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中国雇员眼中的日本公司 [打印本页]

作者: maria0203    时间: 2010-3-20 07:40
标题: 中国雇员眼中的日本公司
2010年03月20日

在中日经济、贸易、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如此密切的今天,数得上的日本大中型公司中还没有听说没有中国业务的。有中国业务的公司必有中国雇员。他们大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去日本求学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艰辛努力,进入日本的白领阶层。我在日工作期间,曾走访过他们中的几位。通过访谈,我们对日本公司的内部窥见一斑。

    "日本公司犹如一座等级森严的兵营"

    张先生现在日本一家有名望的金融机构供职。张先生的办公室窗明几净,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大公司。

    "你没有看到我坐的椅子和周围的几把有什么不同吗?"要不是张先生提醒,我还真忽略了这一细节的。

    日本公司大都是桌对桌办公,一个部门往往占据一块,桌对桌顶头横摆着稍大一点的桌子一定是这个部门部长的,它的两边依次是副部长、课长、普通职员的。

    张先生说,日本公司等级观念之强是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难以想象的。在这里一举手、一投足都体现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张先生讲了这样一件事。

    那年4月的一天,公司的事务小姐给张先生推来一把新椅子,"祝贺您晋升为课长,请多多关照。"这把椅子与张先生以往坐的椅子略有不同的是增加了两个扶手。

    张先生自己都感到好笑。"你别看这椅子,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在公司里,椅子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职务,看看椅子就知道谁是发号施令的,谁是干活的。我先前坐的椅子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圆转椅,现在加上了两个小扶手,这就意味与众不同啦,享受课长级待遇了。你再看看我右边的这把椅子,虽说也带两个小扶手,但那两个小扶手不是浅灰色而是黑色的,这小小的差别就是副部长的标志,而且旁边还配一个小办公柜。职位的不同,椅子的款式也不一样,社长、副社长、常务董事、董事以及各部门的部长坐的都是老板椅,但各自都有区别。来公司办事的日本人一看椅子就知道应该找谁,决不会认错人,使双方尴尬。就是普通职员,看看他(她)的座位与部长远近就能知道他(她)资深资浅。在这里才是名副其实地排'座次'。"

    张先生早先在国内是一家权威新闻单位的记者,来日留学三载,拿了个硕士学位后才有机会在这家公司谋个职。开始时,他对日本公司里的这种近乎于军营般的上下级关系很难习惯。"可是,你不得不强迫自己去习惯,否则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麻烦。"

    张先生说:"一级服从一级是绝对的,上司的话就是指示,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晚辈听前辈的,女职员敬让男职员,这在哪家公司都一样。早晨上班乘电梯,日本人一进电梯首先就意识到同乘者中谁职位高谁资历深。下电梯时,很自然职高资深者先行。这时如果你不走,大家都不动地。你是什么职你就得'摆出'什么派头。"

    "就是草拟一份业务报告、请示个什么事儿都颇费脑筋。这报告打给谁、什么人可阅、可阅者熟先熟后,这事儿先请示哪一级、哪一级需要事先打招呼都很有讲究。中国人在日本公司里供职,普遍感到精神上疲劳。当然,日本人也一样。日本公司职员中普遍有一种职业病,叫'肩膀僵痛'(日语叫'五十肩')。我这几年也患上这种病。你说,精神老绷着,腰板老挺着,肩膀老端着,顾及这有顾及那,能不换这种病吗?"张先生开玩笑地说。

    "不过,这种近似于兵营的公司环境你习惯了就会悟出它的许多可取之处。军队为什么有力量,那就是能够雷厉风行地贯彻上司的意图。在公司没有自我只有上级的命令。部门之间很少有扯皮的事,发生扯皮的事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只要上级部门一句话。"

    "要么你就好好干,要么你就走,别抱怨。"

    我在日工作期间结识的在日留学或就职人员中还没有碰到像徐先生那样能如此流利、地道地讲日语的人。徐先生在国内学外语出身,并且大学毕业后从事过笔译和口译工作。可"生不逢时",当他在这里拿到硕士学位找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经济衰退,不得已徐先生只好屈尊于一家做机械工具生意的、拥有450多名职员的中型贸易公司,一干就是5年。

