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108年前的惊天命案:关涉12条人命惊动慈禧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恒宝
时间:
2010-3-19 09:50
标题:
108年前的惊天命案:关涉12条人命惊动慈禧
2010-03-19
光绪廿七年即公元1901年春天,秦皇岛抚宁县发生血案,周各庄李家先后12人丧命。命案发生不久,怀着身孕的李家儿媳马家姑娘即走上漫漫控告之路。这个失去 3个孩子的母亲,坚忍而决绝。控告路上,千辛万苦,遗腹子出生数月又被害,公爹也打了退堂鼓,她却百折不挠,怀揣孩子发辫,誓将凶手绳之以法。3年多的时间,官司从县打到府,从府打到省,又从省打到京城,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牵涉到的官员从知县、知府一直到那桐和袁世凯这样的朝廷一品大员,甚至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惊动了。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官司落幕,马家姑娘赢了。人们看到,中国末科状元刘春霖出席朝廷安排的琼林宴之际,命案策划者和制造者,大挑知县、举人王维勤在等待命运的最后宣判,他也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接受凌迟之刑的最后一人……
本报《燕赵风物》专栏,自2009年12月6日起,对这桩发生在108年前的命案进行了连续报道(读者也可登陆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阅读),旨在鉴古警今,在读者中间也引起很大反响。2010年3月16日,省内部分知名专家做客本报,就此报道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进行座谈研讨。本报记者特摘录以下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比杨三姐告状更惊心动魄
这件事比杨三姐告状更惊心动魄。的确,这是尘封了108年的非常特别的大事,不论是史学价值,还是艺术的价值,都应该超过杨三姐告状,甚至可以直追那个时代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我们河北这件事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历史肯定?
我是从小听李马氏(即奇案中的马家姑娘,记者注)的故事长大的。我1996年来到燕赵都市报,那一年抚宁县民政局突然发现了这件事,并在民间征集史料,可惜我当时已经离开了。因为燕赵都市报的编务太繁忙,我无暇关注这件事,去年和前年的时候,和人们说起这件事,引起记者的重视,觉得这件事可以做。
我听到的都是老人传说给我的。记者报道做得很严谨,获得了当时很真切的史料,所以使得老人们相传的东西还原为一个历史事件。他做的一些考究,包括一些评说,比我听到的更精准。但是我觉得媒体所能做的事情也仅止于此,毕竟不是史学家。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大的想法,就是想通过艺术形象,进一步扩大这个人物和事件的影响。这还要依赖于艺术界,媒体所能做的就是在河北首先披露出来。
老李家和老王家,应该说都是大户,老王家世代书香,三辈人都中过进士、举人。老李家就是土财主,人多势众,时常有一些不轨的行为,两家因一些小事结怨,最后酿成这样的惨案。一旦酿成惨案,是非就不重要了,因为不至于要把人都杀了,杀一个人行,杀他全家的妇女和孩子,这就太过分了。还是世代读书人牵头来做的灭绝人寰的事情。
如果光是杀了人,或者把这个案子破了,也不值得我们发掘,关键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女人———马家姑娘。李马氏连个名字都没有,实际上“李马氏”这样的称谓就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
老李家还有一个活着的人——— 李际昌。留下这么两个人,一个公公,一个儿媳。真正有深仇大恨的莫过于李际昌,但最后把官司打到底的却是马家姑娘,这样一个女人的典型意义,那就是她能让所有的男人汗颜,公公不去打官司,而让儿媳妇打官司。
然后她回娘家找到她的哥哥写诉状,写得非常好,拿着诉状从县里面开始告状,一直到府里,再告到直隶总督那里,整整三年,并且怀抱襁褓里的孩子。一个女人把这个官司打赢了,我感觉这个案件的惨烈是天下少有的,打赢这样官司的女人也是少有的,远远超过杨三姐。案件本身甚至超过杨乃武和小白菜案,这是12口人的灭门惨案,一个女人在血泊中站起来,做这件事,可以叫做惊天地泣鬼神。
历史和文学永远不是一码事
民间对历史的接受,往往是通过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反映的历史真实性特别重要,因为很多人通过文艺作品,了解他们的所谓的历史。《108年前一桩惊天命案》这篇报道,有几方面的价值。
首先是文学的价值。像这样一个素材,没必要演绎加工,它本身就有很大的文学价值。
其次,我们的历史研究,有一种趋向,就是对民间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通过记者的报道,可以了解当时的民情,所以,我想它在史学上也有一定意义。
另外,它也有文化学意义,比如,关于国民性的剖析。……实际上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用史学的规范叙述一个文学故事,我可能永远达不到这样一种境界。历史和文学永远不是一码事,规范不同,但是,这篇报道所提示的方向是很好的,也很可敬。
能不能成为名案,有很多因素
