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科学》:复旦金力教授等“解读”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 [打印本页]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09-12-14 20:05
标题: 《科学》:复旦金力教授等“解读”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
《科学》:复旦金力教授等“解读”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


发布时间:2009-12-13 11:00:30


《科学》:复旦金力教授等“解读”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


该研究由泛亚SNP计划协作组的9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一项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亚洲人群的精细遗传结构、系统阐明亚洲人群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以及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09-12月1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引起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由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泛亚SNP计划协作组的9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这些科研人员来自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所徐书华副研究员是该项研究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

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亚洲人群的遗传结构与人群的语言结构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包括阿尔泰、汉藏、苗瑶、侗傣、南亚、南岛等语系都有相应可识别的遗传成分,其相关性甚至高于遗传结构与人群的地理分布的关系。这说明现代人群的流动性很大,但文化语言的凝聚力依然很强。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亚洲人群都包含多个遗传组分,说明亚洲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相当频繁。东亚人群的典型南北分布以及遗传多样性从南到北的梯度递减模式,揭示了东亚人群的南方起源和史前北迁的历史。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认为现代亚洲人群的基本遗传结构特征和地理分布模式主要是人群早前迁移的结果。尽管近期的人口流动和基因交流使得亚洲人群的遗传结构更加错综复杂,但通过全基因组数据的研究,仍然可以揭示史前的人群迁徙以及人群融合的历史。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泛亚SNP计划是在生物芯片技术日趋成熟、并开始服务于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亚洲各国研究人员通过近4年的密切合作,共收集了覆盖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各区域的70多个亚洲代表人群的样本,并对1700多例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基因分型。

金力表示,此次研究是“泛亚SNP计划”的第一期成果,要最终解决亚洲人群遗传历史研究中的问题,还需要更高密度的群基因组遗传标记,这将是下一期研究的目标。



作者: 顾汉现    时间: 2009-12-14 20:10
标题: 金力教授简历:
金力教授简历:


(转帖)




1985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学本科毕业;
1987年复旦大学遗传所遗传学硕士毕业;
1994年获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生物医学科学/遗传学博士学位;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
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公共卫生学院人类遗传学中心和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生院人类分子遗传学专业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环境健康系基因组信息中心教授(终身教职)。
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 教育部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摩尔根-谈家桢国际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现为《人类基因组学》(英国)主编、《人类生物学》(美国)、《突变研究》(美国)、《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中国生物学前沿》(中国)、《人类学杂志》(克罗地亚)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医学遗传学及遗传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肿瘤等)、计算生物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中国人基因组SNP单倍型图谱构建及其开发应用"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生物系统网络及动力学研究"等重大课题。

获奖情况:
曾获杰出青年奖(B类)和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旦大学校长奖等。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在学术刊物如《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等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用5400余次。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