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网友热捧反“人肉”教程避免隐私遭暴露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恒宝    时间: 2009-10-20 12:07
标题: 网友热捧反“人肉”教程避免隐私遭暴露
 2009年10月20日  来源:广州日报
   今天你被“人肉”了吗?近日,一个帖子在网上火热传播,发帖人称通过百度和Google的搜索引擎,输入QQ号、邮箱等信息,就很容易能搜索到“人肉”对象的大量相关信息,而且事主往往防不胜防。发帖人还介绍了设计大众化网络ID、给QQ空间或者博客加密等几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有网友戏称,此为反“人肉”基础教程。

  你的隐私或早已暴露

  网友发帖称,只要在百度和谷歌输入一个人的一项信息,如QQ号、手机号码等,就总能搜索出其他相关的信息,比如姓名、博客地址、公司等。他称,喜欢网上交友的网友,往往都会喜欢“起”一下对方的老底,而通过仅有的QQ号、手机号、MSN这条线索,借助百度和谷歌就能办到。

  律师:

  “人肉搜索”难问责

  广东省人大代表、国鼎律师事务所朱列玉律师表示,网上信息泄露和“人肉搜索”在法律上仍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没有很明确的法律可以作为依据去处理这种情况。如果问责对象是发起“人肉搜索”者,往往要看他的初衷或者是目的,看他是否具备恶意。此外还要看手段,是否通过黑客等盗取信息的手段,如果只是通过网上搜索引擎获得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属半公开化的信息,这样的获取方式,法律上是难以问责的。

  近日,一名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百度和谷歌其实很可怕,你的隐私或早已暴露》。发帖人举了他自己的例子:“一个人加了我Q,上来就和我骂起来了。”“于是我就翻他信息,QQ空间是锁的,我就去百度搜了他的QQ号,果不其然,一连两页的信息都出现了!有在征婚网站发的帖,有在游戏论坛的,于是我在征婚网站找到他在该网站的ID,里面有他的照片、联系方式等等,原来是个大龄未婚、戴着眼镜、满脸痘痘且矮胖的男青年,于是我立即把他的照片发过去,想吓唬吓唬他,自然的,最后他向我道歉了。”

  发帖支招:

  论坛注册莫用个性ID

  发帖人发帖主要是想让网友避免信息泄露,他介绍了其中一些方法。比如,要到论坛注册网络ID,最好不要设置专有个性的独特ID,“如果一个叫王翠花的人是1985年出生的,她就喜欢用wch1985这样的ID,这可以说就是她的第二个身份证了,你去百度、谷歌上搜,什么信息都有。”比如,QQ空间、网络博客一定要对陌生人加密。“上次我的一个同事打电话联系不上,也不知道他家住在哪,我就到谷歌上搜他的手机号,最后在某区政府网站上找到了他家的地址,原来他因为他妈的养老金问题在上面反映过一次,还留了具体地址,于是我就找到他了,把他吓了一跳,他知道后特别愤怒,找到区政府网站才把信息删除。”网友热捧:

  尊为反“人肉”基础教程

  该帖子在天涯等论坛上热传,不少网友都称开始了解到“人肉搜索”的强大。网友张小花称:“以前大学毕业找工作,有外企把擅长Google也作为一样能力,我看了这帖才明白,擅用Google能“人肉”出那么多的信息,受教了,自己也要小心了。”网友甚至把该帖捧为“反人肉基础教程”。

  记者体验:

  轻松搜到自己QQ号

  为了试验这名网友的方法,记者分别在百度和Google输入自己的QQ号,发现在Google的搜索结果里,第一行就列出了“广州日报某记者QQ××××”,不得不让记者吃惊。原来今年8月,记者为采访方便加了一名网友的QQ,该网友或许出于热心,在百度贴吧里发帖子《几个有影响力报社记者的联系方式,希望对网友们有用》,记者的QQ就这么公开了,上面还有其他一些报社记者的名字、QQ甚至手机号码。

  “人肉搜索”专家:

  网络走过就会留痕

  湖南网友张洪峰是著名的网络举报人,也是“人肉”方面的专家。他向记者表示:“实际上,被‘人肉’几乎无法避免。只要你或你的朋友在网络上走过,就会留下痕迹。”他举例道:“上次我要了解一个地方官员的信息,我只知道他的名字,连头衔都不太清晰,后来我通过在网络上搜索他的名字,找到了他同事的博客,他同事在博客里提到,今天早上,我跟×××去哪里哪里吃饭,最后我通过这个博主,找到了想要的信息。”

  张洪峰介绍了一些避免信息泄露的方法:“比如注册论坛账号时,一些不是必填的项目就不要填,填QQ号时,可以在号码中间加空格,比如1234,可以写成1 2 3 4,这样看的人看得懂,但搜索引擎一般搜不出来。”

news.eastday.com__5330732561117129443.jpg (206.05 KB, 下载次数: 46)

网络时代被“人肉搜索”难以避免 你的隐私或早已暴露

网络时代被“人肉搜索”难以避免 你的隐私或早已暴露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