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就业难恰好证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徐614
时间:
2009-3-8 11:26
标题:
就业难恰好证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就业难恰好证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转帖)
2009.3.8
xin_1830306052021125278779.jpg
(44.31 KB, 下载次数: 108)
下载附件
2009-3-8 11:26 上传
昨天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5位大学校长代表,就教育问题接受记者采访。几位校长表示,今年本校大学生就业率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学生就业满意率不如前几届高。南开大学的饶子和校长还特别指出,有人说因为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但事实并非如此,普及教育,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都会相应提高。
大学生工作不好找,是这几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赶上全球金融危机,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究竟怎样?虽然几位校长对本校情况还算满意,但是作为全国一流院校,他们的就业率如何并不具有代表性。何况,他们都承认就业满意率下降,就业信息数量降低了20%左右,世界五百强企业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比去年减少了40%,普通高校就业形势严峻程度不言自明。
金融危机来袭,企业苦苦支撑,不大规模裁员降薪就不错了,哪还有能力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特别是高薪岗位?在这个背景下,工作不好找是正常的。学生们对未来有很高预期,不肯退而求其次,自然雪上加霜。但如果抛开这些不谈,大学生就业难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有的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和高校扩招联系起来了。
其实,高校扩大招生并没有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总量,这些学生不上大学,同样需要就业。如果社会提供不出这么多岗位,一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所以,硬说扩招是因,就业难是果,显然偏颇。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的,关键是大学生的总体竞争力不能下降。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以来,文科专业大比例扩张,工科专业却相对萎缩,普通工科出现招生难。近年来很多大学开设专业,七成左右都集中在英语、法律、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专业上。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学工科的仅占30%,机械、水力、钢铁等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仅占一成。一部分专业供过于求,一部分专业人才难求。究其原因,工科专业开设门槛高、投入资源多,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这些专业的实力。而文科貌似门槛低,盖几座楼找几个老师就行了。一些高校基于这个指导思想,完全无视文科专业同样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人文环境,致使文科专业办得越多质量越差。
大学生总体竞争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不公平。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中山大学在校生中的农村学生比例在下降,现在不到30%。农村孩子的比例和其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不相称。国外教育学家和生物遗传学家早就指出,人的智力水平在各类人群中均衡分布,而上大学并不能提高人的智力。说白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智力水平一样,城市孩子在大学生中比例越高,只能说明越来越多不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挤占了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份额。城市高中毕业生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大学,农村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拦在校门外,大学生的总体竞争力能不下降吗?
就业难不是扩招的错,是高等教育结构有问题造成的。不改革不调整,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