这个题材发掘得很好,是108年前的惊天命案,我看这里面说12条人命,这确实是一个大案。并且,是发生在民间,就是庚子事变前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的案子。这个事件本身就是挺令人震惊的事。就它发生的情节而言,也不是特别复杂,复杂的是这个案子发生之后,就是李马氏告状,用今天的话说是上访,历经了多年,一层层,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也非常能凸显这个人物的特点。我感觉这个事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民间的这种事确实能够成为名案,像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确实成了名案。和这个重要性肯定有关系,但是肯定不会成正比,有的时候这个事本身更未必就到后世那么出名,这个能不能成为名案,很多因素,阴差阳错的影响。正因为从这个意义上,报人特有的敏感,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把它发掘出来,有这么一个版本展示给读者,很有意义。这个题材是属于内容方面的。
第二个感觉,体裁把握得比较好。
史学的功夫和文学这两个方面结合好了,记者才可能做得比较到位。记者的报道不同于小说,不能去虚构一些情节和人物,必须基于事实。记者的这篇报道,可以说查询了大量的史料,比如地方志,有关受害人留下来的东西,有关大臣的奏折、日记,还有一些相关的笔记材料,总而言之是多类别的。
报道里面讲到慈禧,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想做考证就能考证出来的,文章有存疑,这样处理也比较合适。在写作技法上,它毕竟不同于历史论文,它要去吸引读者,要有可读性,比方说很多背景的东西、很多的联系,跟杨乃武与小白菜产生联系,这样有机地联在一起,就比较丰厚。
从史的方面说,报道里面提到了阳春三月杀戮开始,在后面还提到了“借助洋兵之力”,这个没有很具体,是“借助”了吗?怎么借助的?以“通匪”的理由,如果真是这种理由,这个细节上还是可以发掘的。这个事是不是真借助了洋兵,是不是通匪,这和社会意义联系非常大,这个政治色彩就很浓了。王维勤就是借机进行报复,也影响到这个案件的性质。是一种借机报复,案件的社会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很明确的证据,就是借用了洋兵,或者通匪,至少这个东西可以进一步发掘,更能凸显这个案件的社会意义。
有社会悲剧,也有个人悲剧
将来可以写一本书,不要搞成演绎。
这桩命案里面有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这个为我们改编影视定了一个创造基础。它具有历史性、揭秘性、思辨性,没被揭示过,它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不是唯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该怎么来表达?
和杨乃武与小白菜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都是借助于天子昭雪。没有这个还不行。这是一种真理的标准,这是老百姓的一种坚韧。我是搞文艺的,历史讲的是历史曾经发生的事,我们是搞历史应该的事,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浪漫的有诗意的表达。
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它的高明之处,有它的偶然之处。另外一方面是借题发挥。那又是对那个时代的黑色讽刺。
杨乃武与小白菜也好,杨三姐也好,说艺术形象,他们为什么都是女人?男人们干什么去了?衡量一个民族的解放程度是看女人的解放程度,都是在弱女人的情感造成分裂的时候,她的反抗出现了,绝地反击。
从历史的真实情况来看,马家姑娘有点得理不让人,使王举人丢人出丑。王举人团练的时候,必将官报私仇,而王举人这时候是文武兼备,他可以做得天衣无缝。马家姑娘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复仇女人。人被逼急了以后,都往往有超常发挥,变不利为有利,不惜食言,拿着封口费到京城。
这样的历史复杂性揭示了历史的真实。
有许多亮点值得开掘
命案发生在108年前,当时清政府危在旦夕,被迫推行新政和宪政运动。
马家姑娘的艰辛告状之路,与我懵懂时代看过的《杨三姐告状》颇有相似之处,读后不禁肃然起敬,王维勤可谓罪有应得,该受凌迟之刑。令人感慨的是,河北人王维勤居然成为最后一个遭受凌迟之刑的举人。
报道有许多亮点值得开掘,比如案件发生百年前,清末的河北,可通过梳理史料,可以了解百年前清政府的新政和宪政运动,特别是当时河北省的基本情况,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地区差异等。又如案件中提到了袁世凯、恽毓鼎、那桐以及慈禧太后等清末重要人物。透过这个案件,也许会使我们对上述历史人物的认识更为全面客观。
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掘,比如王家和李家是否有旧怨,何时而起,因何而起,要不,也许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演变成凶案;王维勤为何仅留下马家姑娘,马家姑娘到底是怎样见到那桐等高官的,王维勤以外的其他凶手的下场如何?……这些需要进一步查阅历史资料,使之明确。
总之,报道非常精彩,可以写成剧本,拍成影视作品。我觉得这是弘扬燕赵文化的一个重要题材、作品,还可以起到惩恶扬善、教育世人的作用。
那个年代社会剧烈转型
只谈自己的一点感受。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题目就吸引人的眼球,情节上涉及到灭门血案。
越往后看越有意思,牵扯的人比较多,知县、知府、袁世凯、慈禧……在那个年代,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也是中国社会剧烈转型阶段,社会在撕裂式地发展,观念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我要补充一点材料
我最早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很感兴趣,记者用了很多材料,我也查了一下,补充一点材料,一个就是报道中提到的慈禧的懿旨,它保存在光绪朝的上谕档。另外,关于涉案的官员,根据现在查到的资料,张石这个人事发后调到枣强做知县,王维勤归案后,他被革职。1907年袁世凯有个“被劾人员恳恩开复折”,里面还提到他,可见李马氏案,很多参与的人,后来都没有受到影响。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