当下这种积极而美好的文化互动,也缘于中国综合实力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其他国家民众对于我们的一种看重,一种建立在不断了解与沟通上的再认识。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盲目、简单地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文化交流这件事从来就不容易。这次世博会邀请到那么多国宝级展品,相信在每一个宝贝的背后,必有一段文化交流的佳话。我希望策划人能把它们都说出来,让中国观众分享。
此外,我们固然应该珍视“国宝”级展品,但对于一切来自远方的“文化使者”,我们应一视同仁。我已经看到了尼泊尔馆的芳容。给我带来震撼的是:尼泊尔馆的展品和装饰品都是用纯手工工艺制作的!后来一了解,这些展品和装饰品不仅累加起来总重达500多吨,参展方光是要把这些东西运来中国就耗资巨大,而且是由约350户尼泊尔家庭凝聚了近两年的心血倾情完成的。对于如此的用心良苦、深情厚谊,我们在认真欣赏之余,还应怀抱一颗感念的心。面对那么多精彩的展品,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看国宝”、“轧轧闹猛”的心态上,实在太可惜。
柳森:不过,无论是“小美人鱼”、“幸运浮雕”还是“金色少女”,她们之所以独一无二,还在于她们往往是与其所处的当地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的。如今孤身来到上海,从旅游观赏学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大量信息的折损。
李天纲:确实,欣赏异域文化需要更充分、全面的信息,更需要“沉浸式的参与”。好比如果去布拉格旅行,你真正希望探寻的,是属于整个布拉格的印象、氛围、感觉。诸如“幸运浮雕”这样的“文化地标”,当然能激发你的初步兴趣,但它们只是文化整体中的一些切面。对于理解“他者”文化而言,才刚刚是个开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世博会能诱发人们的好奇和想象,进而使参观者在各种信息的引导下慢慢了解、想象其他民族的艺术和生活、历史和现实,但它能起到的作用终究还是“抛砖引玉”。
柳森:也就是说,具体到世博会的观展,尽管各参展国定会运用各种“展会语言”来演绎属于他们的“城市智慧”,但作为一位有心的观者,我们还是有必要为参与这些高密度的观赏活动做些知识上的储备吧?
李天纲:看世博,对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还是相当必要的,否则很难去领会很多文物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当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有一些对这些国家、文化有深刻了解与认识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并为公众做些引导或者解说,效果会更好些。作为学者,包括你们媒体在内,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摆渡人”。
陆九渊曾有名言:“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也是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信念和心得。东方和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当然很大,但我们应该相信:中国人、外国人,人性中的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文化的表象,破解人性,沟通双方,就会收获许多身心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交往,才有更新的文明的诞生。向我们走来的世博会,正是这么一个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