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博物馆一直是塔科马市民们的骄傲,这里记载着玻璃是如何从一种生活用品变成艺术品的历史。在进入到博物馆之前,要先经过一座奇特的桥,桥的中央是两棵挂满了硕大蓝色宝石的“树”,树的一侧是一面半透明的玻璃墙,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盛开的五彩“花朵”;而如果你从桥上走过的话,则能看到浮在头顶上的各式“海洋生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似乎要游动起来。这就是“契胡利玻璃之桥”(chihuly bridge of glass),连接着塔科马市区和玻璃博物馆,引领人们进入到魔幻的玻璃艺术世界。在玻璃博物馆里,当看到艺术家们用熔炉和锤子将一块玻璃敲打成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工艺品,你可以说服自己,即使是我们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瓶瓶罐罐,也可以变得如此摇曳多姿,进而成为一种酷酷的艺术。
结束了对塔科马的走马观花,几十分钟的车程之后,我们一行来到了50公里之外的西雅图。如果说对西雅图的第一印象的话,那毫无疑问应该是雨。出发前就被提醒西雅图多雨,直到身临其境之后才发现,西雅图不仅仅只是多雨,而是极少晴天。据导游介绍,从初冬到晚春,临近海边的西雅图几乎都在下雨,至于是片刻还是一整天,全看天气什么心情,也许兴之所至就会撒下一片,而后又撒手不理。不过好在西雅图的雨总是静悄悄的,温柔而绵长,很少滂沱而至,以至于很多西雅图人都戏称自己是“Born in the rain”。
波音公司给我们的印象是震撼,而微软总部的所在地则让我们觉得来错了地方。车子开了接近半个小时,除了偶尔出现的绿树中掩映的不起眼的建筑,我们真的以为到了另一处公园。非常不巧的是,我们去的那天没有赶上微软的开放日,所以只能在微软园区游荡一下,就在我们一行人各自游荡的时候,两个自行车运动员装扮的人来到我们附近,交谈之下得知,其中一人是在微软负责Windows Media Player开发的程序员———能够与自己如此熟悉的软件的开发人员面对面,自然不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于是这个程序员俨然成为了我们心目中微软帝国的代言人,一行人把他围住问这问那,不明就里的程序员在简单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主动提出跟大家合影留念,之后跟同伴一路远去———借此来摆脱无休止的问题,果然不愧是微软的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