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印度经济增长数据是真的吗?研究发现数据被高估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马629    时间: 2009-9-3 09:21
标题: 印度经济增长数据是真的吗?研究发现数据被高估
印度经济增长数据是真的吗?研究发现数据被高估
2009.9.3

当国际社会质疑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数据,国内最高统计机构一边解释,一边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时,似乎没有人怀疑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固然,这些国家也许有更为严密的统计制度(但我相信从统计制度和统计工具上讲,中国的更完善,我们的问题是统计与政绩挂钩,容易被人为扭曲),但是中国崛起最快,对现有国际体制结构的影响最大,也许也是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今年,经历着全球金融动荡的各国都在努力走出低谷,中国和印度更是被看作是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在印度国内,大选刚获胜继续执政的辛格内阁把GDP增长 9% 作为一个目标提了出来,并且在许多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虽然在投资力度和速度上面远逊于中国,但是执政者依然信心满满。

  在这两天召开的印度驻外大使会议上,辛格总理不用稿子讲了40分钟,讲话的主旨是经济增长是本届政府的核心目标。他说,只有维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才能有效减少贫困,消除疾病。印度未来在全球范围要寻求三个支柱:保持资本的持续流入;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成就以实现科技飞跃;确保经济增长所需的自然资源。看看这三大支柱,其中有两个直接是与中国竞争的:FDI和自然资源。

  但是,今天(8月26日)《德干先驱报》上一篇文章谈到了对印度经济统计数据的怀疑。文章说,印度经济究竟在过去10年间增长多块,一直困然这许多经济学家。而今年过去半年的统计数据也是这些经济学家三缄其口。因为他们对于信心满满的政府无话可说。对于政府来说,虽然稍微调低了今年的增长预期,但是依然相信会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长率。但是,这种自信死后被经济学家 Shankar Acharya 的一篇小文章戳破了。这篇完成于2006年的文章讨论了印度经济增长数据问题。Acharya 目前是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和荣誉教授。

  根据Acharya的研究,印度过去10年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官方宣称的那么高,存在着被高估的因素。主要原因来自于对服务业的统计。直到 1995-6年度,印度的服务业增长率一直与工业增长率大致一致。但从1996-7年度开始,服务业增长率完全摆脱了工业增长率的趋势,到2005-6年度,每年的增长率是8.5%,而工业增长率只有6%。印度统计数据中另一个人让人怀疑的地方来自服务业的传统部门(贸易、交通和货物储存)生产率。印度的数据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差别很大。在这些国家,工业、农业和服务部门的增长率比是2:0.5:3。

  Acharya 的分析和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以及现政府首席经济顾问ARVIND VIRMANI的分析不谋而合,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被高估了。因此,他将服务业从1996年以来的增长率调整到只高于工业增长率的一个百分点。他认为,这足以反映IT,现代银行业以及其他新服务业在经济自由化后的发展情况。基于此,他认为印度GDP从1996到2006年的年增长率为5.3%,比官方数据低0.9%。根据这个推理,印度2003-2008年的GDP年增长率是7.9%,而非8.8%。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一位资深记者PREM SHANKAR JHA,他还提出,通常对GDP的统计很容易忽视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竞争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这造成了产出增长无法反应收入增长。另一个是传统部门的变化。比如在俄罗斯、东欧和中国,服务业中许多以前是免费的,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马上就会以价格衡量。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零售业快速发展起来。这都给传统服务部门的统计产生了影响。

  JHA还提到了中国统计工作的改革,并认为会对印度的统计提供借鉴。他主要指的是中国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调整。正是由于对服务业统计的调整,使得中国的统计数据更为世界信服。对于印度来说,虽然服务业的扩张没有中国那么迅速,但是肯定会对统计工作产生影响。

  根据调研经验,不管统计数据真实与否,只看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存款就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在高速增长。当然,有更为客观的数据,对于决策者来说,做决策的时候更有依据。但是真正政治家的决策肯定不是靠调整几个小数点做出的,必须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决心。这是现代统计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所以说,与其纠缠于枯燥的数据,不如体会活生生的现实。发挥你的智慧,而不是教条的推论。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