    徐先生毫不隐讳谈公司给他的工资少。那年他36岁,按说月薪至少应该拿30多万日元,可每月拿到手中的仅有20多万。徐先生说:"日本各种税多、保险多,每月七扣八扣四分之一的工资就没了。与国内正好相反,日本是名义工资多而实际工资少。"

    徐先生说:"中小公司远比大公司的薪水低,可中小公司的职员干起活来同样是那样卖劲儿。按国内的眼光衡量个个都是'老黄牛'。但这里又没有什么'老黄牛'、'奉献精神'之说。日本人好象拿了这份钱就要干好这份工作,很懂得'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道理。无论是正式职员还是擦桌子扫地的小时工都兢兢业业的。只要你干到了也确实能拿到相应的报酬,付出的和得到的成正比,起码表面上是'等价交换'。这里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你就好好干,要么你就走,别抱怨。"

    徐先生在这家公司干得很不错,忙时能同时接3个订货电话,进公司不久便从名古屋分公司调到东京总公司,很得上司的赏识。但这丝毫没有打消他'跳槽'的欲念。徐先生说:"这是市场经济,大家都有选择的权利,你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资方有解雇你的自由。"

    "日本公司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中国人一时很难习惯。你迟到、早退一次,就得写报告,说明原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了却的。跑外的每天都得写'营业日报',几点几分在路上,几点几分在客户那里。"

    "日本公司里还有许许多多约定成俗的东西,这在中国人眼里看来很不合理。比如说计算加班费,公司规定从18:15开始算起。而实际上从17:45下班到18:15这半个小时等于给公司白干。而且以干满半小时为准,你不干到6:45是不能拿到头半小时加班费的。你对此有意见,去日本的劳动监督署投诉,官司准能打赢。可日本人没有惹这种麻烦的。日本人踩着点上班、到点抬屁股就走的现象几乎没有,大家都唯自己的顶头上司的'评价'唯重,因为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你提级、晋升和每年发两次的奖金数量。日本公司时时都在搞'人事评价',而且是一级评价一级。你也不必担心你的上司给你不公正的'评价',因为你上司的上司会在给你的上司的'评价'中纠正这种不公正的。人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徐先生说,日本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简单,没有杂七杂八烦心事,只要把工作做好,你的生活就有保障,不必老想着挣点儿外快。

    "外国人很难溶入日本人的圈子里"

    "在日本公司里的中国雇员最大的苦恼就是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是难以言状的,不是通过努力能消除得了的。"

    潘先生来这家从事水电站工程设计的公司工作已时日不短。他说他至今仍很难同周围的日本同事进行知心的交往。"或许是岛国单一民族的缘故,日本人容纳外民族人的襟怀远比其他民族窄得多。"

    "日本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集团构成的,某个人都隶属不同的团体,公司里的职员都各有自己的小圈子。"潘先生说:"打个比方,一同进公司有6个女孩,这6个女孩共同的经历、在公司里同样性质的工作以及她们受前辈们欺负的同样地位使她们构成了特定的小圈子。几年后,其中的5位结婚离开公司,那么最后一位女孩也会无缘故地辞职。原因就是她所属的那个小圈子不存在了,她忍受不了孤独。"

    "日本人都是如此,何况一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潘先生说:"在日本公司雇佣的外国人中,最多的还是中国人,这到不是与中国的业务量多于韩国、欧美等国,而是中国人使用的文字起码让他们感到亲切,长着同一面孔。当然也不排除中国潜在的大市场的因素。但是,即使如此,中国雇员与日本老板和同事间仍有一层厚厚隔膜,无论他多么赏识你的才能。日本公司派到中国驻在的首席代表大都是日本人,中国人充其量当个副手,有时首席代表的资历比副手还浅。说到底日本人对外来人缺乏信任感。"

    潘先生说:"在日本公司里工作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但是精神上相当苦闷。日本人跟你很客气,但很难与你讲真心话。让人最感难忍的是对你敬而远之不理睬你。"

    "日本公司里可以说是一个小圈子套一个小圈子,最重要的是同期入社的,其次是同来自一个学校的,再就是按业务上划分的'海外派'、'国内派'等等。外国人在这里形孤影单,哪个小圈子也进不去。"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